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苗氏刮痧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3134字

苗氏刮痧

刮痧作为传统医药疗法,在民间流传久远。龙里县境内草原、摆省一带的苗族聚居地至今仍沿用此法,故习惯称之为“苗氏刮痧”。贵州苗氏药业有限公司以弘扬民族医药为己任,传承刮痧疗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刮痧介质“苗氏刮痧液”。

主要分布

龙里县境内刮痧苗族主要分布于龙山镇的王寨、长舍、塘堡、金谷、克蚂石、甲林主、大谷咬、小谷咬、长田寨、羊棚、谷郎坪、摆谷六、比孟、鸡场堡,洗马镇的水尾、长沟、高寨、平坡、布庄,湾滩河镇的果里、摆省、渔洞、打夯、摆岑、岱林、木马、糯米寨、岩底,冠山办事处的光坡、定水、大新、卧寨,醒狮镇的谷新,谷脚镇的谷冰。布依族中比较集中的乡镇也有分布。

历史渊源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类在用火取暖时发现火烤在身体的某些部位时,会很舒服,后来人类又发现当石头被烘烤热了刺激身体时,可以治疗风湿、肿毒(以前的人类居住在山洞中,很容易患风湿、中毒),再后来人类又发现砭石烤热后可以用来刺破脓肿。渐渐地,当时的人类发现用热的石头可以治愈一些疾病。这就是“刮痧”治病的雏形。

(注: 苗氏药业有限公司外景)

到了青铜器时代,在民间开始流传用边沿钝滑的铜钱、汤匙、瓷杯盖、玉器、纽扣等器具,在皮肤表面相关经络部位反复刮动,直到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瘀斑,来达到开泄腠理,祛邪外出调理痧症的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演绎成一种自然疗法——刮痧。

较早用文字记载刮痧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演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症。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宋代王裴《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桃草子”。《保赤推拿法》记载:“刮者,医指挨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它多用于治疗痧症,即夏季外感中暑或湿热温疟疫毒之疾,皮肤每每出现花红斑点,亦称“夏法”。元明以后,民间治疗痧病的经验引起医学家的注意。如,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就对“搅肠沙”进行了记述:“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又如,杨清叟《仙传外科秘方》、王肯堂《证治准绳》、虞博《医学正传》、龚廷肾《寿世保元》、张景岳《景岳全书》等均记载有关痧症及治痧的经验。至清代,郭志邃撰写了第一部刮痧专著《痧胀玉衡》,从痧的病源、流行、表现、分类、刮痧方法、工具以及综合治疗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例如,在治疗方面指出:“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沙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此后又有另一部刮痧专著——陆乐山的《养生镜》问世。此二书使刮痧跃为一门专科技术的基石。从此,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有10多部,其他著作中记载刮痧医术的则更多。

刮痧的起源在民间的传说很多,比较接近的有二。一说是在古老的时候,老人骑马经过很长的奔跑以后,歇下来,马就在地上打滚,打滚以后显得很精神。于是老人觉得不舒服就互相用棍子或拳头在背上滚动,滚动时有酸麻的感觉,过一会觉得很舒服。一说是古时候老人在打猎的时候追赶马熊,眼看它已经疲惫得跑不动了,这时它就背靠大树或石壁不停地晃动,晃动以后又狂奔如初。于是老人觉得不舒服也把背靠大树或石壁学马熊晃动,晃动后觉得很舒服。于是就慢慢的演变成刮痧技术,所以苗族刮痧也叫刮背。随着苗医的发展加入一些药物介质。不管哪一种传说,刮痧都是通过外物对人肌体的刺激而达到缓解肌体的作用。说明刮痧来自苗族先民的生活实践,在苗族中传承久远。

基本内容

刮痧,苗族称之刮背,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山野急救、临床施治的一种方法。一般人只知道刮痧的一般方法,却不知道刮痧的奥秘。在少数民族中,刮痧师傅各有秘诀。

刮痧的传承在少数民族中是没有师傅的,他们的师傅就是自己的父母、姑爹、舅爷等长辈。但是如果偷师学艺,或者外姓子弟请教,都只是得其皮毛。换句话说只是学会一般的刮痧方法,具体的手法,分经认穴、论症配方是得不到的。

