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万山汞矿遗址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765字

万山汞矿遗址

万山汞矿遗址,被称为我国矿业史上的“朱砂印”。这样的称谓,代表着一种骄傲,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曾经的奇迹、曾经的光荣、曾经的骄傲。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座曾经辉煌过的中国“汞都”和它所作出的贡献吧。

万山束矿遗址,位于贵州省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村。万山素有中国“汞都”之称,汞资源的储量和汞产品产量分别位列亚洲之首和世界第三。遗址包括仙人洞、黑硐子、云南梯洞子三个部分,地表面积2.5平方公里,采掘面积约3.2万平方米。矿洞内留存大量遗迹遗物,以及独特的采矿、选矿及冶炼等系列传统生产工艺。

万山汞矿遗址是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重要遗址,是研究中国汞矿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相传秦、汉时就开始有人在万山采矿。唐、宋时万山已盛产朱砂、水银。万山朱砂历史上以比重大、色泽鲜红、半透明、宝石光泽为特点著称,矿物学名称为“辰砂”或“丹砂”,其与石英、白云石晶簇共生者红白绚映,艳丽夺目。唐垂拱二年(686年),即以光明丹砂为贡品。1980年在万山矿区采出的一颗特大辰砂晶体,长654毫米、高37毫米、宽35毫米,重237克,成为世界上目前所知的最大晶体,获得了“辰砂王”的殊荣,该晶体现收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

万山汞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列世界前茅,素有中国“汞都”之称。矿洞内留下了采矿工人数千年来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遗迹遗物,以及在采矿、选矿和冶炼中形成的一整套先进独特的工艺技术,是我国汞矿史的缩影。

万山汞矿遗址独特的采矿;选矿和冶炼工艺,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水平。

明初,由于手锤和铁条的大量出现,手锤采挖很快取代了原来的烧爆火窿且在万山普遍推广。清光绪中叶,英法水银公司在万山采用了机器凿孔、炸药爆破的作业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民国时期曾以手摇钻机探矿;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实现了采掘、装运的机械化。选矿也经历了从手选到机选的发展过程。始于万山汞矿的机选,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成为国内汞矿业中最有代表性的先进工艺。冶炼业也同样经历了土法炼汞和新法炼汞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汞矿业科学技术的变迁。

最让万山人自豪的是,万山汞矿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建国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万山汞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而且成为偿还前苏联债务的主要物资,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生产的汞和朱砂产品占全国同期产品的60%以上,上缴国家利税15亿多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着汞资源枯竭,大量矿工下岗,区域经济衰退,给地方政府造成很大压力。曾经的辉煌与热闹,渐渐离万山汞矿而去,矿区人的艰难和落寞、矿区环境的恶化,让这里一度生机黯然。

经过几年的沉寂后,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2005年4月,万山特区人民政府编制申报的“中国汞都·贵州万山国家矿山公园”项目,成功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审查通过,现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阶段,万山旅游的标志性品牌已经揭开了帷幕,2006年5月25日,万山汞矿遗址作为唐至清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各级政府也在做许多工作,大家都认识到,变废为宝,保护汞都文化遗产,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利用各个时期开采的遗址、坑道、设施及选冶工艺流程开发建设工业特色旅游项目,将成为汞矿关闭后万山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如今,这些工作正在规划进行中。现在和将来,游人来到万山汞都,可以以科普旅游的方式,了解到矿山地形地貌、矿床地质成因、开采技术变迁、冶炼和深加工技术进步、汞的用途等科普知识。另外,原汞矿开采坑道遗址,又称地下万里长城。共分13层,每层高10米,宽50~100米,长10余公里,坑道全长970公里。纵横交错,坑内地形复杂,洞中有洞,千姿百态,每隔数里,便有宽敞大厅,大的面积约500平方米,空间高约50米。在开采过程中形成了700多根用于支撑地表的矿柱,晶莹剔透,有的镶嵌在洁白如玉的方解石上,有的散落在俗称为“蛤蟆窝”之中,矿柱直径为5米左右,最高的约50米。游人可以通过电梯或乘有轨矿车等方式,游览这座神奇的地下长城。

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我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矿山公园,将再一次延续它曾经创造的繁荣与价值,掀起一种集科普、工业、地质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新风尚。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