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黔东门户铜仁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611字

黔东门户铜仁

中国西部名城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陆上进入云、贵、渝、川西南片区的第一站。良好的区位优势,素有“黔东重镇”“黔东门户”之称;铜仁得锦江之利,通沅江,下洞庭,历史上“舟楫往返,商贾云集”,成为湘、鄂、川、黔、渝省市边区的商品集散地。又以山川秀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自古就享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如今,铜仁不仅是旅游胜地,由于与张家界、梵净山、阳河等著名景区相近或相邻,旅游圈位置上,亦具优势。

相传元朝时有渔人潜入江底,得儒、释、道三尊铜像,铜仁因而得名。这里自秦汉以来已有建制,唐设县置官,迄今已历1300多个春秋,公元684年置万安县,后改为常丰县。公元1350年前后置铜仁长官司,1413年置铜仁府,1595年撤长官司设铜仁县,1949年建立铜仁县人民政府,1987年8月撤县建市(县级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仁一直是铜仁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11年12月,铜仁撤地设市,原县级铜仁市更名为碧江区。

铜仁是个山川秀丽的山城,环城皆美景,沿江尽秀色。无论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皆各具独特魅力,无不显出“黔东明珠”斑斓之色彩、瑰丽之光华。

沿江东去,独峙江心的铜岩上的跨鳌亭,巍然挺立在大江、小江两江汇流处,一展“中流砥柱”之风范;矗立城中的东山,临江壁立,古树参天,亭阁庙宇,飞阁流丹;太乙峰下的水晶阁,三面环水,古木葱郁,楼台隐露其间,瑞气回环其上,恰似一翡翠玉盘镶嵌在锦江之畔;“铜仁石笏朝天”直指苍穹,若忠臣犯颜进谏;石笏之下,“六洞岚光”,雾霭苍苍,流泻晨光;至于马岩,白龙马身形嵌于半空山壁;巨大蹄印留于对面江岸石径,令人击掌称绝的九龙洞亦雄险、亦奇静,洞内奇观甚多,不愧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其下漾头电站截河而起,高峡出平湖,碧波似绸缎,为九龙洞风景区平添几许诗情画意;锦江河上最后一景东屏山,则为锦江百里画廊描下雄奇险峻的一笔。

逆大江西去,有富神话色彩的“金鳞游泳”,堪称铜仁城西的“文笔凌云”,酷似梵净山金顶的双峰山,黔中独有的岑崃坡墨石林,白浪朵朵的“白花浪”。上溯小江,有亦古亦今的白马洞,神奇清幽的燕子洞;龙骨岩也奇妙可观,伏魔山“云山独秀”。挞扒洞处有矿泉,玉屏晴雪耀高山;滑石复兴桥情连湘黔。这些美轮美奂的风景,令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击节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铜仁山水赛桂林。”

铜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不少的文物古迹和革命遗址。建于公元1451年的铜仁古城,渐次形成一面依山、三面环水、四周城墙围绕、八道城门相通的格局。城池难攻易守,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建高潮迭起,铜仁连展新姿,成为风景如画、百业兴旺的现代城市。如今,位于城内东山脚下的周逸群烈士故居,是贵州省首批挂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与跨鳌亭对峙而建的川主宫,系当年铜仁水上贸易发达的见证;察院山的“徐氏山庄”古迹,是研究徐福后裔的珍贵文化遗产;还有据传与吴三桂有关的牟家坡悬棺;城中临江而建的三江公园、大明边城、国家级龙舟竞赛基地是休闲的佳境……如此众多的人文景观,使这颗“黔东明珠”闪耀着文明的光辉,成为铜仁市旅游的重要景点。

铜仁古老的山水孕育出铜仁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这里自古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各民族相互交融,形成丰富多彩、神奇古朴的民族民间文化风情。铜仁傩堂戏,被戏剧界称为戏剧的“活化石”,曾多次组织外出表演,被中外行家和学者称为“最生动的民间艺术”。铜仁建有全国首座傩文化博物馆——贵州省傩文化博物馆。每年春节期间的铜仁花灯、龙灯以及金钱杆、踩高跷等民俗活动,还有民间舞蹈、侗家拦路歌、土家族过赶年、端午龙舟赛、四月八对山歌等众多颇具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民间歌舞节日活动。

铜仁的风味小吃名目繁多,如社饭、绵菜粑、绿豆粉、马泡、马打滚、泥鳅钻豆腐等,都是入口难忘的美味佳肴。来铜旅游,既可饱眼福,也可饱口福。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