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周起渭、周钟瑄世家
所属图书:《高门大户——明清贵阳世家》 出版日期:2014-07-01文章字数:5212字

周起渭、周钟瑄世家

周起渭

清代大诗人周起渭(字渔璜)的故乡贵阳青岩骑龙,是一个群山环抱、翠林碧水的地方。从贵阳出发,经花溪、青岩,过黔陶、赵司,一小时后就到了骑龙寨。

穿过山村的小路,来到周起渭的故居,几间农舍,普通平常,看不出昔日的荣华富贵,然而整齐的条石宅基,仿佛告诉人们这里昔日有过的辉煌。自古以来,历史就是这样无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正如辛弃疾在《京口北固楼怀古》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千古佳句,将“江山依旧,人世沧桑”的人生哲理更加具体化。

从周起渭的旧居前行约半公里路,就到了他童年就读的“桐野书屋”。书屋傍着青青的石谱山麓,山前环绕着碧绿的小河。桥上架着石桥,上有一块“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二月初八日立”的“龙山碑记”。由此可见,这块“龙山碑记”的石碑,是周起渭逝世六十四年后所立。儿时的周起渭读书时这里只有一座木板浮桥,想来他是踏着木浮桥而进入桐野书屋的。石谱山上原有龙标寺,早年香火鼎盛,香客不断。如今残垣断壁,荒草藤蔓,令人看后感伤不已。据当地人说,桐野书屋在“文革”前仅存几间破屋,还办过小学,如今的桐野书屋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修的。

桐野书屋为穿斗式,是山顶二重檐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占地约三百平方米,由三间开重檐的山顶正房,三间开穿斗式是山顶右厢房、观景亭和石铺院坝所组成。步入院前的观景亭,可以凭栏观赏着山野的景致。远山含黛,近山滴翠,骑龙寨遥遥在望。一条小河从远处蜿蜒而来,穿过石谱桥,流向远方。在阳光的映照下,小河波光粼粼,几只白鸭在水中嬉戏游曳,荡起层层涟漪。河岸上柳丝轻飏,两个牧牛童子骑在牛背上哼着山歌。不远的田畴稻浪飘香,不时惊起几只扑棱棱的秧鸡,接着又飞落到不远处的稻田中。此情此景,令人赏心悦目,情性怡然。正是这种自然之美,触动了童年周起渭的灵性与潜质,陶冶了他的情怀节操,使他从中获取诗意与美感。

桐野书屋是周氏家族教育儿孙的处所。当年这里书声琅琅,声声入耳;屋外雨声、鸟声、蝉声、蛙声、蟋蟀声此起彼伏,伴着儿时的周起渭度过了一个个春花秋月、杜鹃白雪。

周起渭的先祖本是江西庐陵人,于明洪武年间随军入黔,因军功被封为白纳长官司长官,世代相袭。自清初推行“改土归流”之后,周氏权势随之削弱,具体是什么时候迁到青岩骑龙寨来的,我们无从知晓。

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周起渭在骑龙寨诞生。据史册所载:周起渭自幼聪慧,在父亲的严格课读下完成启蒙教育,十四岁作《灯花诗》,在士林中传诵一时。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周起渭中乡试“解元”,七年后再试文场,考中进士。

周起渭进入仕途后,先后任翰林院检讨、侍读、侍讲学士、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和詹事府詹事,并受命为钦差大臣,奉旨祭祀过禹陵和明太祖陵、巡阅江浙两省驻军。

周起渭当年名噪京华时,仍虚心地师事文坛泰斗王士祯和朱彝尊,并与名流田雯、查慎行、查嗣瑮、宋荦等时相往来,谈文论艺,相互砥砺。因其才华卓越、道德高尚,被时流推崇为“力持风雅,领导群彦”的文坛领袖。

周起渭一生中提携和选拔了不少贤才,如浙江乡试“亚元”方婺如,其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诗文家,与方苞、方舟齐名,时称“三方”。周起渭唯才是举的官风,颇为浙中人士赞许。

周起渭为康熙年间诗歌大家,擅长山水纪游之作。人谓其诗作继承了王士祯的“神韵”之说,讲究画境的清丽秀逸和诗意幽远淳和的理想境界,艺术性极高。然而周诗中也不乏具有深刻现实意义以古喻今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周起渭的诗歌风格对清末贵州诗人郑珍、莫友芝及陈田影响甚大。他们都视周起渭为清初黔中诗界的先驱而尊崇。咸同年间,莫友芝对周渔璜的诗歌有以下的评价。其诗云:

莫友芝认为周起渭是继朱彝尊和王士祯之后崛起的诗坛骄子,并对这位生长在“天末”的贵州诗人孤身与京华名家互竞雄长的豪情十分钦佩。诗中的“明祖华严铣,苏亭赤壁风”,是指周起渭的咏史诗《万寿寺大钟歌》和感怀诗《赤壁避风登苏公亭放歌》。前者通过北京万寿寺(今觉生寺)的永乐大钟的铸造原委,引出了明成祖朱棣为了夺取皇位而骨肉相残的史实,以及其后皇族步其后踵争夺权力而酿成的苦果,造成了帝王子孙无处所”的悲剧,从而揭露,血溅长陵一抔士了封建统治者凶残暴虐的本性;后者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着笔,叙说宋代文学大家苏轼贬谪黄州的不幸遭遇,认为其贬谪在政治上是不幸的,但在艺术创作上却是坏事变好事。正是由于奸佞的迫害,才使苏轼成了黄州赤壁的“风月主”,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前后《赤壁赋》。

周起渭对中华文化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在京都翰林院时参与编纂的《康熙字典》。这部文字学的巨著传世已有三百多年,世代读书人都视为瑰宝,并从中得益。

周起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住在北京,虽然身在京城却心系故乡。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他病危时,便向老父留下遗愿:一是将自己在北京樱桃胡同的住宅捐献为“贵州会馆”,为来京的黔中人士提供憩息之所;二是献出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嘱托家人重修桐野书屋,让骑龙寨的农家子弟读书上进;三是要求父亲和弟弟修建一座骑龙到青岩马路之间的高车桥,以利山乡与城镇的交通;四是希望家人在骑龙设立义仓,以便灾年时救济家乡父老。这种心系桑梓体恤民困的高尚情怀,真令人感动不已。

周起渭的族叔周钟瑄,康熙十年(一六七一)诞生于骑龙寨中。早年丧母失父,就养于叔父,从堂兄读书,弱冠(男子二十岁)即有文名。贵州巡抚卫既齐、督学道华志章皆奇其文,于是拔置省城贵阳府学深造。

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四),周钟瑄中举,次年北上京都,再试文场,结果会试败北。返乡后,周钟飏闭门苦读,研习经史。为前途考虑,他北上谋生,先后入山西督学高其倬、江南督学张志尹与顺天督学周起渭幕府,从事校阅文稿工作。其才高学博,识见宏远,所交名儒硕学,无不为之赞赏。

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周钟瑄补官出任福建邵武知县。在任期间,他注重地方文物景观之建设,捐银购买民房与空地扩建文庙,修葺宋代名臣李纲的祠堂;废除旧弊陋规,颇受民众赞许。

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清军攻占台湾,基于台湾经济落后、许多地方没有政权机构、大片的地区还未开发和岛上住着以高山族为主的原住民的考量,朝廷于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选拔了一批有经验的官员赴台进行政权建设,周钟瑄奉调台湾任诸罗知县。

诸罗县治原设在诸罗山下的里兴堡,后移至嘉义(今嘉义市)。该县地僻人稀,既无城郭,亦无衙署,新任知县办公的地方仅是三间破屋,居民也不过三十户。上任之初,周钟瑄看到辖境荒凉原始的景象,有所感触,决心建设一个新诸罗。经过深谋远虑和仔细的计划后,他带领官民顶着烈日,“建学宫,修城隍,筑木城”,在昔日荆棘遍地、杂草丛生的地方矗立起一座新城。新城初具规模后,棘手问题又摆在他的面前。

诸罗是新开辟的县治,辖区十八社皆高山族同胞。这里文教不兴,生产落后,治民以种植粟米或捕鹿为生。经过多方调查,周钟瑄得知前任官员对这些生活贫困的民众不仅不关怀,相反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每年治民除正供朝廷的六万五千石粮食外,各社还须缴纳课银一百二十两至六百两不等。而通事(翻译)及胥吏还要在这些可怜的民众中抹油剥削,逼得治民难以生存。为了使治民安居乐业,周钟瑄悉摒陋规,通令全县官民,只取正供上缴国库,加一成损耗作县衙公费,其余不准妄取。为严正法纪,他勒石立于县衙,永为定例。

作为父母官,周钟瑄对诸罗经济落后深为关切,经过仔细分析,他认为高山族民众生产方式过于原始,对开垦土地毫无认识,更不懂得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为此,他教导民众耕作,发给其耕牛、农具、种子,带领他们“辟阡陌,广田畴,开沟渠,筑塘堰”。数年之后,昔日的荒地都成了良田沃土。农业发展了,民众的生活亦逐步改善,无人不对周钟瑄感恩戴德,颂其善政。

民众的温饱有了改善,周钟瑄又将目光移向教化上。为此,他在乡间设立义学,延师课读,教高山族同胞学习官话,挑选俊秀之才入学就读。在他的关怀下,诸罗文教渐渐兴起。

周钟瑄深悟“远人不服,则宣文德以来之”的深刻内涵。作为一个地方官,他把辖区内的民族团结作为治政的要务,认为与其以武力征服,不如施以怀柔;要增进民族的了解,首先要搞好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关系。

