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审美观
所属图书:《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 出版日期:2017-10-01文章字数:字

第四节 审美观

审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是理智与情感的合体。审美观是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审美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审美观表达了这个民族对其所在的自然、社会和时代的情感。

在经历了从广袤平原到蜿蜒山地的自然环境的转变,经历了离乡远征到定居异地的心理变化后,贵州满族兼具了平原民族的阔达心胸与山地居民的静谧性格。这种经历造就了贵州满族人民特有的民族审美情怀。这种包含了对先祖的追忆以及与新环境的协调、融合的审美观体现在了贵州满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歌舞

(一)山歌声声

受周边民族的影响,贵州满族也爱唱山歌。贵州满族的歌谣大致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酒歌、情歌和生活歌。贵州满族的山歌的音调与周边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其曲调低沉婉转,歌唱的内容也多了些关于渔、牧、猎劳作和纪念八旗兵士出征、思念亲人的内容。除个别曲目会用满语以及部分词语用满语外,贵州满族山歌多用汉语歌唱。在结婚时唱的酒歌又称为送亲歌,歌词内容多为教育新娘嫁到夫家后要服侍好公婆。情歌多为男女青年相互传情、表述衷肠时歌唱。生活歌则述说着满族人对生活感悟。

如满族送亲歌:

满族情歌:

满族生活歌:

山歌成了满族人民抒发生活感悟、教育子女的一个载体。满族山歌表现出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仗工整,词句押韵。满族山歌在形式上多为七言四句。讲究句式工整,词句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婉转悠扬;二是内容多元,情感丰富。山歌涵盖了满族人对先祖的怀念、对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以及各种情感的表达等内容,表达了满族人对自己先祖的纪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三是传承文化,育人抒怀。满族山歌中不乏对历史上满族先祖生活的记述,他们通过歌唱的形式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还起到铭记先祖文化,教育子女为人处事的目的。

(二)舞蹈翩翩

满族喜歌善舞,满族舞蹈多在重要的节日或是举行仪式时进行。满族舞蹈的内容包含满族的历史传说和日常的生活劳作等,舞蹈动作优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满族的舞蹈中保留了很多粗狂豪放的“骑马狩猎”的动作。满族的舞蹈会在祭祀活动和重大节庆时跳。如贵州黔西北的满族在老人去世做“嘎”时,会请8个本族姑娘跳舞,一方面是祭奠老人,另一方面也是为纪念满族先祖佛库伦及其七个姐妹。另外就是在重大节庆节日时,满族人民也会载歌载舞以示庆贺。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满族舞蹈是一种集仪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舞蹈形式。

二、编织工艺

满族女子素喜刺绣,满族女子自小就学习刺绣挑花,在衣物、枕头、鞋面等物品上绣上蕴含各类寓意的吉祥图案。满族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满族刺绣讲究色彩的搭配,多用红黄白等彩色线在织布上按构图在衬底上绣上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其中以各种蕴含吉祥寓意的纹样为多,如牡丹、仙桃、荷花等。迁居贵州后,满族女子保留了这一习俗,将刺绣的手艺一代代相传下来,在衣服上精心挑绣花纹。贵州满族女子喜欢在背心、袖口、裤脚处镶边绣上神态生动、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此外,贵州满族妇女还会纺线并编织实用价值很高的羊毛巾、羊毛毡、羊毛帕和麻布帕,其编织技巧精湛,构图美观。满族妇女编织品不仅深受本族人喜爱,在市场上出售也受到其他民族的喜欢。

满族的刺绣和编织工艺充分表现了满族人对满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直观地表达了满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满族刺绣中的色彩搭配、图案构思、造型塑造无一不体现着满族人民对自然之美和寓意之美的感悟。近年来,随着老一代人的离去,以及受到现代工艺的冲击和流行文化的影响,会刺绣的满族人越来越少,展现在满族生活用品以及服饰上的手工刺绣挑花和编织工艺也越来越少。

