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苗族传统医药(妇科)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3727字

苗族传统医药(妇科)

苗药(妇科)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知识主要流传在苗语西部方言洛北河次方言的苗族中,即龙里县哪嗙乡、巴江乡,开阳县的高寨乡,贵定县的新铺乡,福泉市的道坪镇和仙桥乡等苗族地区。主要传承人有阿芋章(罗先英)。

主要医治妇科病的苗药,使用方法有水煎、熏蒸捣敷等,使用药材的部位有根、叶、藤、茎等,使用方剂主要以单方和验方为主。

苗族妇科病药方是在最近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是一项具有极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龙里、贵定、福泉三县市交界的苗族村寨。该区域属于西部苗族的洛北河次方言区。洛北河支系自称“蒙”。清史有“西苗”“花苗”等他称称谓。这种苗药具体分布在龙里县的巴江乡平坡、长寨、大朗,哪嗙乡布庄,洗马镇的长沟、猫寨、甲垛等苗寨,福泉市干坝、王卡、仙桥、沙坪、道坪、高石、双谷、汪谷、安谷、杨义司、高坪、岔河、鱼酉、甘巴哨、双龙、城厢、云顶、马场坪、凤山、龙昌,贵定县定东、定南、新铺、光明,麻江县乐坪、景阳等乡镇。此外,开阳县高寨乡、窝卜、光中、平寨、古坝等地亦有零星分布。

历史渊源

据洛北河支系苗族开路词里记载,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95~1797)的苗族农民大起义,居住在凯里、黄平地区的洛北河支系苗族分家族迁徙。沿清水江、独木河、洛北河流域迁徙,一支迁往贵定牛屎寨、米孔、椅寨等,一支迁往开阳的光中、平寨(后建有卜窝八寨),一支迁往贵定的新浦、高建平、谷坝、野鸡坡(后建有四寨)等地区居住。后战争波及龙里、贵定、福泉等县,居住在开阳光中、平寨、后坝的苗族又分家族往龙里县的巴江、哪嗙迁徙。亡人开路词里记载,龙里县哪嗙乡布庄苗寨,是洛北河支系苗族迁徙的最后一个站。在每次迁徙的过程中,族老都要把祭师、药师集中起来,交流传授技艺。祭师负责本族的招抚亡灵、驱鬼避邪、安邦定宅,记载史事。药师负责本族的医药治疗,保证本民族的同胞健康平安,身体健壮,繁衍生息。

苗药(妇科)是关系到本民族繁衍的重要方剂,一般都是母传女,婆传媳,也有药师看到心地善良、悟性好的本民族姑娘或媳妇,就相传与她。罗先英老人传承下来的苗药,就是这些方面的综合传承。

基本内容

该苗药主要医治妇科病,对红白带、盆腔炎、阴道炎、闭经、不育不孕、子宫脱垂、宫颈息肉、宫颈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使用方法有水煎、熏蒸、包扎、栓塞、外敷等。使用药材的部位有根、叶、藤、茎等;使用方剂主要以单方和验方为主。

主要特征

◆ 疗效独特:苗药(妇科)的疗效独特之处:一是青春期少女月经不调或因月经引起的各种病症治疗有明显的治愈疗效,已有多起病例记录。二是已婚妇女在生育后用此苗药服、浴、泡等不仅可以预防妇科病而且对一些妇女因生产所导致的妇科病均有明显疗效,此类治疗均有多起病例记录。三是长期服用苗药(妇科)泡制的药酒,女性经期可延长到65岁左右,同时,此药物还能延缓妇女在更年期的困扰。

◆ 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苗药(妇科)是苗族人民传统用于预防、治疗和保健的天然药物。苗药(妇科)在洛北河支系苗药中传承,口头追溯有200多年历史。此项目仅在清水江流域的洛北河支系苗族流传。在周边其他支系、布依族及汉族中是没有的,所以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 “热药治冷病”“冷药治热病”。

◆ 多用单方、验方与秘方:苗药(妇科)用药立方简要、用药精练,多为一方一药,有大量“简、便、廉、验”的单方、验方与秘方,对防治疑难、常见、慢性的妇科病等方面有独特秘方和特殊疗效。

◆ 就地取材,多用鲜药:苗族多居住在广袤的山区,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药物场地,用鲜药可以就地取材,勿需加工贮藏,也就是说苗药用药特点之一是多应用鲜药。

◆ 方剂简单实用:除单味药剂外,其复方方剂的组成一般分为“母药”(主药)与“子药”(副药或辅药)两大类。“母药”是根据主要症状和药物的功效确定的;“子药”则是根据次要症状或协助增强主药功效等加以配用。苗药方剂多由数味组成,大复方较少见。

◆ 涉及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 具有悠久的传承性:苗药是苗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人民数千年来传承至今的宝贵文化财富。

重要价值

随着苗族先民的生存斗争与生产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而独特的苗族医药学。苗药则是在苗族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是苗族人民用于预防、治疗和保健的传统天然药物。

◆ 预防价值。苗药(妇科)可以预防很多妇科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价值。

◆ 治疗价值。苗药(妇科)对于治疗不育不孕、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 保健价值。把鲜药晒干泡酒、制成蜜饯或少量煲汤食用,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开发价值。苗药(妇科)方剂药效独特,药材生命力强,易繁殖,易成活,生长速度快。可与药厂合作开发,使广大妇女受益。

