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文化教育观
所属图书:《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 出版日期:2017-10-01文章字数:字

第五节 文化教育观

一、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满族文化源远流长,在经历了清朝长达300多年的封建统治后,满族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同时自入关以来,满族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交流中,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与汉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融局面,满族文化与汉族儒家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文化,体现了满族人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贵州满族初入黔时是在清朝初期,这时满族已入关,受儒家文化影响很大。满族上、下层人士在保留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和学习汉族文化,特别是清上层统治着对汉文化的接纳态度以及一系列的汉文化普及和推广政策,为满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皇太极为了解决语言沟通问题,特别设立了翻译汉文典籍的文馆,将汉族经典翻译成满文并在满族上层社会中推广,还在八旗兵士中开展汉文化教育,使学习汉族文化成为一种风气。之后的顺治、康熙、乾隆也十分推崇汉文化,形成了当时满族人士学习汉文化的热潮,并涌现出了大量对汉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满族文人墨士。满族上层统治者对汉文化的开放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满文化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此时的满汉文化处在一个相互交流与融会的重要时期,满文化对汉文化的接纳度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满族文化显现出了极大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满族八旗兵士及家眷来到了黔西北。

满族入黔后的300多年间,在与汉族及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中,也充分展示了满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贵州满族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吸纳情况从方方面面得以体现。

在语言文字方面,满族原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迁居贵州后,满族语言及文字慢慢消失,被汉语和汉字所替代。今天生活在贵州的满族除了少数老人还会用满语说简单的日常用语以及念部分“嘎经”外,多数人的语言已与当地其他民族无异。生活在黔西、金沙、大方的满族人,在其第一代先祖时还使用满文,而到了第二代之后就逐渐开始使用汉文,之后满文慢慢地被汉文所取代。

在姓氏方面,初入黔地的第一代满族人大多都还是满姓满名,到了二、三世祖时开始变为满汉姓名共用,之后满族完全使用汉姓汉名。

在衣食住行方面。服饰上,贵州满族服饰在保留满族传统样式的基础上,也吸收了周边其他民族的服饰特色。如满族传统服饰尚白,以白色为吉祥,还喜蓝、红、粉、黄等较为鲜艳的颜色,但是定居贵州的满族服饰受周边民族的影响,其服饰颜色多以青黑色为主基色,再配以其他彩色的绣花纹样;饮食上,在保留故有待客礼仪的基础上,贵州满族受山地自然生态的影响和周边民族的影响,主食水稻、玉米、黄豆、红薯、荞子、高粱等粮食,其中以“八块鸡”为待客佳品;居住方面,贵州满族的房屋受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周边兄弟民族的影响,形式及选址地势与其他民族相同,房屋多为土木砖结构,屋顶盖瓦或是茅草;交通方面,迁居贵州后的满族,受贵州自然环境的限制,过去的草原马背民族的特征已慢慢消失,现与其他周边民族无异。

在婚丧节庆方面,贵州满族吸收汉族及周边民族的婚丧习俗,融合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形成了贵州满族特有的婚丧习俗。婚嫁方面,过去满族严格执行族内婚,禁止与外族人通婚,现今满族青年与周边民族通婚较为普遍,也不受族人干涉。丧葬仪式方面,除了保留本民族特色外,黔西北的满族丧葬仪式中还包含了汉族做道场的仪式和请彝族的“毕摩”进行“踩葫芦”的仪式等。节庆方面,除了个别节日中保留有本民族的特有仪式外,贵州满族的传统节日与周边兄弟民族基本一样。

300余年的贵州满族文化演变历程,记录了满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过程,这当中表达了满族对本民族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继承与发展,吸纳与融会,体现出了满族人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二、重育崇德的教育观

贵州满族重视教育,相较于周边的其他民族,满族受教育程度较高。满族教育通常包含传统的家庭教育与系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品德教育和技艺传承,学校教育主要是汉文化教育。

在传统家庭教育方面,贵州满族的传统习俗、礼仪礼节、伦理道德、传统技艺的继承和传授主要通过家庭中长辈的言传身教来实现。其一,满族人的家庭教育注重德育,注重传授孩子人际交往中关于礼节礼仪方面的知识。如教育孩子敬客、待客之道。客人到要热情相迎,双手敬烟递茶,入席时要按宾主、长幼之序依次入座,坐姿不得无礼,席间要为客人添饭敬菜等;教育孩子要尊老敬老,路遇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老人需要帮助时要积极相帮,相向而行时要侧身让老人先过,同行时要跟随其后等;教育孩子要与人和谐相处,热情助人,相互帮助。其二,满族人还通过家庭教育传授传统技艺和生活技能。满族的很多传统技艺和生活技能,如纺布、绣花、雕刻、编织、耕地种田等都是一辈一辈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来完成的。

在满族学校教育方面,贵州满族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以传授汉文化为主。世居贵州的满族很早就接受了汉文化教育,无论家境贫富,满族人家都会不遗余力地抚育孩子读书学习,因而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世居贵州的满族文化程度比当地的汉族人还高。在黔西北大地上的满族出了很多读书人,名噪乡里。据调查,在安洛乡安氏族人中就出了4个秀才,2个廪生;杨氏中代代有人从教为师,其四世祖中秀才,五世祖中廪生,闻名黔西北并开办了竹林书院,其满族学生中中秀才者四五人,七世祖也中廪生;黔西县宋家沟宋氏满族人先后出过8个秀才,游氏家族中也出了几个文武秀才。金沙、黔西付氏“一榜出三个”付汉山、付静山兄弟二人及其晚辈付德洋3人同时中秀才,享誉乡里。其中付德洋成就最为突出,其11岁入学,16岁入洋,17岁补廪,留学日本,因其崇尚孙中山先生,拒绝袁世凯政府的聘任,回乡办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满族子弟中读书人也不少,其中也包含了女子。在满族聚居地方的小学、中学中满族学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也出现了不少考上专职院校和大学的满族学生。

从贵州满族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可以看出满族人十分注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育以及知识文化的传授。秉承着重育崇德的教育理念,贵州满族300多年的发展在黔西北的大地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同时也扬起了民族发展的风帆。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89页。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