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龙里玉雕工艺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2024字

龙里玉雕工艺

龙里玉雕源于当地石雕技艺,虽发展于当代,但就其工艺渊源,却也历史久远。

龙里玉石原料有黔南本地的,如三都鸡血石、罗甸白玉、紫袍玉带石等,也有省外的,如广西、云南等地的玉石,还有巴西水晶石、碧玺、青金石、南非舒俱来石等等20几个国家的30多个石头种类。

龙里玉石雕刻工艺复杂而细密,大多依靠手工完成,作品根据需要因石造型,千变万化,体现作者的创作风格。一般而言,一件作品的制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相玉”是玉雕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从一块璞玉做成一件玉器,首先要相玉设计。“相”是“看”的意思。看后再琢磨再雕刻再思考,将玉石的内在质量与外形的优劣判断出来,通过立意,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题材、适合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画活”是“相玉设计”的第二步,构思出形象,用笔墨线条画出来,这也是在琢玉过程中重要的关键步骤。

“琢磨”是玉雕的具体制作方法。因为玉石十分坚硬,便需要通过琢磨的技艺来勾勒出它,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从而体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注: 石雕作品)

具体来说“雕玉”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最常用的工艺程序:“切”“磋”“琢”“磨”。

“切”即解料的意思,是将玉料分开,用镶上金刚石的刀片切割。顺便也把玉料有大裂纹的地方切掉。

“磋”是用圆锯蘸着砂浆来进行修治,便于看清楚玉料的成色、好坏、整形,为下一步的设计、雕琢做准备。

“琢”是通过钻、锥等工具来雕琢花纹、钻孔等。

“磨”是玉雕技法中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使用精细的砂纸、砂片、金刚砂粉、抛光粉、钻石膏等,加以抛光,玉器才能够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袁开华是龙里玉雕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其创办了龙里华瑞宝玉石工艺品有限公司,现任公司经理。袁开华1977年7月出生于现今龙里县洗马镇巴江村,祖上三代都是石匠。袁开华从小就耳濡目染石雕技艺,每次他在父亲雕石头的时候,总是喜欢在旁边观摩,没事也喜欢拿着他父亲的工具捣鼓几下,小小的手,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祖上都是普通石匠,到了袁开华父亲这一代,石雕技艺才得到了较大提高,已经会刻很多动物、花鸟了。

初中时,袁开华就已经表现出常人所不具备的美术和艺术天赋,他一边读书一边学画画。毕业时先后曾经报考贵州省艺校、贵定师范美术班,都因为文化分达不到而没有被录取。随后,袁开华下决心向父亲学习石雕技艺,子承父业。其父希望儿子学到更多更好的石雕技艺,仅半年,就要求袁开华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学习先进技术。

袁开华外出第一站,来到深圳,想法就是学习雕刻技术。几经周折,在招收学徒的广告信息中找到落脚点,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去了。

袁开华师从胡海源师傅,胡师傅是广东潮州人,早年从事木雕行业,胡师傅最擅长的是传统佛像的雕刻技法,具有很高的业内学术造诣,在同行中口碑很好,人称“胡一刀”。

袁开华在胡师傅那里一学就是10年,在这10年里,他边学习边到处走访名师,得到多位雕刻界大师的指点。1998年7月,袁开华的作品开始崭露头角,还在台湾获了奖。袁开华的执着和精心努力工作,师傅开始有意识地把工厂逐步交给袁开华打理。这一打理就是5年,但是袁开华不想永远打工,他还有更大的理想。他决心学到手艺后,返回哺育自己,如今还贫穷的家乡创业,一心想着把在外学到的技术传给家乡的兄弟姐妹,让他们学到技艺,找到发展的路子,传承玉雕文化。

2010年1月,袁开华辞别师傅,回到了家乡,租借200平米场地,建起加工作坊,并招收徒弟作业。2012年,小有成就的袁开华将自己的作坊注册成龙里华瑞宝玉石工艺品有限公司。他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把家乡一些残疾人招为徒弟,使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了生计,学习了技术。2012年,袁开华用贵州鸡血石设计的一件作品《麒麟献瑞》,在贵州省“牛头牌”杯多彩贵州两赛一会上获得产品设计组三等奖,还担任了黔南自治州观赏石协会副会长职务。

2016年,袁开华经龙里县文化和旅游局推荐,作为龙里民间传统工艺代表赴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参加由中国教育部、文化部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培训学习,在学习期间,袁开华高超的雕刻技艺受到新疆、重庆、江苏等地雕刻大师的赞扬。

(注: 2017年6月,龙里玉石雕刻参加在惠水县好花红镇举办的黔南自治州非遗展演的部分展品。)

(注: 2017年6月,龙里玉石雕刻参加在惠水县好花红镇举办的黔南自治州非遗展演的部分展品。)

(注: 2017年6月,龙里玉石雕刻参加在惠水县好花红镇举办的黔南自治州非遗展演的部分展品。)

2017年的7月,袁开华受贵州铜仁学院邀请,帮其学院设计玉雕班和木雕班的研培室,担任铜仁学院客座教授。受苏州工艺美术学院邀请,代表贵州学员到新疆参加结业成果展。

袁开华先后在广州番禺、上海城隍庙等地方开设专卖店。由于业务的增加,2013年底又在广东省汕尾市珠宝交易中心开设批发店。袁开华当初投资5000元的小加工作坊,如今已发展为年产值500万元的微型企业。

(注: 袁开华在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讲座发言,左为新疆玉雕大师何健)

(注: 在苏州学习期间的核雕作品)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