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文斗:700年苗寨的别样情怀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2167字

文斗:700年苗寨的别样情怀

那寨

春雨淅沥,山岚似一袭接天连地的白纱,把古树、竹林、村舍和蜿蜒的石板街轻轻笼罩着。绿树丛中,吊脚楼里,文斗苗家温婉平和地说着浸透泥土气息的土语,用山里人特有的手艺和农事对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700多年来,文斗苗家与这方水土同兴衰、共荣枯,顽强地生息和创造着自己的文化。

从清水江边的三板溪电站库区码头到居于凤尾坡半山腰的文斗苗寨,不到30分钟的路程,我们竟遇上了苗家三道“为请还拦”的迎宾仪式,其中有茶有酒,有歌有谢,热闹而不失典雅;前往文斗采风的专家学者,时而把镜头对着远山绿树,时而扫向欢乐的人群,忙得不亦乐乎。

站在文斗后龙山寨卡“诰封碑”山坳上,极目四望,清水江若游龙般自南向北一路劈青山翠岭,挟高原浩荡雄风,穿尘破雾,汤汤而去;江岸青山罗列,苍翠逶迤;整个文斗就像一只展翅的金凤凰,俯临清水江,背倚大青山,振翅欲飞。

据文斗族谱及碑志所载,清代中叶,清水江中下游一带木业鼎盛,文斗作为境内木材的重要产地,得风气之先,木商云集,周边佃户、民工潮涌而至,远客土著,揖为睦邻,一时人丁兴旺,号称“千家寨”。

文斗苗寨现有310多户,1300多人,苗家住的木质结构吊脚楼,顺着凤尾坡半山腰的山势绵延了九岭十冲,情势颇为壮观。那些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四合院,点缀在鳞次栉比的木楼群中,向世人传达着这个老寨的沧桑和厚重,其间的文脉飨承虽历经风雨劫难犹薪火相继,源流至今,为后人景仰。

现文斗保存完好的古青石长阶,石刻雕花护栏古井,工艺精致的古门楼,雄居要道300年的古寨门,已有230年的古环保碑,被学者称为“西南地区古代婚姻法”的婚俗改革碑等等,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山寨过去的辉煌。而今,文斗的林业契约文化、环保文化、古寨堡文化,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苗寨,像当年迎接湘楚江淮木商一样,于宁静祥和中迎候着不同肤色的人们探寻的目光。

那绿

文斗无山不绿,无水不清。村子为松杉、红豆杉、古香樟构成的风景林所环抱。村前的两条古道边,古树枝叶交错,遮天蔽日;寨后古木参天,青翠欲滴。也有那竹、桃、李、杏植于农家庭前院后,构成了一道道赏心悦目的风景。“夫妻树”“千年白发银杏”“杉木王”、红豆杉群等古树,更是文斗这个大山里绿色家园的见证者。

文斗是一支演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山谣,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林区人文风俗画,是一个古老凡俗与诗意相融的去处。这里民歌遍地,乡风淳朴,黄发垂髫,自得其乐。难怪日本、英国、韩国及我国清华、北师大、厦大、中大的专家学者到文斗考察契约文书和传统文化村落之后,同声赞誉林业契约为稀世珍宝,对文斗苗寨的民族风情亦赞赏有加,认为有基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文斗苗寨,我们拜访了年轻时打死过猛虎,而今已是94岁的范二妹老人,在她那个四世同堂的家里,94岁的老人一直坚持打猪菜、喂猪,说起72年前打虎救小姑的事,她依旧笑声朗朗。我们到村民姜廷化家中,听他讲述西南政法大学邀请他去讲课的事,他带我们到他家的百年老屋前,让我们看那些精雕细刻的建筑。我们还从村民珍藏的家谱中,得知名列《清史稿·人物传》的朱洪章正是从文斗山寨出发,驰骋疆场而功勋卓著,其后人至今保存着朱洪章辞官回乡时云南百姓赠送的“万民伞”。我们还祭扫了在台湾享有“文坛快手”之称的文斗人姜穆先生的衣冠墓。这片葱郁的大山滋养了这里的人,而这里的人又增添了山的灵气。

走在文斗绿树环抱的山道上,我感受到了文斗的亲近;走进文斗的故事里,我才觉得文斗很遥远。

那歌

有人说,民歌与山民的命运是共源头的。这话我信。在文斗的几天里,我们有幸领略了文斗的情歌、酒歌、盘歌、劳动歌、俏皮歌等等,那歌声里流溢着山泉的清澈韵味,张扬着青翠欲滴的生命旋律,带着灵性,在时空的无限延展中倚风而过,绕梁不息。直觉告诉我,文斗的民歌,是可以唱到人的骨头里去的。

一天,我们在拍外景时,因避雨到寨后“下马墩”凉亭。我们到的时候,凉亭里已挤满了躲雨的人,而歌声早已弥散到林间的雨雾中。见到我们,村民纷纷给我们让地方,我们才发现,原来村民中男女各占凉亭的一头,正在对歌。这些打着赤脚,裤脚高挽,刚从田地里到这里躲雨的山民,全然忘了劳作的辛劳,沉浸在对歌的惬意中。那些快乐的音符,就像山间的鸟雀,在欢叫着,在扑棱着。

山雨淅沥,山歌悠悠。一首又一首山歌,犹如一颗颗彩石,扔进了平静的湖面,荡起了欢乐的涟漪。对歌的人群中,有几个“歌篓子”,他们唱歌因景生情,信手拈来。场面很是热闹。这时,不知是哪个小伙子唱起了情歌:

那边很快就接了上来:

这边随即回唱:

那边接着又唱下去:

歌声袅袅,带着草木的清香和山风野趣,从山道上,从树林间弥漫开来,清音明丽,婉转抒情,如山间云雾缠绵,似春草蓬动,像春雨,像酥风,让你自失,却又道不出它的妙处来。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我们离开山坳的时候,歌声还在山林中久久回荡。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