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高廷瑶世家
所属图书:《高门大户——明清贵阳世家》 出版日期:2014-07-01文章字数:5250字

高廷瑶世家

高廷瑶

昔日贵阳民间流传着“高家的谷子,唐家的顶子,华家的银子”的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贵阳三大世家各自的优势。那就是高家官僚地主,田粮大户;唐家官高权重,顶子(朝冠饰物)耀眼;华家工商巨子,富甲黔中。

高家先世系“江西吉安庐陵县竹牌人士”,明初入黔,落籍贵阳北衙,从事屯垦。在之后的四百年间,其家族以农为本,并在定番(今惠水)长顺等处扩置田产。清代乾隆后期,随着贵州经济的发展,高氏顺应历史潮流,将目光投向科举,以高廷瑶中举入仕为起点,逐步成为封建官僚兼地主的大家族。高氏定居贵阳后,在文笔街(旧称“大坝子”)修建大宅。经过几代的经营,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封建官僚地主的大公馆、大花园。

高公馆占地约十余万平方尺,是一所四进四院的封建大宅,内有大小厅房六十余间,兼之种植的花草林木,铺地的青石板,显得雅致气派,雄伟壮观。大门内楣高挂金底黑字的“解元”匾牌,下衬两块同色“文魁”匾牌,凸显其科举立家的气场。在来往的行人中,这里是贵阳的豪门大户——文笔街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高廷瑶,字雪庐,又字青书,贵阳府贵筑县洪边里北衙(今贵阳市乌当区新天寨北衙)人。其父高大授,是当地有名的善人,母亲宋氏,亦被人们视为善于持家教子的贤妻良母。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高廷瑶从小养成了行善助人的品性,兼之自己喜读圣贤之书,从中慢慢领悟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含意,从而铸就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抱负。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高廷瑶中解元(第一名举人)。对一个普通的乡绅家庭来说,中举无疑是天大的喜事,是高家祖宗积善积德所致。然而对高廷瑶来说,自己的理想不仅于此——这仅是自己博取功名、扬名显亲的起步。为此,他焚膏继晷,面壁苦读。然而遗憾的是,他四赴京师参加会试,始终与金榜无缘……

高家有田产在定番(今惠水县),高廷瑶常来往于该地,因此认识不少定番、广顺(今长顺县广顺区)人。定番、广顺是黔南著名的产粮区,有贵阳“粮仓”之称。由于科场失意,苦闷彷徨,他常常踯躅于广顺的田间地头,想到自己多年来一直沉溺于功名之中,却碌碌无为,既苦了自己又累及家人,不禁为之黯然。一天,当他望着家门前的田畴时,突然灵光乍现,夕阳下的禾稻仿佛变成了黄金的海洋,金光闪耀,令人眩目。他呆呆望着,若有所悟,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就在脚下,就在眼前的田间地头中。他想:如果长此以往,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书生,不如立足大地,用心经营,做一个富甲一方的田粮大户……

嘉庆五年(一八〇〇),为响应兴义布依族民众反抗官府暴政的起义,定番、广顺青苗纷纷起事。消息传到贵阳,省城官员坐卧不安,如临大敌。在这些官员心中,如果定番、广顺失守,贵阳的生命线就被切断,成了坐以待毙的孤城。为了安定产粮区,保证贵阳的粮食供给,鉴于高家在该地有田产,官府征召高廷瑶随军剿抚。出于自身财产的考量,高廷瑶积极投身于这场剿抚行动中。动乱平定之后,朝廷论功行赏,高廷瑶因功赏六品顶戴。

嘉庆六年(一八〇一),高廷瑶进京参加吏部考试,以“大挑一等”,分发安徽以通判用。按清制:举人三次会试(考进士)不中者,可以挑取一等的任命为知县,二等的为教谕(县学官)。这就是所谓的“大挑”。

高廷瑶先后任安徽庐州、凤阳通判,继而擢升凤阳同知、广西平乐知府。在安徽任职十年,高廷瑶勤于政事,办事认真,处理民事、刑事案件无数,平反疑难冤案多宗,因此深得上官信赖,赢得民众好评。

高廷瑶虽有“折狱高手”之誉,然而他并不以此虚名为荣。对其而言,勤于政事、清廉自守是自己的本份,德行操守则是其生命。有一年,一个叫龙头桥的小地方发生了命案,高廷瑶亲往调查。到该地后,他发现街上张贴着“官清民安”的标语,于是幽默地问身边小吏:本官初来乍到,百姓怎知我“清”?又有何“恩”可感?说到“民安”,更是笑话。这里出了杀人案件,说明治安不好,“民何以安”?说后,他命令小吏将街上的标语撕掉。案子办定后,高廷瑶被带入一所古刹,内设宴席,十分丰盛。问后才知是为其准备的宴席,他顿时感到人格受到侮辱,便对陪行的小吏说道:龙头桥仅五百余户,把他们的血汗钱用来“供官”吃喝和“以饱私囊”,难道你们心安吗?你们这样做,是叫本官剥削百姓,这个酒席我不能吃!说后,他下令将“里胥笞之四十”。

