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刘正城——壮族歌圩的嘹啰歌师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 出版日期:2016-12-01文章字数:4069字

刘正城——壮族歌圩的嘹啰歌师

一、对歌赢得美好姻缘

刘正城

1933年,刘正城出生在广西南宁新江镇团阳村一个壮族家庭。

广西是众所周知的“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歌圩也是中外闻名。而刘正城的家乡新江镇团阳村,就是有名的山歌村。村民在田头垄间耕作、休憩时,总是会唱响“嘹啰”山歌。特别是碰到重大节日,人们会聚在一起对歌,而且总要唱出个高下来。

在歌的海洋中成长,刘正城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壮族民歌。

刘正城介绍说,他从小是跟爷爷学唱“嘹啰”山歌的,10岁出头就唱得像模像样了。那时候,每到山歌比赛现场,他总是最忠实的听众。听别人唱山歌,刘正城总是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过后还喜欢仔细琢磨。

学习山歌到了入迷的地步,为了锻炼“急智”,刘正城见什么就唱什么,而且无论何时何地,想唱就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见什么唱什么:锅碗瓢盆要唱,蓝天白云要唱,做工辛苦了要唱,一个人无事,对着天空也要唱。”

刘正城演唱山歌

正是对于山歌的执着喜爱,使刘正城赢得了美好姻缘,他和妻子刘月光就是在对唱山歌时相识相爱并结为夫妻的。刘月光曾大方地告诉记者,当时她和一名女子同时爱上了刘正城。她知道刘正城喜欢唱山歌,就暗中勤学苦练,最终用歌声赢得了刘正城的心。

其实,那时刘月光也是出色的歌手,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小刘三姐”。他们结为夫妻,在当地传为佳话。结婚之后,平日里,两人更是喜欢用对歌的方式交流感情,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里飘出的都是甜蜜的山歌。而刘正城也正是在妻子的支持下,开始学习编词,经过十多年的磨砺,慢慢崭露头角,在家乡一带唱出了名气。

二、壮族歌圩:歌的海洋

自古以来,壮族就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壮族聚居的广西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而充分体现壮族人民能歌善唱特点的便是遍布壮乡的歌圩。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庆性聚会唱歌活动。在壮语中,各地歌圩有不同的称谓,诸如“窝坡”(意为“到坡地上相会”)、“歌坡”(意为“坡场上会歌”)、“笼峒”(意为“到平峒欢聚”)、“窝敢”(意为“洞外歌圩”)、“圩逢”(意为“欢乐的圩日”),等等。

壮族歌圩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动。后来,旧时的祭祀性活动逐渐演变成民俗活动,并且着重歌唱而淡化了舞的色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体性的歌圩活动。

壮族歌圩对歌场景

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多在春秋两季举行,以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初八和八月十五为最盛。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两三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两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

壮族歌圩因举办时间和性质不同,有几种形式。“节日性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至五月、秋季的八九月间的节日里举行;“临场性歌圩”在劳动场所、圩市、婚娶之时举行;“竞赛性歌圩”,包括“放球、还球歌圩”“庙会赛歌”等。有的歌圩则节日性、纪念性、祭祀性兼而有之。农历三月三的歌圩最为隆重。

歌圩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歌谈情;二是赛歌赏歌,有盘歌、猜歌、对子歌、连故事和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等;三是抛绣球、抢花炮活动等,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采茶戏等文艺演出。

歌圩以青年男女对歌谈情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身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寻找别村的青年,三五成群,结队前往圩场对唱山歌。有的抬着刘三姐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考查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各站一排,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

在壮族聚居地区,均有歌圩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640多个歌圩点。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载体,它已经成为壮族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代表形式,造就了壮族特有的“歌圩文化”,对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宝库,对了解和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歌圩还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提供了学习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场所。

2006年5月,“壮族歌圩”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类)。

三、歌师要能唱,更要能编词

嘹啰山歌源于“球丝歌会”。桂南壮族男女青年为表达爱慕之情,用鸡、鹅绒毛编织成“球”,在歌会上以歌传情,歌会散后,即把“球”作为定情之物赠送给对方。在“球丝歌会”上唱的山歌就是嘹啰山歌。

嘹啰山歌是一种二声部山歌,形式上可以二人对唱,或者多人对唱,在歌唱中,因首、中、尾部都出现“嘹”与“啰”的衬词,因而得名“嘹啰山歌”。嘹啰山歌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唱,歌师要能唱,更要能编词,而且歌词讲究对仗、押韵,要求比较高。

刘正城唱嘹啰山歌,以表现手法娴熟、触景生情、即席而歌见长。在新江镇,每逢圩日,街上都挂有山歌榜,上面写着各位歌师出的上联。散圩前,有关人员要把所有的山歌对子都收集起来,评定名次。每次评比,刘正城都能获得第一、第二名。因此,找他填词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村民公认他是唱得最好的歌师。

