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龙里民间舞蹈综述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3875字

龙里民间舞蹈综述

龙里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等各族人民。各兄弟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民族民间舞蹈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一种文艺形式,它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能充分表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而各个兄弟民族因其生活环境、历史传统、风情民俗的不同,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及其表现形式。

龙里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汉族地区广泛流行的龙灯舞、狮子舞和汉族、布依族共同喜爱的花灯舞以及苗族聚居地区特有的芦笙舞。这些舞蹈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了龙里县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在这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遗产中,最具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的当首推苗族芦笙舞。因此,本章拟着重对苗族芦笙舞做些粗略的介绍。

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她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独特的风俗习惯、灿烂的舞蹈艺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苗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自然也影响到芦笙舞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本民族传统基础上的发展。

芦笙舞是苗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跳芦笙舞是苗家儿女从小就非常喜爱和必学的,因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可以说人人都会跳。只要在苗族地区,或是逢年过节,或是祈祷吉祥,或是婚嫁酒宴,或是丧事祭祀,或是丰收喜庆的时候,就是本族同胞及亲友欢跳芦笙舞的大聚会日子。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苗族服饰和婀娜多姿的芦笙舞蹈,而且可以听到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传说。总之,苗族芦笙舞的活动内容,实际上是苗族人民生活、理想、追求、愿望的生动体现,它的目的在于崇敬祖先、驱邪消灾、教育后代、继承传统以及交流经验、促进民族的发展、繁荣和团结。

龙里县苗族聚居地区广泛流行的芦笙舞蹈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而其代表性的舞蹈则有白裙苗的《阿卓》(跳花场舞)、《给坝朗》(牛角舞)、《盖数斗》(打鸡舞)和花苗的《阿耿查剁》(鸦鹊舞)以及青苗的《柯掂》(粑槽舞)等。由于这些舞蹈与本民族的习俗和信仰紧密结合,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多少年来,苗族人民用它们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舞蹈是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由群众直接传承下来的,而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的民间艺人则是这些舞蹈的传承人。这些舞蹈经过一代一代地加工提炼,一代一代地丰富与发展,成为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可以说,上述舞蹈既蕴藏着苗族人民原始古朴的艺术风格,又展示了古老艺术的发展脉络,是苗族舞蹈艺术中的瑰宝。

《跳花场》在苗族芦笙舞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祭祀性传统芦笙舞蹈,它包括祭天地、祭神灵,表现了先民们对自然力、自然物以及被他们认为是对神灵的崇拜,是祈求神灵降福所进行的原始舞蹈活动。因此,它在所有苗族支系中都是必跳的芦笙舞蹈之一,只不过在不同地区不同苗族支系中所叫的名称不同罢了。中排乡“白裙苗”把它称为《跳花场》,大新乡“海葩苗”称为《跳场》,摆省乡“红毡苗”称为《跳洞》,岱林乡“青苗”和巴江乡的“花苗”则把它称为《跳园》。

“白裙苗”的《跳花场》舞,苗语叫《阿卓》,通常在阴历正月间、四月八、七月半或是其他民族节日,并在约定俗成的固定地点举行,附近数乡以及邻县的苗族都要相聚参加,集会欢跳,尽兴表演《阿卓》,以祈求天地、神灵降福于苗寨。该舞是集体性的传统芦笙舞蹈。跳此舞的队伍十分庞大,人数可达几百上千人。男女舞者成双排队形,男舞者吹奏芦笙指挥舞队,女舞者则和着芦笙曲调舞步、转圈。其基本动作为“抬胯步”“转体”“屈膝”“脚点步”等。该舞蹈活动可连续几天几夜。动作灵活、步伐稳健、轻松自如、优美和谐是这个舞蹈的显著特色。

“白裙苗”的《牛角舞》,苗语叫《给坝朗》。这是一个祭祀性舞蹈。它是表现先民们用牛头上的那对“龙骨”,来祭祀本族所崇敬的英雄人物和本族祖先的舞蹈活动。在盛行此舞的“白裙苗”村寨中,它大都用在“吃坝朗”的祭祀活动中。“吃坝朗”就是敲牛祭祖。即主人在敲牛的当天,要把所有的亲戚朋友和全寨中的人都请来,同时还要专门请大祭师、小祭师、鼓师、芦笙匠和敬酒娘娘等。在经过一定的舞蹈仪式后把牛敲死,用牛角祭祀祖先,用牛肉宴请亲朋寨邻。“吃坝朗”仪式的程序是:在要敲牛的时候,大祭师跟在牛的背后,小祭师为大祭师打扇子;大祭师手捧牛角,边念祭词边把牛角内的酒渐渐倒在牛背上,敲牛者便可操捧敲牛了。牛死后,主人必须先把牛的部分肝、肠、肚、肺煮熟送给大、小祭师,然后把牛角连着头骨砍下来放在自家的神龛上供奉;数分钟后,又由大祭师将神龛上的牛角取下,交给早已守候在堂屋里的敬酒娘娘等人,之后大、小祭师便坐在事先放置好的一块祭祀板前,鼓师、芦笙匠、敬酒娘娘等人也分别站在各自规定好的位置上,此时,大祭师即用筷子在祭祀板上的酒瓶里蘸酒对天对地指点数次,口念主人家族中所有仙逝的老人名字(意请所有仙逝的老人都来“吃坝朗”),念毕,芦笙匠和敬酒娘娘便随着鼓师的三声鼓响,跳起“给坝朗”向众亲友敬酒了。敬酒完毕,仪式才告结束。该舞由祭师二人、鼓师一人和芦笙匠、敬酒娘娘若干人组成舞队,由芦笙和木鼓同时伴奏指挥舞蹈。芦笙音乐深沉有力,鼓点节奏明朗强劲。舞步始终保持“弓步跳”的步伐,动作虽单调,但粗犷雄健。全舞以雄浑的气魄贯穿始终。此舞是用古老而质朴的敬酒方式展现其风格的,因此,全舞始终围绕着“祭”字和“敬”字进行表演,祭者十分虔诚,敬者万分诚恳,使整个舞蹈展现出一幅虔心祭祀的场面。