嘉庆七年(一八〇二)十二月,安徽宿州以王潮名为首的白莲教民众造反,袭击并攻占宿州城,戕杀官吏,抢掠商铺、焚烧街道,给州城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动乱刚刚平定,巡抚衙门特委派高廷瑶前往代理宿州政事,又令其征收本年度百姓应交纳的四万两白银的钱粮税。高廷瑶对比非常反感,认为百姓已经困苦到了极点,如若再横征暴敛,无疑将逼他们铤而走险,暴动造反。为此,他为民请命,向巡抚慷慨陈词,再三表明:百姓不是不肯交纳钱粮,只是因为“宿州春夏遭水,继以兵乱,(民众)逃亡不能耕作,今虽逃者渐归,而已失时,补种不足,当奏请豁免,不则缓征,以纾民力。”见巡抚大人仍然犹豫不决,他进而言之:“与其追呼无益,毋宁广施恩泽。”高廷瑶声如洪钟,正气凛人,言之有据,析理清晰,加之其恤民保民的高尚情怀,使巡抚为之动容,钦佩不已。为防止动乱再次发生,巡抚立即奏请朝廷,免除宿州钱粮。不久,朝廷下诏免征。

动乱导致昔日商铺林立、街市热闹的宿州城内残垣颓壁,一片焦土。看到居民缺吃少穿、无处栖身十分可怜的情景,高廷瑶心中十分难受。作为宿州的父母官,他感到自己有责任解除民众的困境。为此,他亲往抚慰,送给居民口粮,给他们盖棚居住。在查核每家的人口后,他又对灾民的安置经费等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调查与核算,估计尚需五千余两白银,于是他命下属如实上报。几位幕客乘机劝说他多申报一些款项,挪为他用。高廷瑶听后,大不以为然,他正言厉色地说道:“吾百姓疮痍未起,即实心实政犹恐不逮,更因以为利,何以上告君父,下对黎庶也?”其爱民恤民的情怀,清廉正派的作风,使幕客面有赧色,顿生敬意。

在宿州任上,一天夜晚,高廷瑶独坐书斋,突然外边传来白莲教军逼近的消息,城外的居民闻讯后,在夜幕的掩护下仓皇出逃,哭喊声震耳欲聋,令人胆寒。消息迅速传遍城内的大街小巷。居民惊惧不已,预料即将有大灾难降临。高廷瑶见状,知是奸人兴风作浪,制造混乱,企图浑水摸鱼。于是他招集下属,镇定地说道:“好巡(逻防)守,吾卧耳。”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四境寂然”,原来是一场虚惊。从这件事上,可看出高廷瑶处乱不惊,见识超人。

徽州乃安徽历史名城,以产纸、墨、砚而闻名于世。然而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下,徽州及属下的休宁地区民众的生活十分困苦,城镇的边缘布满了棚户区。嘉庆十三年(一八〇八),谣传徽州地区“棚户结连匪徒,聚众称乱”。清廷为防患于未然,立即命文武大员率兵察访此事。安徽巡抚不敢怠慢,下令徽州府派兵四百协助剿捕。

高廷瑶知道这是坏人作祟,陷害无辜棚户,于是向巡抚请求驻兵县城。当是时,由于担心官军镇压,棚户纷纷逃往山中。为弄清缘由,高廷瑶单骑驰往山中,查清实情,并与棚户商讨遣散回籍的办法。鉴于省内棚户高达二十万,如果同时驱遣棚民,誓必酿成动乱。经过深思熟虑,他向上司提出十二年内分批遣散回家的解决方案。之后,安徽巡抚将此方案上奏朝廷,最终成为了定例。这样一来,既变通执行了上司的指令,又保护了棚户。高廷瑶任凤阳同知不久,升任广西平乐府知府。

在安徽百姓心中,高廷瑶是一位亲民、爱民、恤民、保民的好官。他调任后,民众仍然对其德政念念不忘。十余年过后,每当安徽人见到贵州人时,执礼之余,向其询问高廷瑶的饮食起居,以示关怀和敬意。

自古官场多凶险,高廷瑶在广西平乐任职时,突因安徽旧案处理不当而降级离任。闻知消息后,两广总督蒋某知高廷瑶廉洁能干,可资大用,便特奏请朝廷恢复其原职,调广东任用。到广东后,高廷瑶历任肇庆、广州知府,署肇罗道。由于明理守法、清廉公正,办案认真,勤于调查,注重证据,平反冤狱,与过去那些贪官、昏官截然不同,百姓对之深为爱戴。正因为如此,高廷瑶所至之处,吏畏民怀,上司对其十分倚重,视为国士。

在广州任上,正值东莞发生匪患,村民不堪其扰,纷纷前往惠州告急。巡抚令高廷瑶带兵清剿。高廷瑶驻军县城,在大街张贴告示,责令居民合力擒贼,勿使其混迹。又促县令重赏擒拿为首者。有人对此大为不满,指责高廷瑶手软。高廷瑶反驳道:“贼闻官军来,已远扬;如君言是,必按户搜索矣。夫良民以畏贼,故求救于有司,有司复不为剪除,而更累民,是不死于贼而死于官也!”之后,随着社会秩序的渐趋好转,他力请撤兵。过了几天,形势逆转,为首的“林狗尾等九十余人悉就擒”。在处理胁从者的问题上,高廷瑶均以“解散无论”。这样的处理方法,赢得了民众的拥护。粤东人对此评价甚高,认为高廷瑶在广西平乐平冤狱,“活人多矣”,他来到粤东,是当地百姓的大幸。