三、服饰

满族服饰民族特色鲜明。民国以前,贵州满族的服饰依然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满族男子上着长袍,下穿长裤。上衣为马蹄袖长袍,长袍两侧开叉,右襟处开口,纽扣为布头所做。男子衣服宽松,大襟大袖,托肩、袖口水脚不镶边,腰间束腰带。下身穿长裤,裤筒长及脚边,裤腿肥大,不镶边。其中,上衣和长裤色调多为青素色。满族男子留长发,梳成独辫,头戴素色小帽,脚穿背筋鞋。妇女上身着过膝旗袍,旗袍为高领,袖子宽大,大襟两侧开叉,排扣缝制在大襟右边,妇女服饰袖口镶排花宽边,从开叉处到水脚均镶有挑花边,水脚四角还绣有排花云头图案,在旗袍内穿有长裤,裤脚宽大并镶宽边,满族女子服饰上所镶花边色彩绚丽,花纹多为花草,所用衣服布料基色一般也多为黑、蓝两色,满族女子头上包白色布帕,脚穿云头鞋。其中,满族中青年妇女和少女的服饰基本相同,老年妇女的服饰布料以素色为主且不镶花边。此外贵州满族还爱戴银制或玉石首饰,有项圈、手镯、耳环、项链等。但贵州满族少有制作首饰的工匠,均系购买或是请其他民族工匠打制。 [4] 现在,贵州满族服饰已与周边民族一样。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最外显的特征,直观地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审美理念,是民族内心情感的外化,透露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情趣、色彩爱好和美学理念。从贵州满族传统服饰上,我们可以看出其崇尚简洁舒适、自然美观的审美理念。

四、石雕

石雕是满族的传统工艺,贵州满族的石雕技艺主要表现在对先民墓碑的雕刻上,从而形成了满族最具特色的花坟文化,满族花坟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满族进行民族识别的一个主要依据之一。花坟雕刻技艺精湛、纹饰美观、构思精巧,是满族雕刻技艺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大方黄泥乡、金沙安洛乡、新化乡、百里杜鹃金坡乡等地,均可见由座座掩映在青草从中的花坟组成的满族先祖墓葬群。

贵州满族墓葬多为围石封土,墓高约1.5米左右,因坟墓外围石壁均有花纹装饰,故称花坟。前竖墓碑,周围用方正平整、细致坚固的石块将墓体围砌成圆形墓身。墓碑和墓身的碑文的雕刻独具特色,纹样精美。墓碑上刻有墓主人的信息,一般有“旨”或“谥”字,也有“皇清待赠”或“皇清待诏”字样,以示其为满族之墓。墓碑大多会在正碑当中挖有花瓶状空洞,与周边其他民族有所区别。雕刻所用技艺包含圆雕、透雕、高浮雕、半浮雕、平雕等,雕刻内容丰富,有人物形象、战争场景、生活景象、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其中能集中展现满族雕刻技艺的具有代表性的满族花坟如下:

大方黄泥乡满族“高氏花坟”。高氏花坟为居住在此的满族高姓祖坟,坟前立有3米多高的石碑,碑为重檐歇山顶,碑檐、碑檩、碑框均为花鸟鱼虫之类的图案浮雕,落款为道光甲辰年(1844),碑脚为单檐式。墓身呈圆形,直径将近4米,通体高1.5米,分五层包石,每层又由若干石块组成,每块包石上刻有一幅图案。地脚石为花草纹样;第二、三、四层为浮雕图案,每个图案均有二方连续花纹镶边,第二层镶边的是云勾纹,第三层用回旋纹,第四层为卷草纹;第五层为瓦檐盖顶,大多以典故构图,具体分为山羊斗角、水牛哺乳、双狮戏宝、青竹吐翠、金菊盛开、牡丹怒放、双鱼喷珠、鹭鸶闹莲、宝马嘶鸣、鲤鱼钻草、猛虎逐鹿、凤穿牡丹、象鼻搅水、龙飞凤舞、鸾凤和鸣、鱼龙互戏、喜鹊闹梅、独占鳌头、福禄寿喜、夜鹿撞金钟、孙悟空摘仙桃等57幅图。幅与幅之间虽然相异,却相辅相成,栩栩如生。至今高氏花坟包坟立碑170余年,其花纹、花石依旧保存完好。 [5]