存续状况

◆ 苗药(妇科)方剂仅掌握在药师手里,仅在民间流传,现在的青年外出打工的很多,很少有人对苗药感兴趣。

◆ 现在医院多,医疗设施齐备,交通方便,医疗保险惠及千家万户,很少有人再使用苗药了,苗药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苗药大多采用野生药材。由于药业的迅猛发展,药材种植基地满足不了药厂的生产需要,药厂都到农村收购野生药材,由于私挖滥采,许多野生药材濒临灭绝。

◆ 现在除了龙里县布庄罗先英一脉传承外,贵定县的定东乡和福泉市仙桥乡尚有部分药师在零星传承使用。

主要传承人

一、罗先英,苗名阿芋章(苗族名字为父子连名,即阿芋是本名,章系父名),1938年12月23日出生于贵定县德新镇椅寨苗寨。13岁时被父母包办婚姻,被迫嫁给牛屎寨一个比她大12岁的本族男子。幼年的她白天与大人们一起做农活,夜晚便躲藏在山上刺蓬里,生活饥寒交迫。牛屎寨的一位70岁的药师阿年瑾(苗语:阿年,即阿奶。瑾,名字)是主看妇科的名药师,老人看她很可怜,时常喊她来家里吃饭、过夜。在接触中,阿年瑾看到她记性特好、心地善良、做事踏实,就把苗药药方传授给罗先英。白天干农活时,阿年瑾偷闲教她认识草药,夜晚,就教她药理、配药。有人来看病讨药,阿年瑾就让她在旁观摩,做帮手。在罗先英逃婚的9年时间里,就这样一直跟着阿年瑾学医。1961年罗先英在区政府的帮助下离婚并于当年嫁到龙里县哪嗙乡布庄苗寨。在布庄夫家,其婆妈阿年孃鱼又是开阳卜窝苗寨阿年珍湖的苗药(妇科)传人。阿年孃鱼又把药方传给了儿媳罗先英。罗先英综合二位老人的药方,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和改进,为亲戚、乡邻看病,深得当地各族群众尊爱。

1976年,寨上一个叫阿翠的姑娘,父母早亡,跟着哥嫂,26岁了还没来月经,整个人干瘪蜡黄,有气无力。看到寨上的姑娘一个个嫁出去,她成天躲着哭泣。罗先英的大姐罗先美也在寨上,在一次去贵定外家吃酒的时候,听到阿年瑾的后人说,阿年瑾把妇科好药都传给阿芋章了,才晓得自己的妹妹传承了苗药。于是,罗先美老人以大欺小,强求罗先英老人挖药给阿翠吃。罗先英老人迫于大姐的压力(阿年瑾传药时告诫她,此药只用来保护自己的子女,不满50岁不要挖药治病),同时也看到阿翠着实可怜,就答应了大姐。她给阿翠摸肚子后,就去山上挖来草根、柴根,熬了给阿翠喝。半月后,阿翠的脸红润起来,随后来了月经,第三个月,阿翠就嫁人了,第二年阿翠就背着孩子回娘家拜年了。这是罗先英治疗妇科病的第一个实例。第二个实例是寨上的一个小叔30多岁才结婚,新娘跟阿翠一样是个孤儿,病情也一样,也是20多岁了还没来月经。罗先英就给她医治,第二个月就来月经了,半年后即有了身孕。成功医治这两例后,罗先英的名气就传开了,不断有人来找她看病。在未婚女子妇科病例中,她医治7例,其中6例见效,只1例无效。无效的这例是因这位姑娘送来医治太晚,寻医太多,吃药太杂,已病入膏肓。

在已婚妇女群体中,罗先英老人为她们治疗过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胎位不正,以及宫颈炎、阴道瘙痒等妇科疾病。龙里县城居民徐女士子宫脱垂日久,生活很是不便,非常痛苦,听说罗先英老人会医治,就来问医。罗先英去山上采来“马蓼薃”和“阿芋杨”等药叶,捣碎塞进阴道,当时患者感觉下体辣乎乎的,实在不相信会有疗效。然而,三天后,患者感觉子宫大部分回位,阴部干爽了许多,才相信苗药的药效。后来又进行了两个疗程,她的病再没有复发。

在治疗血崩方面,罗先英老人挽救了多条生命。20世纪80年代医疗卫生条件差,村民有病只在家里忍着。布庄罗先美、罗英、阿珍等妇女,曾经因月经不调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后才来找罗先英老人。罗先英上山采药,一剂剂药给病人喝下后,止住了经血,挽回了生命。

巴江乡的平坡、长寨、打朗等苗寨,都与布庄有亲戚关系,这里生育第一孩的妇女们,在月子里,大都来跟罗先英要药去熏洗下体,以预防产后引发其他妇科炎症。2002年,在全县妇科病普查中,哪嗙乡布庄和巴江乡平坡、长寨、打朗苗族妇女80%都没有妇科病。

罗先英老人的妇科熏蒸疗法适应治疗的疾病有:阴部瘙痒、性功能衰退、痛经、内分泌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来找罗先英看病的不仅有本支系苗族同胞,还有周边其他民族的妇女。

二、罗兰(苗名:阿春芦),女,苗族,1964年10月出生。正在用传承下来的苗药研制妇科苗药保健酒。公开发表有文章《试谈苗族传统医药的生命力》。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