道光七年(一八二七),高廷瑶因病辞职还乡。返回贵阳后,他广置田地之余,不忘建义塾,育人才。为解决贫困学子食宿之苦,他每年为学子提供束修数十石(粮食);对那些鳏夫寡妇孤儿伤残的族人,他尤为关心,“日给酒肉,月给粮米,养赡之,至衣食棺椁,悉为备,使无顾虑”。

高廷瑶从政近三十年,多年担任知府,还当过广东最富裕的广州知府。虽然他为官清正,但他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他的薪俸大多用在家乡产粮区定番县和贵筑县北衙两地购置田产上。据史料记载,经过高家几代人的经营,到了清末,仅北衙十三寨年收租谷就有两千多担,约二三十万斤。“高家谷子”之称即由此而来。

高廷瑶有四子,大儿二儿早逝。三子高以廉,四子高以庄。

贵州咸同贵州农民族起义期间,高以廉,高以庄兄弟卷入了阶级搏杀中,出于阶级本能和维护家庭利益,他们变卖家产以供军需,在省城贵阳兴办民团,筹办城守,建碉积粟,维护地方社会治安,与进围省城的义军相抗衡……

然而高以廉乐善好施,有乃父遗风。据史料所载:黔乱时期,凡颠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者,“争走其门,公(以廉)衣之食之,病者医药之,死则殡葬之,不足则多方称贷以应,必求达其心之所安而后已”。高以廉曾对朋友表明自己人生理想,说:“君子居上,则道济天下;居下,则善及一方。”动乱平定后,高以廉因功补道员,加布政使衔。

高以庄早年就读于省城贵山书院,有“才子”之名,被清代名儒、贵州巡抚贺长龄所器重。咸同年间,高以庄与兄以廉在贵阳办团练,因征剿农民起义有功而升任知县,后转战陕西、四川,围剿过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军。在陕西云阳任职期间,他“锄强暴,去猾蠧胥吏,案无停牍;重修云安书院”,支持地方文教;开仓设粥厂,救济饥民;设置医药局,为民治病。颇有政声,深得百姓爱戴。

高以庄之子高培谷,字怡楼,弱冠入县学,因战乱乡试停考,不能走科举之路,乃致力于经世之学,后纳资捐官,以知县分发四川,历任南充、绵竹、大邑、巴县知县,所到之处,事必躬亲,兴学劝农,长于治“盗”,又善治狱,因此被川督丁宝桢誉为“循吏第一”。

光绪五年(一八七九),高培谷补资州,见当地文教不兴,立即拿出俸禄,并倡导士绅捐资助学,创立艺风书院,聘请名师任教。为扩展学子的视野,他广储书籍,资助贫寒士人。与此同时,他裁除官场陋规陋习,严禁社会不良风气;增办育婴堂,创立牛痘局、医局,声名由此大振,川东、川西尽传“高资州”之名。

值得一提的是,高培谷就任资州的第二年,为培养人才,专程赴成都尊经学院聘请杨锐(戊戌六君子之一)到资州襄办教育。杨锐慧眼识人,在艺风书院发现了文才出众十七岁学子骆成骧,于是向高培谷推荐。高培谷阅过骆成骧的文章,果然文思敏捷,识见不俗,于是将其试卷列为第一。之后,他又送骆成骧到成都尊经学院深造。骆成骧不负所望,潜心攻读,修成正果,于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大魁天下,成为清代四川惟一文状元。

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高培谷病逝,享年六十。著名学者俞樾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官“所至民乐,所去民思,有非才吏所可及,此其所以为循吏(明理守法的官吏)欤!”骆成骧曾《代资州五县绅士为故州前牧高培谷建专祠呈》文,盛赞高培谷在资州的文教建设,“闻风兴起者数千百人,朴塞之风,为之丕变,资州地方教育,渐声扬巴蜀……”恳请朝廷为其建专祠以彰事功。

民国三年(一九二四),资州绅耆骆成骧等呈文,由四川巡按使陈廷杰呈请,奉大总统袁世凯令,将高培谷事功宣付清史馆立传。

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的高家大宅已不复存在,“高家的谷子”亦成为陈年旧话。然而,当人们缅怀过去,仍可从高廷瑶子孙三代的立身处世、乐善好施的人格魅力中得到启示。他们为政以廉,治民以爱的良吏作风,我们仍可从中获取教益……

附录高氏功名表:

高廷瑶: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丙午科举人,官至广州知府。

高以廉:官至补用道,加布政使衔。

高以庄:官四川云阳、合江知县,加同知衔。

高培谷:官至四川资州知州。

【回帖选登】

王士一:

新浪网友:

高门大户——明清贵阳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