“青苗”的《粑槽舞》,又名《打粑粑舞》,苗语叫《柯掂》。这也是一个祭人的祭祀性舞蹈。凡在“青苗”聚居的村寨,每逢老人去世,全寨的人都要聚会在死者灵堂前,摆上粑槽,跳起《柯掂》,以示对死者的哀悼,祭祀去世的亡灵。跳此舞时,由男女舞者各四人,手拿粑棒,伴随鼓师的鼓点互击并击打粑棒粑槽,同时男女舞者还随着舞步发出“嘿嘿嘿”的吆喝声,把他们对死者的怀念和崇敬的内心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此舞无芦笙伴奏,仅以皮鼓敲击的节奏来决定舞蹈的快慢。全舞以“全踏”“扭腰转身”为其主要特点,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生动多变的节奏艺术。

“花苗”的《鸦鹊舞》,又称《鸦鹊步舞》,苗语叫《阿耿查剁》。这是一个既祭物(鸦鹊)又祭人(祖先)的祭祀性传统芦笙舞蹈。据老人说:“鸦鹊既是我们老祖宗的恩人,又是我们习舞者的先师。为了纪念老祖宗和鸦鹊的恩德,才兴起这个舞蹈。”现在“花苗”聚居的地区,每逢寨上老人过世或祭祖之日,都要跳这个舞蹈,以此表示对亡灵的祭祀哀悼。此舞由女舞者若干人组成舞队,由二男舞者吹奏芦笙伴奏。该舞的动作多达几十套,有模仿动物姿态的,如鸦鹊点头、鸦鹊争春、鸦鹊斗艳等;但更多的则是再现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的动作姿态,如挖土、下苞谷种、栽秧、割谷子等;其基本舞步以“点转”“左右点步”“栽秧步”“鸦鹊点头”等组成。男舞者动作潇洒大方、雄健有力,女舞者动作浪漫舒展、步履轻盈,芦笙曲以行进速度演奏,节奏明快流畅,演奏伴舞时,可根据舞者的情绪及时间、场合无限反复,曲止舞终。

“白裙苗”的《打鸡舞》,又名《斗鸡舞》,苗语叫《盖数斗》。这是一个仿生的祝吉祥型风俗性舞蹈,是仿公鸡打架的姿态而得。风俗舞蹈也是民情舞蹈。这些舞只在婚嫁喜庆之日才跳。在“白裙苗”聚居的村寨中,不管哪家接媳妇,都要跳《盖数斗》以求吉祥。即使有些村寨已经失传,也必须到会跳的寨上请人来跳。据说,接媳妇时只要跳过这个舞,新婚夫妇就能诸事顺遂、吉祥太平、早生贵子,否则将万事不顺。这个舞蹈由双人表演,其表演的程序为:二男舞者吹芦笙自始至终绕场“左右转圈”“斗嘴”“勾脚”“旋转”,有“大半圈”“小半圈”及“贴身旋转360°”。本舞蹈芦笙乐曲多为八分音符组成,节奏明朗,旋律粗犷有力。此舞还以着装别致、舞蹈气氛热烈为主要风格,而表演者只要配合默契,一幅活灵活现的“打鸡图”便能展现于眼前。

上述舞蹈中,除《打鸡舞》为祝吉祥的风俗性舞蹈外,其余都是不同形式的祭祀性舞蹈。这些舞蹈的表现内容,是人类社会前进道路上留下的足迹,充分证明了苗族芦笙舞蹈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是苗族群众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因此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苗族芦笙舞不仅仅是古老舞蹈艺术遗产的再现,还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古代舞蹈是音乐、诗歌、绘画这三门艺术的结合,已为公认的事实。但苗族芦笙舞所结合的艺术因素远不止此。首先,它结合着民间文学,如关于某某芦笙舞来源的传说故事。其次,它结合民间工艺,如苗族服饰、道具及芦笙等的制作技艺。再者,它还和意识形态相结合,如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等。正因为芦笙舞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综合性,它才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从调查、搜集苗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苗族确实是一个富于感情、能歌善舞的民族,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他们所喜爱的各种内容和各种性质的舞蹈,都具体地反映了他们在不同社会的发展阶段的精神面貌和风俗人情。因此,挖掘、整理苗族芦笙舞的艺术遗产,是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的一种天职。所以我们编纂的这些宝贵资料,相信对苗族舞蹈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社会作用,对研究苗族的历史以及对保存和继承其舞蹈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龙里县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定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进步。在今天的生活中,人们需要资源共享、精神寄托,离不开民间舞蹈艺术的支撑。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