地处诸罗县城北边的大古柏山区,是一个地僻路遥、山深林箐、面临大海的地方,自古以来,这里聚居着高山族同胞,由于交通不便,少与外界接触,因此他们过着“民不火食,以草蒙首,以麂皮蔽身,无所谓衣冠”原始闭塞的生活。然而,当高山族同胞得知周钟瑄一心为民后,在部落“阿莫”(大头目)的率领下,于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徒步来到县城,请求内附。周钟瑄见状,非常高兴,亲自接见阿莫,以酒肉款待,并授予衣冠,对其再三抚慰。如此礼遇,令阿莫大为感动。之后,阿莫陆续将其部三千人迁往县城近郊居住。对此,周钟瑄亦用心为移民选择平地予以安置,授田土,给农具,教以耕作技术,使其安居乐业。事后,周钟瑄还特意将这件事记录下来,写成《生番归化记》,载入《诸罗县志》中。

周钟瑄对诸罗的建置沿革、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族人口、经济交通等方面十分留意。为了替后人留下一部宝贵的地方历史文献,他政务之暇,纂修成《诸罗县志》十二卷。《中国地方志词典》对此书有如是言:“清代官修的台湾地方志,以《诸罗县志》最为学人推重。”

周钟瑄治理诸罗三年,劳苦功高,政绩卓著。他以胆识过人的开拓精神,带领官民在荒原上开拓和建设了一个新的诸罗县城;他把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诸罗,使高山族同胞从原始的猎人时代一跃而为农耕时代;他重教化,治礼义,遵循儒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于孝悌之义”的理念,加强高山族民众对汉民族文化、道德、法治的了解和认同,从而增进了民族和睦和团结;他关心地方文献的保存,其所纂修的《诸罗县志》,为地方留下了一部宝贵的史乘,对后人了解台湾开发史亦大有裨益。因此在其离任后,士民为其立祠塑像,每逢其生辰则演剧庆贺,盛赞“周公”恩德。

离开台湾后,周钟瑄于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九年(一七一七——一七二〇)先后升任山东高唐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其所到之处,惠政甚多,如办书院,起人文,得到士民好评。

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台湾乱事又起,以朱一贵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席卷台湾大部分地区。清廷惊恐之余,慌忙从福建、浙江调军队镇压。动乱平定后,总督满宝、巡抚黄国材认为周钟瑄治台有术,在人民心中有一定威望,于是向朝廷荐举他。清廷准其奏,下旨命周钟瑄以员外郎管理台湾知县事务。

重返台湾后,周钟瑄看到的是社会混乱,粮价飙升,于是他带头捐款,平抑粮价,修废革弊,安定民心。然而这时满宝正对逃亡的朱一贵及其八十名追随者耿耿于怀,想通过大肆搜捕,再将其斩尽杀绝。但周钟瑄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恳切地告诉满宝,朱一贵等“俱属良民”,他们之所以造反,纯属官府逼迫所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社会的安定,搜捕行动必将扰乱民众的生活,为新的动乱埋下了伏机。在他再三的劝导下,满宝最终打消了搜捕的念头。之后,黄国材又主张重新丈量土地,清查隐匿田亩,以增赋税。周钟瑄认为此举不可,强调“台湾居海外,宜宽以柔之,未可操切”。黄国材觉得有理,亦不再坚持。在周钟瑄儒家理念的治理下,台湾渐有开发。之后,他建议修建台湾木城,获准施行。

然而一位正直的官员在污浊的官场是难以生存的。时巡按御史禅济布纵容其手下在台湾为非作歹,周钟瑄下令将为奸者抓捕并拷打。禅济布对此怀恨在心,上疏诬陷和弹劾周钟瑄。康熙帝下令严查,查无实证后,案子就搁置下来。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周钟瑄改任荆州知府,革除当地陋规,捐输充实仓廪,平反冤女案,受到民众好评,然而遭到上官的嫉恨。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他因“怠误堤工”被弹劾,留职察看。到了乾隆八年(一七四三),他又因“荆关税务耗米”被议处,结果被发往军台(在新疆或蒙古)效力。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其子德明以父年老为由,请求代父效力。朝廷允准后,周钟瑄才得以返回故乡。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这位开发台湾的有功之臣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二。

周钟瑄少怀奇才,工于诗文。据道光《贵阳府志》所载:“康熙间贵阳之能诗者,(潘)驯、(江)闿而外,唯钟瑄能与周起渭颉颃(不相上下)。”周钟瑄一生著有《读史摘要》、《遏云斋诗集》及《松亭诗集》二卷。

附录周氏功名表:

周起渭: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甲戌科进士,官至提督顺天学政,詹事府詹事。

周钟瑄: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丙子科举人,官至荆州知府。

周德明:钟瑄子,举人。

【回帖选登】

王剑平:

王士一:

卢慧彬:

高门大户——明清贵阳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