搜索
  登录

目录

无产阶级革命家周逸群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2150字

无产阶级革命家周逸群

周逸群,字立凤,曾化名黔铁、易穹、左应支等,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湘鄂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周逸群于1896年7月23日诞生于贵州省铜仁城关镇大公馆路(现共同路18号)一个小康之家,1906年进入铜仁城南小学(现铜仁市逸群小学)读书,1914年秋考入贵阳南明学校中学部(现贵阳一中)。1918年,中学毕业后任铜仁教育会会计。1919年3月,进入日本东京庆应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留日期间,他积极投入留日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认真阅读马列著作和进步书报,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1923年联络在上海的部分贵州青年,自筹经费创办了《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吹响了贵州革命的号角。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周逸群于同年10月进入黄埔军校二期辎重队学习,11月,由鲁易和吴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与周恩来同时被选为宣传干事。在中共特别支部的领导下,他与李劳工、蒋先云等共产党员成立“火星社”。1925年2月,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组织了以党、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逸群是该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9月,周逸群于黄埔军校毕业,留任“青军会”主席。后“青军会”被迫解散,党组织安排周逸群到国民革命军政治训练部协助周恩来,为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党派周逸群担任北伐军左翼宣传队队长,到第九军第一师贺龙部队任政治部主任兼常德地方书记。他着手改造部队,亲自培训骨干2000多人,贺龙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北伐中所向无敌,威震中外。1927年6月,独立第十五师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军政治部主任。

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叛变革命,党中央决定让贺龙和叶挺所率部队集聚南昌,准备起义。7月30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党的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周逸群坚决支持周恩来,同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并协助贺龙、刘伯承等制订了武装起义的行动计划。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周逸群亲临前线,指挥教导团和第六团,歼灭第九军第七十九团和八十团大部。在南下广东途中,他任第三师师长,同朱德一起指挥会昌战役。9月,他和谭平山在江西瑞金介绍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1月,周逸群奉中央军委之命,与贺龙在湘西北地区开展武装斗争,担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在参与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后,到达湖南桑植县洪家关,成立了桑植县委和苏维埃联县政府。4月,工农革命军遭到国民党进攻。周逸群和贺龙被冲散,周逸群辗转来到石首、监利一带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7月,周逸群根据党的指示,对鄂西各县游击队进行整编,成立了鄂西游击总队,任总队长。后鄂西各县游击总队被扩编为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1930年2月,独立师与一、二纵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周逸群兼任政治委员。他领导洪湖军民,运用“敌来我去,敌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的游击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的多次围剿,使洪湖苏区不断巩固和发展。1930年7月,周逸群率领红六军和贺龙率领的红四军在湖北省公安县南平镇会师,组成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军团政委和党的前委书记。从此洪湖苏区和湘鄂边区连成一片,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采取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派邓中夏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邓中夏执行党中央关于红军二军团南下配合红一、三军团攻打长沙的命令,周逸群则提出“根据地应巩固地向外发展”的意见,因而遭到排斥,被调离红二军团,在邓中夏率部南征期间,代理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兼联县政府主席。红二军团远离根据地后,蒋介石调集重兵向洪湖苏区大举进攻。周逸群和鄂西特委、联县政府迅速组建红左军、红右军和独立团,展开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取得了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保卫了洪湖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对洪湖苏区的革命斗争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数年之久,都是河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1931年1月,正当周逸群领导洪湖军民誓死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关键时刻,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者在中央占据了领导地位,夏曦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到湘鄂西。他改湘鄂西特委为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独揽大权,全面推行比李立三路线更加左“倾”的路线,全盘否定贺龙、周逸群领导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撤销了周逸群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和联县政府主席的职务。

1931年5月,周逸群在巡视检查华容等地的工作时,湘鄂西中央局命令他返回江北汇报。5月20日拂晓,周逸群率领红右军八大队一中队和部分干部、群众,途经湖南省岳阳县贾家凉亭附近下白屋场时,遭到敌人伏击,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周逸群牺牲后,湘鄂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将瞿家湾的红色书店和小学命名为“逸群书店”和“逸群小学”,并将缴获的一艘轮船命名为“逸群号”。

1984年铜仁地、市党和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陆续修复了烈士故居,1988年,修建了周逸群烈士塑像。2010年,坐落在东山脚下的周逸群烈士陈列馆开馆。徐向前、聂荣臻、萧克和廖汉生等同志分别为周逸群烈士故居、塑像题词。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