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石阡温泉
所属图书:《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1534字

石阡温泉

“温泉水暖洗凝脂”。在唐代,在北方泱泱帝国之都,只有皇室权贵才能享受的奢侈生活,在黔东北的石阡县,自古都是连寻常百姓也可拥有的日常生活。

石阡县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可称得上六畜兴旺、林茂粮丰的一方水土。石阡资源富集。地热矿泉堪称一绝,素有“泉都”之称。已探明全县热矿泉13处,19个出露点。总流量65升/秒。

在石阡县众多的温泉中,以石阡温泉最为盛名。石阡温泉,又名城南温泉,位于县城南松明山麓,距龙川河右岩马鞍岩30米,高于江面12米。泉水从山麓石隙中间涌出,水温47.5℃,出水量为45.83吨/小时。热气腾腾,水声哗哗,奔泻入江,源泉滚滚,昼夜不舍,冷暖相融,浪涛拍岩,珠飞玉溅,蔚为惊叹。清郡守崔诗有赞曰:“斯泉灵幻极,地喷水如汤。暖沸肤添润,云蒸气自香。人心能去垢,炎世就生凉。独有探奇客,临流歌未央。”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浴后可净肤发,愈风湿疮诸疾。

温泉于人之身体健康,受益匪浅。关于温泉的起源,当地有神话流传。从前,一堪舆家由云南驱赶火龙,行抵石阡,见山水幽美,物产丰富,人民勤劳俭朴,不忍离去,乃将火龙镇于江底,尾在云南,头在石阡,从地下喷出温泉,利民浣浴。堪舆家临终前,嘱将其埋葬于温泉北面小山上丛林间,罩以三层石塔,永镇火龙于其下,为石阡万民世代谋幸福。温泉所临江河,乃有龙底江或龙川河之名。约16世纪前,温泉尚无建筑物覆盖,人井为池,始濯于云蒸日照之中,旧志称为“温泉浴日”。

温泉粗具规模,始于明万历三十年(1606年)冬,由云南人江大鲲任石阡知府所创建,距今393年。自此以来,历代官府百姓几经筹款改扩或重建,终于形成设施完善、规范宏大和集洗浴、游览于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据《贵州通志》载:“大者如盘屋,小者中有石门,环为太极,可供出入,而景象尤奇”“1920年,始建简易女塘,乃有上、中、下三塘及官塘,为官僚绅士所用;中为男民塘,系后来掘地。”有铭碑竖于官塘院中:“泉温可濯,水清可鉴,男女有别,德不逾闲。”碑文书法造诣高,隶书阴刻,明快清晰。

官塘之水。由地蒸蒸日上,由古老石泉中涌出,夹以气泡,如鼎沸然。清河南任元敏诗曰:“滚滚长流似沸汤,松明山下甃方塘。”中塘之水,由塘壁石隙中平流而出,下经女塘泻入江中。清光绪年间,知府赵尔巽兴修水利,曾将泉水引出经石槽直通全街,每10余户设石制蓄水池,以浣洗防火之用,赵离任后,阡民感其德政,建思赵门于街北以纪念。1936年,英国传教士R·A·勃沙特随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经石阡,洗浴于温泉。回国后,在所著《神灵之手》一书中,对石阡温泉浓墨重彩介绍:“石阡城外的断岩外有三个温泉,最上面的那一个虽然小一点,但温度较高,主要供官员享用。中间的供一般人洗澡用,最下面的那一个则为妇女专用,妇女除洗澡之外,还在里面洗衣服。”

1992年7月,石阡温泉重建工程破土动工,1993年底建成长廊、男女大池、小池、茶楼等设施,主体建筑坐东向西。由大门而进,建有长廊、聚景亭、武侯祠、太白祠、斗姆阁、茶楼、石塔、碑群等风景群。与松明山麓、龙川河、温泉大桥浑然一体,是贵州东线旅游的重要景点。随着石阡县城公布为省级文化名城后,石阡温泉群又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通过招商引资,外地客商进行重新开发包装,在原有风貌上,增设桑拿、小池,露天浴等场所,并新建了温泉宾馆,将疗养、休闲、娱乐功能融为一体。

如今,泡温泉不但已经成为石阡本地人日常的休闲方式,也成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与这座小城亲近的一种最佳方式了。来到这里,缓缓将身体浸入水中,暖暖柔柔的感觉瞬间将整个人包裹起来。正像温泉正门外的几个字描述的那样:涤虑,洗心。在泉水的抚慰下,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让这一池温柔,将所有烦恼,轻轻抚平,缓缓涤清。

贵州旅游文史精编·东部卷(铜仁 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