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袁如凯、袁思世家
所属图书:《高门大户——明清贵阳世家》 出版日期:2014-07-01文章字数:4998字

袁如凯、袁思世家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贵州艺坛上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星——袁思。他以卓异的书画才华独步黔中,名噪京华,饮誉东瀛,成为贵州首屈一指的艺术通才。然而天不假年,正当他艺术成就达到高峰之时,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使他赍志以没……

修文,地处黔中腹地,万山丛中。明初,为军事需要,中央王朝在古驿道龙场驿段设立敷勇卫。之后奢香开龙场九驿以通水西(鸭池河以西地区),沟通了贵州与云南、四川的交通。正德三年(一五〇八),谪戌黔中的王阳明在龙场创立“心学”,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王学”弟子。清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清王朝撤卫改县,更名“修文”。这一地名的改变,标志着国家由乱到治、弃武从文、重视教化的开始。

封建科举时代,进士、举人的多寡是一个地区文教优劣的象征。明代贵州建省以来,统治者把教育作为基本国策,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从而催生了修文这个文化名城。在功名仕途的驱使下,修文士人“幼而学之,壮而行之”,以“学而优则仕”为生存法则,视荣登仕途、扬名显亲为人生理想,他们面壁苦读,殚精竭虑,在科举场上穷尽一生之精力,虽历经百千挫折而不气馁。自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苏国澜中进士后,在清代的二百六十七年间,修文有二十七人中进士,名列黔中第四位。

当人们将视线投向修文的二十七名进士时,发现袁如凯一家有四人名列其中,犹如鸡中之鹤,令人瞩目。然而袁家最为著名、最能光耀门楣者不在这四名进士之列,却是家中的举人袁思

袁思109111画像

袁氏祖籍四川,清初迁至贵阳,后在修文县置业居住。据《贵州通志·人物志》所载:袁国珍(袁思的祖父)“幼孤露,事继母刘氏以孝闻。刘卒,庐墓终丧”。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袁国珍在幼年时,双亲先后逝世,感于继母的养育之恩,他恪尽孝道,养老送终。袁国珍平生善骑射,能驰马,能射中十步外的金钱。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袁国珍中武举人,曾入营效力。由于个性鲜明,与上官意见相左,最终辞官而去。

袁国珍之子袁如凯,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进士。进入仕途后,袁如凯任广西怀集县知县。在怀集的十年中,他以勤于政事,亲民爱民为职志。其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善于与民众打交道,加之清正廉洁,致使治地秩序井然,百姓和乐。

袁如凯有九个儿子,他们的健康成长成为当父亲最大的心病。为了教育好子女,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袁如凯倾尽了心力。他首先在家中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用以培养儿女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树立他们发愤为雄、问鼎功名的人生理想。儿子们对父亲的苦心亦十分理解,于是相互砥砺,奋发图强,经过一次次科举场上的拼搏,思干、思韩、韵春先后考中进士,花畲、思亦相继中举。尤其是思工诗能文,精于书画,被人视为同治、光绪年间贵州首屈一指的书画家。

袁思,字锡臣,号稚岩,别号双印斋主人、清樗散人,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诞生于修文。袁思一生科场不利,屡次败北。同治八年(一八六九),袁思乡试中举,时年三十三。之后的两次会试,他均以失败告终。

袁思110112墨迹

由于文场失意,袁思颇有“断肠莫还乡”之感,于是在京城住了下来。在京期间,他喜欢与那些在艺术领域有成就的人士交往,饮酒谈文,品茗论艺,交换心得,相得益彰。正因为他在书法上的深厚造诣,其名声不胫而走,求楹联碑榜者遍及海内,从而成为京城名重一时的书法大家。

客居北京期间,恰逢礼部考试,为了改变命运,袁思前往应试,考取内阁中书一职。在此期间,他因参与修纂玉牒(玉牒:皇族的谱牒;族谱)有功,授以知府加盐运使衔,分发广西补用。鉴于授职前依此待选补缺的惯例,袁思返回贵阳听候任命,因与四川总督丁宝桢、河南巡抚鹿传霖有旧交情,袁思一度游蜀、游豫。后来他又北上京师参加考试,再次以失败告终,失望之余,游历吴越之间,纵情于山水之际,吟月啸月,自得其乐。祖国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无疑对袁思的艺术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其更上层楼,艺术境界更加广阔。

恰逢此时,其兄花畲被任命为广西的州牧(州长)。按照封建官场惯例:父子兄弟不能在同一省份任职,若袁思入桂赴任,则袁花畲必须按规定回避,到广东任职。考虑到广东地势低下,气候潮湿绝,加之哥哥身体羸弱,袁思只好打消去广西的念头,静候朝廷重新任命。

