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云舍:土家第一村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2285字

云舍:土家第一村

在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梵净山下,太平河畔有一个风景如画、民风浓郁的土家村寨,这就是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美称的江口县太平乡云舍土家族文化村。

云舍很美,美在风景。这里有风光旖旎长达数公里的云崖大峡谷,有碧绿幽静的神龙泉,有清水渠环寨绕户,加上青石板与木建筑,宛如黔中江南。

云舍很美,美在风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汉代的土法造纸,唐代的水排和作坊,还能欣赏到土家优美的摆手舞,古朴的傩堂戏。

据当地人介绍,传说云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仙人被土家百姓勤劳、勇敢的精神而感动,移居到后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了土家百姓,土家人为了纪念仙人的功绩,把寨子取名叫“云舍”。寓意为“云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

黔东北土家族,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定居,除少数大山区有单家独户外,一般都是同姓同宗聚居一村一寨,例如云舍村就是杨姓同宗聚居,全村老少全部姓杨,至于这个姓氏的渊源,当地人也很难说清楚了。

到达村口,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清净的河流,步行通过河面上一座晃晃悠悠的吊桥就到云舍了。“有溪有河就有桥”,这是土家山乡的真实写照。风雨桥,又称“凉桥”“花花桥”。土家山乡的风雨桥为全木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木柱上凿通许多大小不同的孔眼以便衔接,十分牢固,一座桥可历经三四百年风吹雨打。

跨过风雨桥进入村子,只见宅舍依山傍水,高低错落,蜿蜒起伏,崎岖而狭窄的青石板道路、幽深的巷道、诸多明清古建民舍、祠堂,犹如走进那已久远的岁月。云舍村古色古香,450户人家,住的绝大部分是土家木质建筑,各家都有一个由院墙围成的庭院。寨子里,还有几十家保留完好的四合院。古巷道里铺的全是青石板,有3公里长。2005年后,村里建渠引来清水,“环寨环户”渠达10多公里,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许多人会觉得,很多乡野山寨虽然景色美丽,风俗独特,但却少了一点卫生洁净,在云舍村,信步四处走动,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河渠清澈,村民纯朴有礼,让人如沐春风。

来到云舍,不能不欣赏的,除了自然风光,建筑特色以外,还有两样东西:一是汉代的土法造纸,二是土家婚俗表演。

有道是“云舍造纸,蔡伦为师”,云舍的土法造纸工艺,至今仍延续汉代的许多方法。村子的小河边,排列着80多间用稻草盖起来的古法造纸坊,200多户人家在这里生产土纸,他们中最少的一年收入6000元,最多的要达2万元。

村民造纸的原料是山上长出的嫩野竹子,先放到水缸里泡成木浆,经过一些传统工艺,再把木浆制成土纸。随着云舍旅游业的发展,以前造纸糊口的手艺,如今成了旅游景点,很多游客还会在村民们的指点下,亲手操作。云舍人从不向游客索要费用,当然,很多玩开心了,也会主动给点费用来酬谢或买一些土纸,他们也欣然接受。

而土家的婚俗表演,也是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更好地了解土家文化的一个渠道。入夜,在民俗篝火晚会上,一顶花轿揭开了土家婚俗表演的序幕。

土家婚俗礼仪中,男方家经过请媒人提亲、“烧大香”放炮订婚、拜年、讨年庚、过礼这些礼仪后,在女方办“花圆酒”这一天,男方的迎亲队就在押轿官的带领下,一路吹吹打打、欢天喜地、逢村过寨,还要响三连炮,放两串千子爆竹,抖尽威风。但到了新娘家的朝门前,却不得不驻轿歇步,因为女方家族人早用一张大红桌子把朝门拦住了。拦门的大红桌子上燃大红香烛。女家的礼官先生雄赳赳地站在桌首,等待着男方的押轿官接受挑战,一个要进,一个要拦,这就是土家婚俗中最有特色的“拦门礼”。所谓“拦门礼”实际上就是双方礼官先生比口才。双方礼官就在桌前开始对诗、猜谜、对盘歌,若女方礼官盘输了,就得搬开桌子,让迎亲队大摇大摆地进屋;若是男方轿官盘输了,迎亲队一夜莫想进屋去。若要进屋,除非轿官从桌子下钻过去,这男女双方的礼官都是彼此山寨里德高望重、通晓诗书的有才之人,若是从桌子下钻过去,这轿官一辈子也出不了头,也给男方家抹了黑。不过一般女方家都要给男方家面子。男方轿官赢了拦门以后,迎亲队大花轿就大摇大摆抬进女方家。

阁楼上新娘身穿露水衣、露水裙,头戴红搭帕,手拿两把筷子,由两个女人搀扶到堂屋,举行辞拜祖宗仪式。此时,娘家的女子则在阁楼外以手帕掩面,唱起《哭嫁歌》。据一位参加表演的土家族妇女介绍,“哭嫁”是土家族独特婚俗内容之一。婚姻嫁娶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土家人却以“哭”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坚信“越哭越发”,这样,就形成了土家族“哭在脸上,喜在心头”的独特习俗。

随后,双方礼官同声高喊“升轿”,新娘的哥哥系上背亲布,把新娘背出大门至轿内,此时,最忌新娘双脚沾地,新娘的嫂嫂用一双新鞋把新娘的旧鞋换下,上轿后,响过三声礼炮,礼官高喊“升轿”,鞭炮、鼓乐齐鸣,随后,土家族特有的金钱杆舞、摆手舞巧妙地将节目接了下去,金钱杆舞和摆手舞,都是土家族的特色舞蹈,这些舞蹈,不但具有表演性质,还有很强的互动性。不知不觉中,远道而来的客人们,都会和土家人一起,手舞之,足蹈之,在举手投足中,深深地感受到土家人的欢乐与热情。

另外,品尝酸辣味独特的农家饭菜和香甜诱人的甜米酒,欣赏云舍人家的傩堂戏,过年过节时还能看到云舍的男女老少玩龙灯、鱼灯、狮子灯、老虎灯,所有一切,都显示出云舍土家人的古风习俗对生产、生活和文艺现象的强烈渗透。

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俗浓郁。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让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知道这个仙人曾经居住的美丽桃源;让越来越多的游人,带着想象而来,怀着愉悦的满足,依依不舍地离开。

“山上放牧场,牛羊肥又壮;河边造纸坊,生产日益忙……从前说云舍是个穷地方,现在哦,云舍变了样……”这首词曲优美的《净山脚下云舍好》是云舍村的“寨歌”,已在当地四处传唱。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