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苗族古寨郎德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3526字

苗族古寨郎德

雷公山北麓,丹江河畔的郎德,是一个礼仪文化极为厚重的苗寨。寨子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寨前别致的长廊花桥,为山寨的美丽增添了无限的光彩。是的,郎德苗寨最打动人们的,就是那无处不在的质朴和村民们身体里的从容。

贵州朗德上寨是著名的苗族旅游景点村寨,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如今,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郎德苗语称为“尼德”,意为地形狭窄,山高谷深,土少岩多,平地极为有限。据说寨中苗族老人说,朗德上寨村已有30多辈人,700多年的历史。再往上追溯,上古神话里说苗族是蚩尤的后裔,蚩尤的部落在与黄帝争夺中原的惨烈战斗中失败,于是只能退入这片荒蛮、却相对安全的大山深处。郎德上寨所在的黔东南地区地处贵州腹地,在几百年前还是一个中原地区地理概念上的“蛮荒之地”,群山起伏形成天然的屏障,大地的褶皱里却生息繁衍着不同的种族和他们创造的独特文明,也流传着种种神秘的传说。

郎德是一个很大的苗家山寨,这里的苗民服饰以长裙为特征,人称“长裙苗”。山寨下的风雨桥保存完好,清澈溪水绕寨而过,四周青山围绕,木吊脚楼外挂满了玉米和辣椒,古意盎然。郎德上寨系苗语“能兑昂纠”的意译,“能兑”即欧兑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纠”即上寨,郎德上寨因属郎德地片上方,故而得名。

郎德寨包括上、下两个寨子,吊脚楼依山而筑,清澈的望丰河绕寨脚而过,数十架古老的竹筒水车日夜吱呀唱个不停。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流入美丽的丹江。跨溪有风雨木桥,沿溪有石磨碾房,水中群鸭嬉戏,两岸水车成行。

客人接近寨门,苗家便以苗歌和米酒恭迎远客,一边唱敬酒歌,一边劝拦路酒,在三五道,甚至十二道的“阻拦”劝酒声中浓情尽显。

郎德礼仪文化的精华莫过于这独特的十二道拦门酒。郎德十二道拦门酒,从寨脚依次摆到寨门,每道酒卡都由盛装的当地苗胞把守,男的吹奏芦笙、燃放鞭炮,女的唱歌敬酒。每道关口两碗米酒,意为祝客人福寿双全。最隆重的就是寨门那道酒卡,此时迎宾队伍已全部集中于此,土碗已换成了大牛角,妇女身穿绣衣条裙,头戴银角冠,男子则长袍马褂,齐吟悠扬动听的酒歌纷纷向客人敬酒,以表最热烈的欢迎。盛情之下,若客人一路满饮进寨,非“海量”莫属。不过,不善饮酒者不必担心,只要虔诚地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嘴唇轻触酒抓即离,并礼貌地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主人就会让你过关。

品完十二道拦门酒,主人便将客人引至寨中心芦笙场。在这里邀来客共舞传统的苗族歌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最后,全村男女老少络绎上场,邀请客人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使狂欢活动达到高潮。郎德的十二道拦门酒不仅神秘莫测,更叫人赏心悦目,真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礼仪。

铜鼓坪模仿古代铜鼓面太阳纹的图案,以青褐色鹅卵石和料石铺砌成十二道光芒,朝着十二个方向伸展。铜鼓、芦笙场的两头,用鹅卵石、水泥镶嵌成两匹飞奔的骏马。鹅卵石镶嵌成的场子如同一个巨大的铜鼓面,坪子中央立有牛角样木架,下挂铜鼓。表演时,一个人两手各持一棍,横击鼓面,竖敲鼓身,另有一人则拿着饭甑样大小的木桶在鼓内不停移动,以调节鼓声。而身着苗装、佩戴银饰的人们则围着牛角样木架转圈,踩着鼓点跳起了“踩铜鼓”舞蹈。这种源于远古祭祖活动的舞蹈过去只在阴历六月吃新节、十月过苗年、13年一次盛大祭祖时才跳,现在已成了经常性的保留节目。1985年后,郎德上寨作为民族风情旋游点对外开放,人们有幸领略到那高亢嘹亮的飞歌,抑扬顿挫的酒歌,情意缠绵的游方歌,婉转柔和的芦笙曲调,还有那欢快奔放的铜鼓芦笙舞蹈,过去只有阴历六月吃新节、十月过苗年、13年一次盛大祭祖时才能看到的歌舞,现在已成了经常性的保留节目。除此之外,拦门酒、吃鼓藏、栽花树、请保爷、祭桥、游方等活动,也已是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了。跳到兴起,苗家便装少女也会在芒筒、芦笙声中加入欢快的队伍,更有父母双全或有妻子儿女的“全福人”捧着酒海顺次向舞蹈者敬酒,一时间,酒歌和器乐越发高亢激扬起来。随着长裙飞舞,演出达到高潮,苗家便装男女在芦笙声中加入欢快的队伍,酒歌和器乐越发高亢激扬起来。游客也被邀请上来,围着铜鼓坪胡编乱造手舞足蹈,场面变得格外宏大。

