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王阿勇——苗族蜡染艺术“走出去”的第一人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 出版日期:2016-12-01文章字数:4152字

王阿勇——苗族蜡染艺术“走出去”的第一人

一、“我随便画什么花都好”

王阿勇

1944年2月,王阿勇出生在贵州省黔东南丹寨县杨武乡排莫村排则规寨一个苗族家庭,后来嫁到排调镇远景村。

丹寨苗族蜡染具有悠久传统,几乎每一位苗族妇女都会蜡染。按当地苗族的习俗,所有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女儿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蜡染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代代传承,从而也形成了以蜡染为主导的衣饰、婚嫁、节庆、社交、丧葬等习俗文化。

王阿勇与丹寨成百上千的妇女一样,几乎有着共同的普通经历。很小的时候,王阿勇就看惯了家里的老人和村里的妇女画花(即画蜡)。后来上学的时候,她开始模仿老辈人画花。在家里,她跟母亲学;在村里,跟老婆婆们学。王阿勇说,杨武乡全乡的人都会画蜡,画的花都是一样的。

读书读到五年级,王阿勇不再继续上学,回家下田干活、画花。那时候,人们画蜡是自己用,家里人的衣服都是蜡染的。母亲们也画给姑娘、媳妇,主要是自己用,很少卖。

苗族蜡染——凤凰

画蜡的图案,有一些是传统的,比如铜鼓的花样,画在被单和床单上;也有一些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王阿勇天赋出众,经常能画出一些别人没画过的东西,而且画得也好。她曾说:“我画的东西不像她们一样,她们画的跟我不一样……我随便画什么花都好,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我喜欢画花我才画……”

画蜡有时候是有图样的,但王阿勇却不用。她说:“我的包包上画了花、石榴和鸟。我看到山上的画眉鸟就画下来。看到梅花上有两只鸟站在上面,就画下来。我没有照样板画过,每次画的花都不一样的。”这种少年时代练就的本领,使她数十年画蜡受益不浅。

十八九岁的时候,王阿勇嫁到了排调镇远景村。婚事是老人安排的,嫁妆却要自己准备。那个时候结婚,一个姑娘嫁人最少得有5套衣服。王阿勇和母亲画了5套衣服,她自己出嫁前一直慢慢绣、慢慢画,母亲也帮忙画,出嫁时带走的全套蜡染制品,有床单、被套、被面、衣服,用王阿勇自己的话说,就是“有多要多,有少要少”。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探索,王阿勇的蜡染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她画蜡不用尺、不打底,直接下手,运笔大胆,一气呵成,线条流畅,图案朴拙而不失精美。她画的花、鸟、鱼、虫,形象逼真,形态活泼,简洁而富含韵味。她的苗族蜡染作品,可以说代表了我国传统蜡染技艺的最高水准。

二、苗族蜡染:“东方第一染”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我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已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织物的染色当时设有一种叫“染人”的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专门主持生产靛蓝的“蓝尹”。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

苗族蜡染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叙述蜡染的起源。早在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阑干斑布”。

蜡染盛行于湘西、贵州、云南、川南的大部分苗族地区,而以贵州的丹寨、安顺、织金等地技艺最高。蜡染是这里的苗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

蜡染实际上应该叫“蜡防染色”,它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因蜡的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花。

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点蜡是用蜡刀蘸着蜡汁点画在布料上,以圆点排列为虚线,再由虚线组成图案;画蜡则是用蜡笔在布料上,以线和块面来描绘图案。

蜡染的工艺流程有布料制作、蜡液制作、蓝靛制作、画蜡、浸染、脱蜡等十来道工序,主要工艺大体是:先用草木灰滤水浸泡土布,脱去纤维中的脂质,使之易于点蜡和上色;接着用蜡刀蘸熔化的黄蜡蜡汁在布上点画图案(或用蜡笔画图案);然后用温水浸湿点好蜡花的布,放入蓝靛染缸反复浸泡;确认布料已经染好,即可拿到河边漂洗,让清水冲去浮色;最后放进锅里用清水煮沸,使黄蜡熔化浮在水面上,回收备用;蜡熔化后现出白色花纹,再经反复漂洗使残留的黄蜡脱净。

绘制蜡染图(画蜡)

苗族蜡染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线条和图形折叠起来却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苗族蜡染图案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安顺、织金苗族蜡染以几何纹样为主,而王阿勇故乡丹寨的苗族蜡染艺人,更喜欢选用自然纹样。这些纹样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为素材,随心所欲地创作,造型生动、富于夸张。特别是鸟的变化最为丰富,想象力异常大胆,简练传神,富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清洗蜡染后的布料

蜡染还有两种堪称“神秘”的纹饰,一种是旋线纹,一种是冰纹。

旋线纹,有的说是由古老陶器上的鸟纹演变而来的。按王阿勇的说法,旋线纹即漩涡,是铜鼓纹样,当地称为“哥涡”。一般重大仪式上用的东西(如老人过世盖在遗体上的寿被)都有漩涡纹,也固定用在妇女衣服的肩、背和衣袖上。王阿勇说:“这种纹饰必须按流传下来的传统图案制作,传说是祖宗们传下来,固定在我们妇女盛装上的肩背、衣袖处,是不能改的。”