袁思111113书法

在贵阳期间,袁思成天呆在家中吟诗作画,生活甚是惬意。一天,他漫步街头,突然与挚友罗文彬邂逅相逢。寒暄之余,罗文彬告诉他,现在自己主持阳明祠的重修工程,百事缠身,责任重大。听说袁思返回贵阳,便立即前来拜访。问及拜访的原因,罗文彬告诉袁思:由于阳明祠多年失修,房屋破烂,寺墙倾圮,惨不忍睹。经四川总督丁宝桢、后补道唐炯倡议重修阳明祠。丁为此捐银三千两,唐捐二千八百余两,他们委托自己主持修建阳明祠工程。为不负丁、唐二人的重托,罗文彬一面筹款,一面物色工程中的装潢人才。听说袁思返家,不禁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慌忙前来拜访,正式邀请其参与祠中的绘画、书法和碑刻工作。

重修阳明祠是培植家乡文物的公益大事,亦是丁宝桢和唐炯两位黔中名人关心家乡风物的善举。丁、唐二人在袁思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他感到义不容辞,慨然应诺。

袁思对扶风山上和阳明祠有着一段温馨的感情。儿时,他常随父兄登临扶风山,父亲曾为“秀峰骨立,石骨盘旋”的扶风山撰写过《螺峰赋序》,序中“螺峰在会城之东,秀削天成,东山(即栖霞山)障其南,相宝(亦名照壁山)障其北,为黔之第一峰,人物之杰出者系也”。父亲这段话不仅描绘了扶风山形象和地理环境,而且点出了它的人文关系……

袁思112114书法印章

父亲逝世后,袁思忙于科举,很少登临扶风山。在其印象中:昔日的阳明祠,“复廊涌翠,飞阁流丹,如天际瑯嬛,列岫拱而相向”,“林壑湾环,实一郡人文之美”。而登上扶风山上的清淑亭,景色更美:只见远山重重叠叠,一直延伸到“云深不知处”;俯瞰贵阳城,犹如盆地中的一座微型景观,一条条纵横的街道将青灰色的房屋群划成一块块街区,那些活动在大街小巷中的人们如同蚂蚁似的微小可辨。城中的南明河从西向南蜿蜒流去,犹如仙女挥洒的飘带,曲折多姿。然后他们游目一一移向东门的文昌阁、北门的灵官阁、南明河上的甲秀楼……每当回想往日的情景,袁思上浮起了笑容。如今重修阳明祠,使其重现昔日风姿,正是其夙愿,亦是展现自己绘画书法才华的绝佳机会。对其而言,这不仅是保护家邦文物的公益大事,而且是为丁宝桢、唐炯两位友人完成夙愿的最好方式。面对罗文彬的邀请,袁思慨然允诺,随后全身心地投入到阳明祠的修复工程中去……

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开工至光绪六年(一八八〇),在罗文彬和袁思的通力合作下,历时近五年的阳明祠圆满竣工,以典雅秀美的新姿展现在贵阳民众眼前。当人们走进阳明祠大门,拾级而上,满眼是飞甍青瓦的亭台楼阁。祠中心高处是奎阁,那是祭祀魁星之所;左边是尹公祠,系纪念东汉贵州教育家尹珍的祠堂。阳明祠过去以尹珍配祀,后来罗文彬、袁思在扩建阳明祠时,将尹珍的灵位移往惜字院。从奎阁向右前行,沿着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石径、石阶,经过幽静宁谧的庭院,转朱阁,穿绮户,游目所至,映入眼帘的是房前屋后的松、柏、桂、桐、银杏等大树及青翠欲滴的竹子,它们有的活了上千年,有的也有数百年,这给阳明祠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韵味。进入阳明祠享堂,眼前是阳明先生的汉白玉石像,两旁立着罗文彬、袁思撰写的碑文、阳明先生的石刻衣冠浮雕像,以及日本国东宫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的石刻诗文。享堂外间廊壁上嵌着阳明先生的手迹及清代名人袁枚(乾隆间文学家)、翁方纲(乾隆间大臣)、成亲王(乾隆军机大臣)、洪亮吉、阮元(乾嘉年间汉学大师)、何绍基(清代三大书法家之一)、丁宝桢、唐炯、黄彭年、郑珍、莫友芝、莫庭芝、李经羲(李鸿章之子、云贵总督)、罗文彬、袁思等人题咏的墨迹。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历史的名人殿堂,那壁上的墨迹石刻,无疑会给你带来美的享受。