百里杜鹃附源村满族“宋氏花坟”。宋氏花坟墓主为宋家沟富裕人家出身的宋应琦,宋应琦是咸丰年间秀才。宋氏花坟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50多平方米,墓体呈正圆形,墓顶凸起,为土砌。为滴水石盖檐,盖檐突出墓围,墓围用长约1米,宽为0.42米的平整条状石块垒砌而成。墓周长为12.5米,以“三才”之理分三层,每层有条石12块,墓体共用36块条石,每块石条上有浮雕图案两幅,共72幅图案。图案内容有静态花草、动态虫兽场景、神话传说故事、历史题材故事、民间杂耍、满族历史及生活场景、吉祥图案、社会生活场景等。据记载,墓前曾立有高大石碑,为三碑四柱式,其中四个石柱都雕龙画凤,柱上联文及碑上匾额为馏金阳文,同时碑前两侧立有石人、石狮、石马、石羊等,据说碑文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及建墓工匠和建墓日期等,今碑、柱和文字已不复存在。 [6]

大方黄泥乡满族“倪氏双坟”的墓主分别是倪永珍和倪永泰,其中以倪永珍花坟为代表。倪氏花坟建于清道光甲辰年(1844),花坟为四柱三碑,重檐歇山顶,碑檐、碑檩、碑框均为花鸟鱼虫之类的民族图案的高浮雕,檐下有一镂空花纹,为甲马、骑士和花鸟。碑脚为单檐式。墓碑高2米,宽0.9米,碑上为扇形匾额书“辛山已向”四字,以回旋纹饰边。碑刻“清故仙逝显考倪公(讳)永珍老大人之墓”。右文“皇上道光甲辰年丁丑月癸巳朔日”。碑柱楷体雕刻楹联“斯封应许蒸尝永,叶吉惟期科甲联”。墓为圆形,直径为2米左右,高1.3米,分五层,底层无花,檐口石类似瓦当,中间三层,雕刻精美花纹。大小相等的40余块石料雕刻不同图案,有人物、山水、鸟兽、斗牛、牧马、狩猎等画面。每块包石上刻有一幅图案,图案均有二元连续花纹镶边。第二层镶边的是云勾纹,第三层为回旋纹,第四层为卷草纹。墓瓦檐盖顶,沟头、滴水均由云纹装饰。各层图案花纹为高浮雕,有花草、禽兽、房屋、人物活动等四大类,大多以典故构成。图案间既有差异又相互关联。 [7]

这些满族花坟的雕刻技艺和图案构成体现出贵州满族先民的审美思想主要有三:

一是崇尚自然之美的审美思想。满族普遍信仰萨满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神灵,表达了满族人对自然万物的尊崇。贵州满族花坟石刻中多有花鸟鱼虫等自然景物,其形态自然,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满族先民对自然万物的崇尚和喜爱。

二是记述生活之美的审美思想。花坟石刻图像中有很多表现满族人民生活场景的图案,如亭台楼阁、儿童嬉戏、瓜果丰收、商贸竞技等生活场景。可以看出满族人通过坟墓石雕的方式将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加以记录和表述。

三是讲究视觉美与寓意好相融合的审美思想。满族花坟石刻讲究雕琢技艺,手法多样。纹样排列工整、构图优美、镶边勾勒,每幅图都生动有趣。图与图之间用镶边花纹区隔,同时图与图之间的内容又相互关联,衔接自然,层与层之间用不同的镶边纹饰加以区分,工整有序。整个石雕图像给人以工整、舒适、自然、优美的视觉印象。同时每一幅石雕图像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将美好的精神寄托以石雕花纹加以体现。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85页。

[2]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1页。

[3]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1页。

[4] 钱星:《黔韵旗风:满族》,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57-58页。

[5] 李平凡,颜勇:《贵州世居民族迁徙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61页。

[6] 钱星:《黔韵旗风:满族》,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105页。

[7] 钱星:《黔韵旗风:满族》,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