刮痧,分为硬刮、软刮两种。硬刮的工具有铜钱、角(用小牛角、羊角的圆弧背面的圆滑部分)、角片(牛羊角制成),特殊病症用生姜。软刮的工具是成年妇女的头发或青麻皮,特殊病症用灯草。

刮痧根据病症,分为普刮和药刮两类。一般感冒、头痛刮头,脚痛刮脚(相当于中医银针透穴扎刺法)。无论硬刮、软刮,都是用刮器沾上香油或酸水,实在没有就用清水,急救时甚至用唾沫作为介质。另一类是药刮,一般的刮痧师都会根据当地常见病泡制各种药酒,根据病症用刮器醮上相对应的药酒来刮。如果没有准备,或者特殊病症就现采草药熬制药汤。如刮重感、流感,就用鸡矢藤、巴地香、橙皮、紫苏、石韦、地柏枝等加上其他药物配方的药酒或药汤作为介质。

刮痧还要分经认穴。民间刮痧师傅虽然说不出经穴,但是他们传授时告诉初学者从什么地方刮到什么地方,哪里施重手,哪里施轻手,都暗合经穴理论。

刮痧是通过刮器对经脉的刺激,使经络增强活力,血液加速流动,使湿气从扩大的毛孔排出,药物介质从毛孔渗透达到治疗的效果。

刮痧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传统的刮痧手法和患者的感受做出的定义。一般人看了刮痧的过程,知道一点药物对症的原理就认为可以自己刮痧了。从治病的目的来讲确实是如此,但是从医疗效果和患者感受来讲就不同了。刮痧的手法除了轻重有度,逆顺有规,反复有定以外,刮痧师傅的运力很有学问。一般人的重手法就是用力按下,运力刮过。虽然治病,但是观者只看到一股蛮力粗暴的行为。患者皮肤生痛,辣痛刺激难忍。技术精湛的手法,是力透指尖松臂弛腕,观者见其轻巧如挥尘弹花,患者只有皮痒舒适之感。

传统刮痧只是对症下药,无论单方复方,一般只是一症一方。现代科技介入,出现了一方对多症的方子。苗氏刮痧的研制者贵州苗氏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苗氏刮痧液,就是中医理论和现代科技综合运用于苗医苗药的特例。苗氏刮痧剂A方:当归,活血通经,乳香、没药,活血行气为君。细辛、羌活、白芷祛风除湿、散热止痛为臣。西红花、三七消肿定痛、清热生津为佐,白术健脾益气,薄荷脑清热生津为使。B方: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穿山甲、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海马、海龙温肾壮阳。还有蚂蚁、蜂房、九香虫。这个方子就是按照中医用药,君、臣、佐、使的施治配方要求进行配制。总体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定痛。

(注: 刮痧传承人宋安发在为患者刮痧)

主要特征

◆ 内病外治、皮肤经穴吃药。

◆ 药用广泛,单方众多:可以一药多用、多药一用,效果相同。单方苗药便于掌握,而且数量颇多,单方约占苗药总量的三分之一。

◆ 实用:刮痧技术对一般病症的施治技术简单,例如感冒头疼、偏头疼,老百姓自己就可以做。一般的草药随处可采顺手拈来,在广大的边远山区尤为实用。

◆ 治一症获多益:例如,重感药用石韦,苗医用来清肺泄热止咳。在背沟两侧刮动,通过肺俞穴达到施治目的。但是在刮动时同时刺激肝、心、脾肾等穴位,石韦宣泄、利水等功能渗透到脏腑,对肾、尿路、气管等脏腑疾病同时达到施治的效果。

◆ 口传心授以祖传为主要传承渠道:与苗氏火疗相同,也是父传子、子传孙。

重要价值

与苗氏火疗相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传承状况

贵州苗氏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渗透到苗医苗药中,在原始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技促进了刮痧的发展。贵州苗氏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苗氏刮痧液,以及龙山镇坝上村宋安发为代表的刮痧技术在民间零散传承,有的传承了硬刮,有的传承了软刮,有的传承了薑刮,有的传承了按摩,顶多传承一两种。传统的苗医单方和复方配制在青少年中基本无人学习,濒临失传。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