光绪十年(一八七六),袁花畲在桂病逝,遵朝廷之旨,袁思于次年赴桂任职,入广西巡抚李秉衡龙州幕随营办事。时值中法战争时期,国家处于危难之时,由于袁思办事精明周详,善于深思熟虑,加之工作勤恳,极少差错,因此深得李秉衡信任。

恰逢此时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百务并举、急需人才,闻知袁思贤能,立即将其调至广州。袁思赴粤后,每日处理繁重的公务,晚上还要拟定文书,有时还随张出巡海防。由于殚精竭虑,从无闲暇,常感心力交瘁,体力难支。由于积劳成疾,病情加剧,袁思于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十一月二十五日逝世,时年五十一。

袁思的成就不在仕途,而在艺坛上。他能文工诗,擅长书画,“其他丝竹音律之属,靡不精妙”。袁思早年酷爱陶渊明的诗,曾手抄陶诗数遍,由于自己文场失意,颇能领悟陶渊明的心境、情趣及诗中的意旨。中年之后,袁思的诗作稍有雕饰,略近晚唐诗风。其著有《双印斋诗稿》。读者从《风岩受阻二日忆京中旧事五古一篇》,可窥其鄙视官场群小的丑恶面孔及高洁的节操。诗曰:

袁思的书法,最为人称道。他书精行草和正书,小楷尤优美。当时书苑风气崇尚北碑,然而袁思却偏爱晋唐法帖。早年他的书作大都以秀美取胜,后潜心钻研欧阳询,得其神韵,字体益见有力,气韵不凡。

袁思的书作较多,民国期间不少读书人家还珍藏着他的墨宝。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为的破坏,至今很少看到他的墨迹遗韵。笔者幼年时登栖霞岭游东山寺时,曾被寺旁的摩崖石刻“栖霞岭”三字所吸引,见书家署名,知是袁思

袁思画艺精湛,尤以花卉见长,画面设色淡雅,妙趣天成。人谓其风格酷似清初花卉大家恽南田,然而细观之下,你会发现袁思于清丽之中显现出个性本色。

著名的文学家、外交家黎庶昌(遵义籍)在《莼斋偶笔》曾记录了一段轶事:光绪年间,黎庶昌出任驻日公使,贵阳诗人陈矩(陈灿、陈田之弟)作为随员与其赴日。行前陈矩曾携带袁思的四小幅花卉画作前往。黎庶昌曾对这几幅花卉图评价为:“清丽韶美,颇似妇人女子所为,与其书不类(相似)”。有一次,黎庶昌为了招待日本政治要人,特向陈矩借来这四幅花卉画补壁(悬挂壁间)。令其惊诧的是,墙上的花卉画被日本的小松亲王及诸大臣赞美不迭。

袁思喜在花卉图旁题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美感洋溢。如其画荷花,题云:“风风雨雨三十六,横塘西畔采莲归。”又如画竹桃,题云:“春雨故霏霏,南国蝴蝶飞,紫云低护处,翠袖影依稀。”画金银花,题云:“紫珮贴芳,拟包山意。”由此可见,人谓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非溢美之词。

袁思之后,袁氏家族犹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在时代的风雨中荣载浮载沉。据陈必大先生《欲辨真义已亡言——纪念我的父亲》所载:袁思侄子袁照藜,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戊子科举人,历官内阁中书、候补道员。照藜之子袁祚廙,清末任营口道台,有三子:长子袁永熙,其妻陈琏系蒋介石“文胆”陈布雷之女。新中国成立后,袁永熙一度任清华大学党委第一书记;次子袁永辉和三子袁永宝,早年参加共产党,后来在党内政治清洗中或诬陷为“潜伏特务”,惨遭杀害;或因意外暴露身份,而厄运不断……

袁祚廙的两个女儿十分出色:大女永嘉,大学毕业后与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叶公超(后来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共结连理,次女永懿,大学毕业后与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孙国华结为琴瑟之好……

附录袁氏功名表:

袁国珍,系乾隆癸卯(一七八三年)科武举人,官守备。

袁如凯,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进士,官广西怀集县知县。

袁思韩: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甲辰科进士,官江西万安知县。

袁思干: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戊辰科进士,官湖南沅江知县。

袁韵春: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甲戌科进士,官四川知县。

袁花畲:同治年间举人,官广西知县。

袁思: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庚午科举人,官内阁中书、叙功授知府加盐运使衔。

袁照藜: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戊子科举人,历官内阁中书、候补道员。

袁祚廙:照藜子,官营口道台。

【回帖选登】

卢慧彬:

新浪网友:

高门大户——明清贵阳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