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田秋:贵州乡试开科功臣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012字

田秋:贵州乡试开科功臣

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土家族,贵州思南人,明代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为官20年,直言敢谏,廉洁奉公。他是开发贵州人才、兴办州县学校的先贤,功德卓著,业绩昭然。

嘉靖九年(1530年),田秋先后呈递题为《请开贤科以宏文教疏》《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的奏折,均得以朝廷批准,贵州单独设科开闱和安顺、务川、印江三处建起了学校,大大地促进了边远山区的教育发展。

贵州自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省至嘉靖的百余年间,全国13省有12省都有乡试科场。唯独贵州科考仍归并于云南省,凡要考举人的学子都得到云南昆明应试。田秋为故乡的儒生摆脱赴考之苦,为使家乡教化更新,向明廷中央呈送《请开贤科以宏文教》奏折,嘉靖十四年(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从此贵州单独开设科举。他在这份《奏折》中说:“贵州一省,远在西南,未曾设有乡试科场,止附云南布政司科举……远方人士,正如在山之木,得雨露之润,日有所长,因非昔日之比矣。经愚以为开科盛举,正有一待于今日也。”接着田秋以自己亲赴云南乡试,“亲见其苦,亲历其劳”的感受,力陈贵州设科的切望,说明人才的成长,并不因地域的远近而有高低之殊,“变通鼓舞之机,由于人者有先后耳”,这对于开发边疆和落后地区的教育来说,无疑也是很有见地的。

为振兴贵州教育,田秋在《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中,特别关心边疆学校建设,他认为“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人才的关键,在于学校教化。贵州置省以来,初只有府、卫建校,州、县尚无学校,至嘉靖时,由于边疆得到迅速开发,生产有所发展,然而,文化教育未能随之振兴,因有了田秋的多方努力,贵州文教事业才逐步发展起来,人才亦逐日旺盛,仅思南府从明代贵州开科到清朝末期,中举就达360人,登进士32人,至此,贵州人心向学,人才辈出。为了鼓励贵州学子上进,他捐买了首科试卷。为了扶持贫困学子应试,紧接着田秋又拿出一笔钱并倡导绅士捐买了卷田,解除贫困学子缺钱购卷的之忧。贵州乡试自明代首科到清废除科举制度的360多年间,历届乡试考生都不自购试卷,皆因田秋倡导,政府组织捐买试卷之故。

万历初年,举人邵鸿儒等联名呈书贵州抚按建田秋牌位,当时抚按应诸生之请,向皇帝呈疏,于万历四年(1576年)三月初一得以批准,在贵阳明远楼建起了田秋牌位。这位贵州教育先贤以他的才情学问,对家乡教育事业的远见卓识、鞠躬尽瘁,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缅怀。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