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木黄会师遗址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442字

木黄会师遗址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是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是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木黄地处梵净山西北山麓,距印江县城40公里。在环山小镇中间,木黄镇的山清水秀名冠一方。两条清澈透底的小河环镇而下,鱼泉从后山突涌,穿流在人户间的檐前屋后。一幅不是江南水乡却胜是江南水乡的玲珑景致。1934年10月,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此会师,用鲜血和生命创建了贵州高原上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木黄之名,从此载人史冊。炮火硝烟的将军山上,如今巍然屹立着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运筹帷幄的水俯高庙,早已成为了红军会师纪念馆。走进木黄,就好像走进了1934年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就好像置身于一部理想主义的红色经典。

1933年黔东地区的印江县、沿河县农民兴起神兵运动,设立神坛,操练神兵,提出“灭兵、灭捐、灭税”的口号,神坛俨然是当地政府机构,与官府势不两立,曾先后与官兵与国民党军队争战10余次。

1934年6月,红三军在贺龙、关向应、夏曦同志的领导下进入黔东地区,收编神兵组建了红三军黔东纵队,任命神兵首领冉少波为司令员,从此印江神兵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红三军与黔东人民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云贵高原上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苏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

1934年9月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队,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力求与红三军取得联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六军团克服千难万险,在红三军的接应下,终于在1934年10月24日与贺龙、关向应、夏曦率领的红二军团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决定东进湘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以黔东特委书记段苏权任政委,王光泽任师长的黔东独立师留守黔东根据地依托印江境内的梵净山开展对敌斗争,与敌人艰苦作战1个多月,有效地牵制吸引了大量敌人,掩护了红二、六军团主力东进湘西发展。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标志着红六军团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同时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后,两军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为后来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红二方面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三军创建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在黔东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的红色遗迹。主要有会师纪念馆、红三军政治部旧址、会师柏、会师泉、贺龙钓鱼台、毛坝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以及1979年7月修建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等。这些红色遗迹及黔东革命根据地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成为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会师纪念馆为清代所建的水俯高庙,外院土墙上有萧克《题木黄会师》巨幅书法,馆内藏有红二、六军团在木黄会师的各类史料、实物,是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木黄镇新木街,距木黄会师纪念馆20米,与木黄会师纪念馆同为一组革命文物。红三军政治部旧址,原名“万寿宫”,系二进高封火土墙护砖石结构古建筑。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原为祝姓私宅,系木结构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其建筑为“四合院”式小天井木房。

木黄会师纪念碑位于木黄镇将军山腰,背倚将军山,俯望木黄河。纪念碑于1977年动工,1978年6月落成。碑呈方形,上小下大,高14.2米,设有护栏和台阶,占地720平方米。碑身正面是王震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大字楷书,碑座嵌会师简介。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