冰纹,实际上并非有意为之,因此可谓造物的赐赠。冰纹的形成,是由于着蜡后的布匹被不断翻卷、揉打,蜡块折叠迸裂,导致染料不均匀渗透,从而留下了人工难以描绘的天然花纹。这种花纹像冰花、像龟甲,变化无穷、形态万千。“冰纹”类似瓷釉烧制过程中的“开片”,两块同样图案的蜡染布料,冰纹却如人的指纹般绝不相同,既美丽、又神秘。直到今天,丹寨的巫师们都还有“观冰纹、定凶吉”的传统。

传统苗族蜡染采用靛蓝染色,成品青底白花,加上天然冰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是我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

2006年5月,苗族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

三、美国观众眼里的“东方艺术家”

20世纪80年代初,王阿勇的技艺得到了出国展示的机会,两次去美国进行画蜡和蜡染展演,成为使我国苗族蜡染艺术“走出去”的第一人。

先是记者来到王阿勇家,看她家床上的蜡染。一个多月后的一天,贵州省民委来村里选人才,有五六个人被请来一起画蜡。村里的妇女画,别人照相。一个月后,王阿勇被选中参加出国展演。尽管“没晓得为什么”,但王阿勇还是朴素地认识到是因为自己画得好:“我自己在家画蜡,我不晓得是不是因为我画得好?”

1983年去美国,待了9个月,到过芝加哥、亚特兰大。春节回家过年,3个月后又去。第二年又去待了10个月,先后在纽约、亚特兰大表演画蜡。赴美期间,她还在白宫进行了蜡染表演,并应邀到里根总统家中赴宴,多幅作品被白宫收藏。美国观众亲切地称她为“东方艺术家”,里根总统则盛赞苗族蜡染是“东方第一染”。

作为使我国苗族蜡染艺术“走出去”的第一人,王阿勇感到十分光荣,回忆那段美好而紧张劳累的光阴,她说:“我们表演几个月画蜡,给国家争光。我们每天表演3个小时,很多人来看。”

出国回来后,王阿勇的境况发生了很大改变。首先是好多记者来采访她,人多得“天天烧开水,烧没够”。接着,政府把她一家人接到了州府凯里,在凯里床单厂做花样设计,做了半年多。后来,王阿勇还在贵阳民族商品厂设计过花样。

王阿勇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右)

1986年,王阿勇到了省会贵阳,工作是培训苗族蜡染学员。1987年,王阿勇被贵州省民族学院聘为教师,教授学生画蜡。对于那一段生活,王阿勇回忆说:“我教课画得多,不写字,轻松自然地画。我找民族商品厂的那些农村的人来画,教很多从黄平来的人画花。”

此外,王阿勇还多次被请到外地授课,到过上海、云南、天津等地表演。

四、“我还是画老的样子”

在贵阳的时候,王阿勇曾经想过办厂子。后来,她的厂子还是办在了故乡丹寨,叫作“民族蜡染厂”。2010年,厂子改名为“丹寨阿勇苗族蜡染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不过,公司经营不算非常顺利,原因主要是出货渠道太窄,销售量低,无法带动生产,接到大订单又赶不出产品来。

2012年11月,王阿勇荣获“贵州省十大民间蜡染工艺大师”称号。2012年12月,她又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蜡染技艺,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这一年,王阿勇的十多幅作品被外国友人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收藏。

2013年12月,王阿勇参加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2013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2014年1月,她又参加了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多方举办的“丝绸的记忆——中国蚕丝织绣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展”。

基于家族传承的传统,王阿勇把自己的蜡染技艺传给女儿、媳妇,大媳妇和三媳妇都是她的徒弟。大媳妇是本乡的,以前也画蜡,到过西安、香港表演画蜡,还去过法国;三媳妇去成都、深圳表演过。毕业于艺校美术专业的儿子,也会画蜡。

传统苗族蜡染作品

如今,公司的业务主要是由大媳妇经营。“事情都给儿子、媳妇来搞,我能画点就画点,帮点忙。”因此,店里卖的画,基本上没有她自己的。“我们家没有拿东西去卖,没有人拿蜡染到场上卖,只有外地人来家找。”

王阿勇说自己跟年轻人不同,至今还是画老样子:“她们画一些新图案,我画不来,我还是画老的样子。”

苗族蜡染

20多年前,王阿勇的嫁妆就都卖完了。“有一些外面的人去我们村里,收购我们的东西,我就卖了。”为此,后来王阿勇又给自己做了几套盛装,留着过节的时候穿。

平日里,王阿勇喜欢去赶场,“我喜欢去赶场,和乡亲打招呼,买些花样回家”。她也很惦记家乡村寨,“我已经很多年没回村子里了,不知道那里变成什么样子了。听她们说,村子里的亲戚还多,她们还画花的。”

从王阿勇的言谈中,可以体会到她对苗族蜡染传统技艺的热爱与自信,以及对传承这种民族技艺的执着和信心。

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