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苗疆边墙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651字

苗疆边墙

2000年4月,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派出的专家考察组,在凤凰县考察该县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发现了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苗疆边墙。国家文物长城研究专家,77岁高龄的罗哲文先生将之称为“中国南部长城”。南长城自贵州铜仁滑石营起经松桃豹子营、正大营至湖南凤凰的阿拉营、伙哨营、喜鹊营为止,全长190多公里。松桃境内的南长城主体工程主要分布于大兴和正大两个镇,即大兴的豹子营、才都营和正大的正大营、官州营。

据地方志记载,苗疆边墙始建于明朝,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湘渝黔苗民的防卫,从齐梁桥到乾州修筑边墙35公里,沿途还设立烽火台互为呼应,传递军情。随着苗民不服朝廷的统治,不断有苗民揭竿起义。为镇压苗民,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开始,朝廷拨银大规模修建边墙,一直修到清政府。边墙从凤凰与铜仁交界处的亭子关开始,沿着边界抵达火草岭,经五寨司,止于镇溪千户所,全长190多公里。边墙近石处砌石墙,近土处筑土墙。高8尺,基厚5尺,上收顶3尺。上面设有箭垛、枪眼,间隔不远设炮台、哨卡。

站在边墙半山腰往下看,当年那种大型建筑的地基轮廓依稀可见。坐在城墙上,看着那些被荒草掩盖着的土石建筑遗迹,让人百感交集。想当年,它一定是一座座用石头垒砌而成的碉堡。这些碉堡,冷冰地隔绝着两个民族的友好,每一块石头上,都留下血淋淋的杀戮仇恨。而如今,这些当初固若金汤的碉堡,在岁月蹉跎中,让荒草和野藤慢慢侵蚀而土崩瓦解,最终彻底消失。久远的苗疆边墙,大多早已埋没在草丛底下,而筑在汉民苗民心里的那道边墙,早已不复存在了。

在豹子营的南长城地段顺着城墙一直走,不多时,就会来到被称为“既能攻,又能守,也能退”的古战场遗迹——苗王城了。这个遗址是整个景观中保存最为完好、最为经典的旅游点。

明清以来,这个地方先后有五位苗民起义领袖在此称王造反,并把这里当成王城,所以这个堡垒因此得名。苗王城的真正地名在松桃苗语中叫“德高现”,意为新寨,其实一点都不新,作为古代战场的遗址,他给人的感觉更多是沧桑和疮痍,而且修建的确凿年代至今也无法考证。如今,作为旅游区的苗王城,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单是它蕴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历代“苗王”的盘踞之城,最主要的还有整个古堡的建筑格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再加上有古城墙、古战壕等军事遗留设施与之相配,从而使得整座古堡就像一块古老的化石一样,静静地躺在大山深处。在古堡中央有一条“S”形的小河穿城而过,将古堡劈成东、西两城,形成了一个太极图形,由于河水强大的溶蚀和切割作用,从而造就了一个很深的峡谷。古堡的自然景观,因此更多了几分险峻气势。

初初进入城里,不免有些晕头转向。这个占地仅仅4平方公里的古堡里,保存完整的巷道有11条,宽度都在3米左右,巷道两边都是3米多高的用青石板垒砌而成的护墙。进入巷道的大门只有一道,然后再像迷宫般分散开去。巷道的大门是用厚实的木板拼镶而成,大刀、斧头、长矛无法劈开。巷道内每家每户各自拥有自己的龙门和后门,并且相互连通,如果遇上战争,抵挡不住的时候,在短时间内全寨人可以由后门绕道聚集或者撤退。

在苗王城里只要有路,两边就有石墙作为屏障,只要有巷,就会有龙门和寨门。而那些道路和巷子不但没有名字和路标,而且还十分的相似,陌生人进入古堡之中往往是找不到出口的,特别是有两处直角的拐弯,更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如果不找一个导游,一般的游客是很难转得出这些巷子,更不能听到这些巷子里蕴含的苗族建筑文化和军事思想了。

苗王城的军事防御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巷道上,同时也体现在住房上。苗王城的住房全为木质结构,四面用石块垒砌成高高的院墙,从“王宫”到民宅都有江南民居的那种雕梁画栋的豪华和布局合理的军事防御系统,如:瞭望孔、防火设施以及地面和地底的沟渠排水系统等等,而且十分合理。从房屋的建筑布局和装饰装潢来看,没有阶级、地位和贫富之分,从而起到了掩人耳目、混淆视听的作用。这不仅在松桃绝无仅有,就是在整个黔、湘、鄂、川乃至于全中国也十分罕见的。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