在寨中心芦笙场,同样可以也有高悬的铜鼓,传统的苗族歌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全村尽出,男女老少络绎上场,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客人们也被邀入场内,使狂欢活动达到高潮。芦笙、板凳也好,木鼓,铜鼓也罢,大约一切都可以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吧。舞者的眼神,淡淡的、关切的、欢欣的一一绽放着舞动的欢愉。

狂欢结束,信步走入普通苗家,那“吱呀”的纺车,“嚓嚓”的织布机,讲述着大山中宁静的生活。郎德苗寨的民居是颇具特色的干栏式吊脚楼,上下三层,依山势而上,底层进深极浅,往往只能关猪牛,安磨子,住人的中层外廊装有称作“美人靠”或“吴王靠”的曲木栏杆,苗语称之为“豆安息”,这是苗族民居的典型标志。因为苗族敬服水牛的力大神勇,故堂屋大门连楹上安有一对木制水牛角,以看门守家。此外,在房内板壁上,常常贴有用白纸剪出的太阳、月亮、小山神图样,那是求吉祥保平安的“保爷”。许多人家门楣上还挂有白纸、刺根、树枝等物什,这是请巫师念咒语调解纠纷“打口嘴”留下的。

郎德寨中的路面全部用石条铺成“人’字形,石条路上建有40多座小桥,或木砌或石垒,木桥以杉木为最佳,为求吉利,须是砍伐后还能再生的。当地民俗认为人是从另外一个世界通过桥来到人间的,因此这些桥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神灵之物,逢年过节,遭遇不幸,还得用祭品祭奠。更有二月初二祭桥节,祭祀老桥架设新桥,有为交通而架的“无意架桥”,又有为婚后不育(或有女无子)求子而特意架设的,架桥之后才生的小孩被认为是桥显灵,此桥自然就成了这个小孩的“保爷桥”;孩子长大后生儿育女,这座桥又成了全家人的桥。郎德的桥须架在交通要道上,或河上或沟上,甚至是无水凹地上,用材料数要单不要双,以“3”为常见,如3块木料、3块石料。此外值得一提的桥是望丰河上的风雨桥,这座始建于清代的桥曾被苗族英雄杨大六用来抗御清兵,故又称“御清桥”“杨大六桥”,后毁于山洪,重修后的桥宽约10米,长达40余米,长廊外装有9个“美人靠”,据说同时可供百多人休息,朝阳中、夕阳下漫步桥上实在是一种意境。

牛和鱼是与郎德寨息息相关的两种动物,敬牛竟与祭祖同样的隆重。苗族节日“四月八”又被称作“牛王节”,据说这一天是太子下凡做牛的日子,因此耕牛要休息一天,有的还要举办“祭牛王’活动,当地亦有牛战胜虎成了大哥的传说。因为牛在民俗文化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在蜡染、挑花、织锦等民族工艺服饰上牛的形象无处不在。鱼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郎德寨中各式各样的鱼形器具比比皆是,木匠的墨斗、开关拉手、扁担头、绣花帽、木梳,而吃新节等重大节日中,鱼更是无时不见。

在当地信仰崇拜中,最为独特的是石崇拜。在寨门及风雨桥头,都建有小吊脚楼,内中各自安放有大小各一两块石头,这是当地的“岩菩萨”,在祖先灵位下地板上也放有几块石头,当地称之为“岩爹”“岩妈”。寨内还兴祭火神,也称“扫火星”。传说远古时候苗家有72寨,每寨72户人家,一把火烧了,只剩两寨两家,从此,当地人就对火神敬畏有加。

苗族杨大六的故事至今传颂。清朝咸丰年间的抗暴英雄杨大六,参加张秀眉领导的苗民大起义,为义军主要将领之一。跟随张秀眉征战7年,建立了以台拱、丹江、凯里、清江、施秉、黄平为中心的根据地,曾联合侗族义军进击湘西,连破麻阳、沅州、晃州、黔阳、会同、靖州等地。同治八年(1869年),义军在黄飘歼敌近2万人,取得了黄飘大捷。九年(1870年),义军失利,退守雷公山。十一年(1872年)初,义军在乌鸦坡决战中损失惨重,四月在乌东惨烈的肉搏战中失败,与张秀眉一同被俘,一同就义于长沙,写就苗乡波澜壮阔的历史。

作为旅人路过郎德,或许会有一丝羡慕吧,羡慕这苗乡寨子里的木楼人家,因为你很难享受到这样的由于内心眷念而制造出来的坦然生活。还有更多的沉醉涌上旅人心间吧,沉醉于舞者华丽耀眼的服饰,盛装上有银角、银冠、银花、银片、银锁、银铃、银链,仿佛这里藏有一个丰蕴的银矿。属于长裙苗的郎德,服饰素有“唐代服饰,魏晋遗风”之称,苗女的衣着就是一部史书,服装上绚丽多彩的刺绣和美丽的图案都如来自异域的杰作。

上郎德这座民族村寨博物馆呈现出来的万种风情,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和研究者。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第四十五站凯里站的起点就是郎德上寨,丰富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使得风情郎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