刘正城在教孙子孙女唱山歌

有人不服,就找上门来,在他家门外唱山歌挑战。刘正城自然也以歌声回应。很多时候,门外歌声很快就消失了。如果棋逢对手,遇上些颇有能耐的山歌手,两人也会对上好一阵子。1999年,邻村一位实力不凡的歌手来挑战,刘正城和他从晚饭后开始,一直唱到次日凌晨。刘正成自豪地说:“他最后用歌声告诉我,他不得不服。”

不过,别看对歌时竞争激烈,都想拿出撒手锏来赢对方,但是对歌的歌词却都是赞美之词。有学者指出,这就是壮族嘹啰山歌对歌的魅力所在。

远近村寨的山歌手们都非常钦佩刘正城的对歌才华,邻里乡亲们也非常敬重这位歌王。而刘正城也经常利用民众喜爱的嘹啰山歌,把政府出台的好政策编成山歌,在群众中广为传唱,让大家通过山歌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政策。比如:“合作医疗政策好,生病政府有补助。”“政策重农农免税,农民种粮免公粮。”政府的好政策总能在第一时间在村里得到落实。如今,村里的很多村民盖起了小洋楼,购买了小货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刘正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有人问他是如何做到出口成章,随口就能唱出绝妙佳句来的。他谦虚地说:“闲来没事就试着编歌词,平常多总结,熟能生巧,经常唱就会了。”

2005年之后,南宁城区文化馆多次深入新江镇团阳村普查挖掘壮族嘹啰山歌,并对刘正城进行了专业辅导,使他的表演技艺更上一层楼。而在每年的乡镇级、城区级的嘹啰山歌赛中,刘正城带领的队伍大都能够夺得冠军。

2008年2月,刘正城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歌圩,民俗类)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4月,刘正城代表南宁市参加第三届广西歌王大赛,以精湛的表演技艺、动听的山歌歌声,赢得自治区文化厅授予的广西“十大歌手”称号。

四、一家四代爱山歌

在刘正城家,不仅他和妻子是嘹啰山歌能手,而且一家四代都喜欢唱山歌。

没有比赛的日子,刘正城就教家人唱嘹啰山歌。刘正城的儿子刘贵安说,开始的时候自己认为,要成为一名嘹啰山歌手和歌师,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会听、会说本地方言,把要说的话用曲调唱出来就行了。但他父亲用事实教育了他:歌师要能唱,更要能编词,而且要对仗工整、合辙押韵。

广西壮族地区流传着一种风俗,在结婚的日子里,新娘家都会组织送亲队伍摆一个歌台,而新郎家也会组织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来对歌。当迎亲队伍完整对上送亲队伍的山歌后,就可以迎走新娘和嫁妆,既热闹,又可以增进邻里乡亲的感情。

1979年,大女儿出嫁,刘正城也摆了一个盛大的歌台,乡亲们纷纷赶来凑热闹。新郎请来10个山歌手,与刘正城对了两天两夜的山歌,最后个个拱手服输。而刘正城更是巧妙地把祝福和感谢融进歌里,祝福新人生活甜蜜,感谢乡亲们的关照,把婚嫁活动推向高潮,赢得大家拍手叫好。二女儿出嫁时,亲家也在自家门口摆起对歌擂台,刘正城凭一句巧妙的包含祝福和感谢内容的山歌,让在场的山歌手哑口无言。两个多小时的迎亲活动结束时,仍然无人对上。

刘正城说,他儿子经过这些事实的教育,才开始努力学习嘹啰山歌。现在,刘贵安也成了当地公认的能唱会编的山歌好手。而儿媳、侄孙和侄孙媳,也都唱得很好,就连5岁的曾孙也学到了不少的曲子,唱起来有板有眼。

2009年10月20日,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第十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节举行开幕晚会,刘正城一家四代人同登舞台,演唱了嘹啰山歌。对此,刘正城无比兴奋:“能把平时在乡村田头唱的山歌唱到民歌节晚会舞台,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刘正城一家四代爱山歌

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后,来找刘正城取经的人也越来越多,刘正城总是不厌其烦,认真传授经验。村民刘向东说:“佩服啊。对歌,有人出上联我对不出来,回来一问他,马上就告诉我了。跟他一起学,大人小孩都会唱。”

近年来,刘正城逐渐退到幕后,开始培养接班人。只要有机会,他便到附近的小学教孩子们唱山歌;歌手们来请教怎么歌唱和编词,他都乐于指点。山歌比赛时,他更多的是扮演创作人的角色,歌唱的任务则交给别人去完成。南宁市邕宁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啰山歌传承培养基地后,刘正城是基地培训山歌次数最多的歌师。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启动抢救性记录工程,壮族歌圩代表性传承人刘正城(82岁)和壮族三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温桂元(81岁)都被列为抢救性记录工作对象。

刘正城说:“我有个更远大的新目标:我们要让嘹啰山歌走向世界,把壮族山歌的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

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