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乌江古纤道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732字

乌江古纤道

乌江古纤道,一条土家先民血汗凝结的长龙,它穿越岁月的时空,记载着乌江黄金水道的兴衰和船工的悲欢。

乌江古纤道,一部乌江航运史,刻在乌江岸边百丈悬崖上的丰碑,一条被称作土家人的丝绸之路。

乌江中下游,多为峡谷,风景独特,素有“乌江画廊”之称。在峡谷的绝壁之上,古人沿着江边上的石壁,断断续续地凿出一条狭窄的纤道。据历史记载和考证,乌江中下游开发较早,在两岸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遗址,乌江古纤道开凿约在春秋或战国初期。

古代巴人是一个靠近江河熟悉水性的民族,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了船作为交通工具。他们最初活动在湖北清江一带,因帮助武王伐纣而闻名于世。后来,巴人不断迁都,他们一般都是沿江而行,一部分巴人迁向重庆一带,另一部分则溯乌江而入黔中(包括现在重庆市彭水县、酉阳县和贵州沿河等地)。

巴人之所以不断迁徙,主要原因与古代战争有关,古纤道的开凿最开始也与此有关。巴人逆江迁徙,所有的船必须以人力拉行为主。由于乌江沿岸险峻,使他们不得不在沿岸开凿纤道。据各种历史资料考察,巴人开凿纤道,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为了开辟疆域,利用乌江拉运粮草,以达到其向南扩张的目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春秋后期,与巴国相邻的楚国日益强大,不断吞并附近小国,巴人为了抵抗楚人的侵略,多次与之交战,但最后都失败了。为了避免和楚军正面交锋,巴国都城不断迁徙,一部分巴人退入现在的渝黔之地,同时开凿乌江纤道,利用乌江天险,继续抵抗楚军。古书《十道志》中记载:“楚人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为酉、辰、巫、武、满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五溪中的酉溪,即黔渝边的酉阳、秀山、沿河、德江、印江等地。

随着巴人在乌江流域商贸活动的不断发展,乌江古代纤道也就不断开凿完善了。以后又经过历朝历代不断进行维修扩展,特别是明朝时期,朝廷曾发动群众大规模维修开凿,才形成今天所看到的乌江古纤道。据田氏家谱载,明嘉靖乙亥年(1539年)10月,郡人田秋任四川按察使时,上疏朝廷获准凿雍疏流,在险滩岸边修凿简易纤道行船。聪明能干的造船木匠们,根据江水流势,研究制造出独具一格的歪屁股木船。自此,川盐大量入黔。

随着川、湘、鄂商贾的往来,黔之粮食、桐木油、五倍子及土特产品装船运出乌江,沿河县城于是成为连接邻省边塞要镇,乌江沿岸广大地区的经济、文化也相应发达起来。清光绪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转盐务局修纤道,民众自愿捐资,因势利导,加以修整,历时三年,自涪陵向上800余里,开凿50余座险滩,水运稍畅。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1939—1945),为了运输抗日物品的需要,民国政府筹款集资征派石工从思南以下至涪陵河段以“轰滩为主,开辟纤道为辅”,历时6年,开辟纤道400处,总长10340米。1952年至1955年,贵州省第六、第三航道工程队,除改善原来的一些低劣纤道外,又新开凿1483米。随后,贵州省航运分局迁来沿河,组织工程队彻底治理乌江险滩,同时,机动船试航成功,从此,乌江天堑变通途。

观赏乌江纤道,首选沿河自治县境内的纤道。乌江,流经沿河自治县境132公里,形成5个峡谷,即夹石峡、梨芝峡、银童峡、土坨峡、王坨峡。其峡谷属武陵山脉,河谷深切,两岸奇峰入云,绝壁悬崖似刀劈斧削。随着水道的曲折迂回,峭壁也转弯抹角延伸。远眺壁上纤道,仿佛是一条手工古朴的绫带,飘扬在绿水石壁之上。

千百年来,生活在乌江两岸的父老乡亲,与外界沟通的主要通道就是乌江航道,纤夫则是这航道上的动力之一。古纤道在乌江涌流湍急的崖壁中蜿蜒曲折向前延伸。不足0.5米宽、1.5米高的悬崖上的古纤道坑坑洼洼。纤夫们拉纤推船于故乡乌江古纤道上艰难向前行走,漫过河面,跨过泥泞,沉湎而笨重的木船在纤夫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串汗水中,在他们“哎唷、哎唷”的号子声中,顺流逆水一寸一寸将外面的文明带进两岸的山寨村镇。

现在,机动船代替了人力船,纤索刻划在岩石上的纤痕渐渐淡去,古纤道依然执着地挂在悬崖中相伴汹涌不息的乌江水。最近两年,彭水电站蓄水,使乌江沿河段的水位将升高10米,这山壁上大部分古老的纤道将会消失,可能就此将成为水下的历史,但古纤道承载着的古代劳动人民战争与交流的故事,还将继续在美丽的乌江两岸,代代相传下去。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