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灿烂的民族文明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3564字

灿烂的民族文明

多民族聚居,是黔东的一大特色,这里居住着苗族、侗族、土家族、水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仡佬族、壮族、瑶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以及家等待确认的民族。这里民风质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高原风情画。

黔东一年中有节日集会数百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抢花炮、唱侗戏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

黔东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所以,黔东就如“歌舞的海洋”。苗族的“飞歌”“游方歌”“古歌”“酒歌”“大歌”等,调式不一,各具韵味;侗族的歌大多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如享誉中外的琵琶歌、侗族“大歌”等,土家族的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曲调丰富,优美绝伦。黔东南的民族舞蹈亦是多姿多彩,有苗族木鼓舞、踩鼓舞和芦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有土家族的摆手舞、肉莲花等,这些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各具特色的服饰、建筑等,亦是黔东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杰作。蜡染、侗锦、刺绣、银饰等独特的工艺品被他们广泛地运用到民族服饰上,五彩斑斓,华丽缤纷。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等黔东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黔东苗族

黔东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5000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至黔、至滇。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船节”等。

黔东地区的苗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等地。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1.农事活动节庆;2.物质交流节庆;3.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4.祭祀性节庆;5.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而在黔东地区,每年的苗年、姊妹节、芦生节等节日,也是各个地区和村寨的盛大庆典,在这样的节日来到苗家,总会领略与平日更不一般的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

黔东地区的苗族,最为著名的就是其服饰的多姿多彩,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因为历史原因,苗族多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民风、民俗、民居保存较好,原生态的黔东地区苗族文化,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而黔东地区的苗家风情,目前也是最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亮点。

黔东土家族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对于土家族的源流,一直以来史学界存在许多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普遍认为,公元前600~400年,是巴人的国土巴子国(今重庆市)最兴旺的时期,但到公元前316年,巴子国却被秦国所灭。巴子国灭亡前后的一段时期,巴人开始从重庆一带往东迁移。从公元1300年开始,这一带的居民逐渐被统称为“土家”。

黔东地区的土家族,主要集中在与重庆、湖南相邻的铜仁市,都在乌江两岸和武陵山脉一带居住,其生活习俗、语言服饰等,基本相似。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尤以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1~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黔东侗族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使用侗语,属汉藏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如果说,在贵州黔东地区的苗族土家族还不能完完全全地表现整个苗族、土家族的民风民俗的话,那在贵州黔东地区的侗族,基本上可以代表了整个侗族的民风民俗,在其他地方能见到的侗族的衣食住行特色,在贵州黔东南和侗仁地区,都可以看到。所以说,来到贵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基本就可以了解侗族的所有民族特点和风情了。而以秀美见长的侗家风情,也是最让外地游客痴迷的。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束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着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