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李学强——敢上刀山,能下火海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 出版日期:2016-12-01文章字数:3186字

李学强——敢上刀山,能下火海

一、祖父“托梦”传技艺

李学强

1959年,李学强出生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鲁掌镇三岔河村。

李学强家世代务农,但祖父是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骨干分子。李学强自幼喜爱民族民间文化,经常跟随祖父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逐渐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像许多其他民族一样,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中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仪式和歌舞。耳濡目染加上细心体会,李学强掌握了这些仪式和民歌,并在村民建房、乔迁、下种、婚丧等生产生活活动中帮助选择吉日、主持仪式、演唱民歌。

李学强还从祖父那里获得了傈僳族独特的“上刀山(也称“上刀杆”)、下火海”技艺,不过,据说这项技艺并不是学到的,而是祖父“托梦”传给他的。

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的技艺,习惯上“只传孙不传子,只传男不传女,传子就学不会”。在李学强15岁时,祖父就去世了;祖父有生之年,从未教授李学强这种技艺。可在16岁那年,祖父“托梦”把这套技艺传给了他。对此,李学强回忆说:“梦里爷爷穿着长衫,留着很长的胡子,他告诉我,要上好刀山、下好火海,把这个祖传的东西传下去,就要做好事,不能做坏事。说完,爷爷就走了。”

无独有偶,李学强后来的徒弟(也是表弟)胡学忠,也说自己是在14岁那年一下子就学会了这门绝技,而学习的方法竟然也是祖父“托梦”。类似的奇异传习,在当地并不鲜见,而且当地民众也深以为然、莫不笃信。

祖父“托梦传艺”之后,第二天醒来,李学强神情举止变得有些怪异。家人和乡亲都认为他“疯了”。有村民建议按照百年相传的风俗,帮他“开一下香路就好了”。

所谓“开香路”,就是请“尼扒”(傈僳族当中可通神鬼的民间宗教职业者,即师公)作法,通过仪式达成某种目的。

那年的正月十五,已经“疯了”的李学强被村民带到“上刀杆”现场。师公在台下一番作法后,李学强在师公的带领下登上云台。等师公念完戒词,李学强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掠,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发誓完毕,向一个装了水的碗里掷火,火立即熄灭。寓意是:受戒者如有不轨,其命运便如此火。

接着,李学强赤脚上阵,一步步踩着刀锋攀爬“刀山”,在惊心动魄的半小时里,他上去了,接着又顺利地走了下来,赤脚却丝毫未伤。

成功地从“刀山”下来之后,李学强立即回复了正常人的神情举止。李学强也认为是“开香路”让自己获得了新生,也因此,他对“上刀山、下火海”这项技艺充满了感恩:“我是靠老祖宗保护的。”

就这样,李学强成了傈僳族“上刀杆、下火海”绝技的传人,而且是现今极为少见的技艺精绝的“香通”(上刀杆表演者)。

二、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

说到“上刀杆、下火海”,还有必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亦有他说)。傈僳族曾经是个不断迁徙的游牧民族,他们对火与刀充满了敬意,而在刀杆节这天,他们就会“上刀山,下火海”,祈求神明保佑。

“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最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它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攀藤负葛的艰苦卓绝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关于刀杆节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明代兵部尚书王骥受朝廷派遣,率兵马到云南边陲傈僳族居住地区部署军民联防,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赶走了入侵的敌人,为了使边境民富兵强,他带领傈僳族青年习武练勇,后来皇帝听信谗言,毒死王骥。王骥作战英勇,“刀山敢上,火海敢下”,因此傈僳族人民就用过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来纪念这位爱国将领。

“上刀山,下火海”包括点花、点刀、耍刀、迎花、设坛、祭刀杆、竖杆、祭龙、上刀、折刀、下火海等步骤,有一套严格的仪式。“上刀山”和“下火海”是仪式中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

