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肆 茅台品的是酒,更是文化
所属图书:《为什么是茅台:关于“国酒文化”与“茅台精神”的20个关键解读》 出版日期:2017-06-01文章字数:2842字

肆 茅台品的是酒,更是文化

国酒茅台是一个特定的文化载体,它的文化品性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它之所以能一路挺进,登上国酒的顶峰,并作出特殊贡献和创下辉煌,畅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其超凡脱俗的品质外,最根本之处就是因为拥有悠久深厚的中国文化。它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把中国酒文化的魅力和颠峰体验尽情地展现给了世界。

岁月如歌,酒香沸腾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是酿造者以神奇的智慧提高粱之精,取小麦之魂,采天地之灵气,捕捉特殊环境里不可替代的微生物发酵、揉合、升华而耸起的酒文化丰碑。

茅台酒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属地茅台镇就酿出了使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盛名于世。随后便有了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辟夷道,专门绕道茅台的历史。有道是“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茅台古属益部)。

茅台村

(清)郑珍

远游临群裔,

古聚缀坡陀。

酒冠黔人国,

盐登赤虺河。

迎秋巴雨暗,

对岸蜀山多。

上水无舟到,

羁愁两日过。

在中国的酿酒史上,真正完整用食粮经制曲酿造的白酒始于唐宋。而赤水河畔茅台一带所产的大曲酒,当时就已经成为朝廷贡品。至元、明期间,具有一定规模的酿酒作坊就已经在茅台镇杨柳湾(今茅台酒厂一车间片区)陆续兴建。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茅台当时的酿酒技法已首创了独具特色的“回沙”工艺。

至明末清初,仁怀地域的酿酒业已经非常兴旺,村村都有作坊,好酒伴美名四方皆知。在此期间,茅台地域独步天下的回沙酱香型白酒已臻成型。到了1704年(康熙四十二年),茅台白酒的品牌开始涌现,以“回沙茅台”“茅春”“茅台烧春”为标记的一批茅台佳酿成为贵州白酒的精品。

至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专门酿制回沙酱香茅台酒的烧房已有20余家,其时最著名的当数“偈盛酒号”和“大和烧房”。1840年间,茅台地域白酒的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中国酿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产规模。“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成为那一时代茅台镇忙碌气象的历史写照。

1949年末贵州解放,中央随即来电要求贵州省委、仁怀县委要准确履行党的工商业政策,掩护好茅台酒厂的生产装备,持续进行生产。贵州省依据中央的指导,对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最大的烧房)在经济上给予有力支撑,帮助其发展。

1949年10月,茅台酒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喜酒”。

1952年至1953年,贵州将三家烧房收归国有,联合成立了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政府随即调入得力干部,投入大批资金扩展生产规模。

1953年至1958年间,国家一共向新成立的国营茅台酒厂拨款150万元,而在这段时间里茅台酒厂也“不负使命”,1953年即产酒75吨超过“三家烧房历史最好水平”,并在这年开始通过广州、香港、澳门出口;1957年,茅台酒厂产酒183吨,出口50吨。

从1978年起,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利好,茅台酒厂生产量与销售额逐年上升,开始了良性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茅台酒持续14次荣获国际金奖,并成为天下公认的典范和国酒品牌。

红色茅台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队伍长征来到遵义,打乱了敌人的大围剿,并召开遵义会议。随后,红军四渡赤水,在茅台镇与茅台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当时红军缺医少药,很多战士伤口发烂化脓,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伤口,很快得到恢复,茅台酒成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灵丹妙药。周恩来总理后来曾说:“红军能顺利到达延安,茅台酒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世纪80年代,许多老红军在回忆录中,对茅台酒仍记忆犹新——

聂荣臻元帅回忆:“在茅台休息的时候,为了欣赏一下举世闻名的茅台酒,我和罗瑞卿同志叫警卫员去买些来尝尝。酒刚买来,敌机就来轰炸。于是,我们又赶紧转移。”

仁怀风景竹枝词

(清)卢郁芷

茅台香酿酽如油,

三五呼朋买小舟。

醉倒绿波人不觉,

老渔唤醒月斜钩。

成仿吾将军回忆:“茅台镇是茅台酒的家乡,紧靠赤水河边,有好几个酒厂和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让人进入这些私人企业,门都关着。大家从门缝里看,见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扑鼻而来,熏人欲醉。地主豪绅家都有很多大缸盛着茅台酒,有的还密封着,大概是多年的陈酒。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曾三将军回忆:“长征路上,我深深感到脚的重要。道理很简单:长征是要走路的,没有脚就不能行军,没有脚就不能战斗。大家不是听说过‘红军过茅台,用酒洗双脚’的故事吗?这不是假的,因为用酒擦洗是最好的保护脚的办法。”

当时,国民党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红军在茅台酒的酿酒池里洗脚。时任国民参议员的黄炎培先生因嘲笑国民党反动派的无知,随即挥笔写下一首《茅台酒》:

1945年7月,黄炎培与其他几位国民参政员应邀访问延安,曾与毛泽东就如何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作了著名的“窑洞对”。这件事通过黄本人所写《延安归来》及此后大量文艺作品的征引,已广为流传。鲜为人知的是,就是那次访问,还有一段有关茅台酒的佳话。黄炎培等到达延安次日,便与毛泽东在枣园会面。走进会客室时客人们赫然发现,窑洞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为沈钧儒先生的次子沈叔羊所作,上面画一个酒壶,上书“茅台”二字,旁有几个酒杯,而画上的题诗正是黄炎培的那首《茅台酒歌》。

这幅作品作于1944年,正当国民党反动派大肆造谣滋事,掀起新的反共高潮之时,题诗中一个“喧”字,委婉地讥讽了谣言的荒诞与无聊,一个“客”字,又暗含对红军将士的信任与尊敬。黄先生见到这幅画睹物度人,如遇良友,一种对共产党重情重义的知遇之感油然而生。

文化茅台

茅台始终坚持弘扬企业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根,以中国精神为魂,以国酒文化为脉,不断改进企业文化理念。近年来,茅台先拍摄了电影《国酒》、电视剧《赤水河·国酿》,利用国酒广播电视台、《国酒茅台》报、《世界之醉》、《国酒书画》、《国酒诗刊》、《金樽》和公司网站等文化载体大力宣传国酒文化,打造中国酒文化4A景区,充分彰显优秀民族品牌不凡的创造活力。

从古至今,无数作家诗人都和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和茅台酒的缘分是越来越浓厚。茅台以水的外形和火的精神,孕育和点燃了无数文学艺术家的灵感、激情和梦想,让他们创造出许多美好的作品。

茅台酒激发了中国现代史上无数英雄的豪情,参与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茅台更是老百姓的美酒佳酿,陪伴无数普通的中国人,度过了他们一生中许多难以忘怀的日子。

一直以来,茅台人始终把酒的质量视为生命,把维护和发展民族自有品牌和自有核心技艺作为第一要务。同时在茅台集团发展进程中,茅台人深刻地意识到茅台酒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大力支持中国的各项文化事业。特别是通过十多年来和《人民文学》等杂志卓有成效的合作,国酒茅台在为中国文学发展、为推动民族艺术原创力涌流的积极贡献中,品牌及企业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5年,茅台集团出资拍摄40集电视连续剧《赤水河·国酿》

为什么是茅台:关于“国酒文化”与“茅台精神”的20个关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