所谓“刀山”,亦称“刀杆”,是将36(寓意360天天天祥和)把利刀捆扎于四五丈高的栗树杆上,每把刀相距尺许,刀刃全部朝上。表演以师公作法祭祀开始,“香通”们念祝词、饮酒之后,在鞭炮和锣鼓声中纵身跃起,赤脚踏着锋利的钢刀,逐级爬至刀杆顶端,依次进行开天门、挂红、撒谷等表演。最先爬上顶端的人,还要做高难度的倒立动作,燃放鞭炮。最后,“上刀杆”的人齐聚杆顶,以示胜利。又把一面面小红旗掷向四方八面,祝愿傈僳族儿女大吉大利。然后脚踩利刃,逐级而下。

傈僳族刀杆节活动场面

从“刀山”下来之后(一说在“上刀山”的前一天,即正月十四),“香通”们双脚踏入通红炽热的炭火中,表演“下火海”(又称“跳火海”)绝技。所谓“火海”,是炽烈燃烧的炭火带(长一丈五六、宽三尺多),届时“香通”们赤裸上身,赤脚在“火路”上跳来跳去,踩得火花四溅、灿若流星。他们还不时地手捧火炭在脸上和身上揩抹,让火球在他们手中飞快地翻滚、搓揉。有时还将烧红的铁链在手上传来传去,或者不停挥舞。习俗以为,经过火的洗礼,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各种灾难尽数消除。

刀杆节“下火海”

刀杆节是傈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产物,更是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如今,节日中有关原始信仰的内容已经被健康新颖的唱词和丰富的手上舞蹈动作“跳嘎”所取代,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群众性。

2006年5月,傈僳族刀杆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

2008年2月,李学强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傈僳族刀杆节)代表性传承人。

三、“到一定的时候就有继承人了”

李学强16岁“开香路”后,“上刀山、下火海”技艺日渐成熟,已经精通了这项绝技的要领,上刀山几十次,如履平地,还能做倒立、旋转等各种高难度动作。赤足从容踩踏淹过脚背的“火海”,还能用舌头舔烧红的链子和犁头。他还完全掌握了傈僳族刀杆节的内涵和表演的程序,能够独立主持整个活动仪式,影响甚广。1998年10月,李学强在云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下火海”项目表演二等奖。

说起让人不可思议的“上刀山、下火海”绝技,李学强似乎有些轻描淡写:“我就是个老农民,这项技艺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没什么稀奇的。”“我们不会什么气功,只是特别注意手脚力量的配合。”李学强家里有几亩稻田,平日里没有活动,他就在家侍弄庄稼。

李学强“上刀山”

不过,说起自己民族的节日刀杆节以及“上刀山、下火海”技艺,李学强又觉得这是自己的使命或说宿命,觉得自己“就该上刀山、下火海”。在成为这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如何传承这项民族文化技艺,已经成为他悉心谋划和推动的事情。

其实,早在1980年,李学强就收了徒弟胡学忠。如今,他们师徒二人是当地仅有的能够娴熟进行“上刀山、下火海”绝技表演的傈僳族人。

1999年,泸水县泸峰成立了民族民间艺术团。这是一个以傈僳族传统技艺表演、传承为宗旨的群众艺术团体,集合了数位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学强也是这个艺术团的成员,他和徒弟胡学忠专门表演“上刀山、下火海”。

艺术团团长邬家兴说:“艺术团成立了十多年,‘上刀山、下火海’也表演了十多年,我就希望它能永远传承下去。”

然而,如今这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技艺,在怒江泸水县,除李学强、胡学忠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人在继续表演外,已没有年轻人愿意加入,它的传承出现了困难。年轻人或者不感兴趣,或者害怕,或者觉得这是一项没法吃饱饭的营生。

李学强和胡学忠一直在寻找能够继承自己“衣钵”的人。现在,李学强仍寄希望于“到一定的时候就有继承人了”。

也许李学强说得对:“上刀山需要很大勇气,但更需要信仰。”技艺需要信仰,技艺的传承更需要信仰。

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