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思想与文化史略
所属图书:《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 出版日期:2017-10-01文章字数:字

第二节 思想与文化史略

一、民族源流

(一)历史典籍中的佯僙人

关于贵州毛南族的来源问题,史书称其先民为“杨黄”(佯僙)。唐武德二年(619)(民国《贵州通志》载为“武德四年”,笔者认为应以武德二年为确)设置的务州条,《元史》称其境内居住民有“佯僙”。依此,应该说元代贵州境内就有今贵州毛南族先民“佯僙”的专指称谓了,这些“佯僙人”就是今天贵州毛南族的主体。从元算起,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如果从思州设置算起,那就是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佯僙人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之一。毛南族在贵州的悠久历史的问题是必须明确和强调的,这才是毛南族渊源的主体。

历史文献对毛南族先民佯僙人的记载内容颇为丰富,其分布和渊源也较为清楚。正史中最早见于元《招捕总录》,当时周砦的佯僙人韦光正通过八番(今黔南惠水一带地方)向朝廷呈请“归降”愿为“王民”,自言自已代表着3098寨、21500余户的“五种人氏”,为了表示其决心,还使用了古代最有信誉的方法——“杀牛祭天”。这里值得重视的是,其一,提到了韦光正这位韦姓代表物,我们可以理解为佯僙人中的大姓、土酋,五种人氏即五个姓氏的人,或五个部落,或五个家族;其二,以韦光正为代表的这个群体,拥有三千多个村寨和二万一千多户人家,我们姑且不去议论数字的准确性,但是,应该说他们代表着一个很大的、很有势力的群体。《元史》载,元泰定元年,韦光正和“杨黄五种人”,以二万七千户要求上交赋税布二千五百匹。这里又提到韦光正和五种人(此五种人在以后的文献中具体为“杨、龙、张、石、欧”)。另外,在定番州还有关于卢、石、罗姓等佯僙人记载。可见,早在元代或元以前,韦姓、石姓、杨姓、龙姓、张姓、欧姓等大姓就已居住在贵州这片土地上了。

(二)口述史里的佯僙人

据韦姓毛南族称,其祖籍在江西临安府,他们于明初洪武年间,跟随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调北征南”来到贵州,征讨“蛮夷”,最后在平塘定居下来,后迁到平塘县境内的大井地方。再后又从大井迁到惠水的姚哨地方。据惠水县姚哨的韦秉山老人说,迁到姚哨“己有18代人,三四百年了。”韦秉山说的有一定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在明初进入贵州的军队,来到这里后逐渐地被“夷化”(“佯僙化”),成为毛南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据刘姓毛南族称,其祖籍系江西临江府,平塘甲青刘光儒老人说他们于明万历八年(1580)“被逼”迁来贵州,最先定居在平塘县的六硐,以后迁到今甲青地方落籍,繁衍子孙。又据惠水县惠明的刘炳芝老人说,他们家族是从平塘大井地方迁来惠水秦家寨居住,己有8代人了。1963年他们还回去过大井供祭祖坟。此外,还有平塘卡蒲的石灿均说,他们家族原籍是江西省凉州府同曲县人,是“被捆”来到贵州的,与惠水秦家寨刘炳芝说的相类似。平塘河中乡石佑尧说,相传他们的祖籍系江西省凉州府同曲县来的,其来源与石灿均说的一致。

总之,毛南族的先民佯僙人是贵州古老人类群体之一,见于史书记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贵州毛南族的主体,以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断有人群被“夷化”而融入其中,逐渐变成了今天的毛南族。

在贵州毛南族聚居区之一的毛南族乡卡蒲,还流传着关于卡蒲地名来源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其先民落户这里后,开垦良田,建造房屋,还没有卡蒲这个地名。他们把居住的三个寨子分别叫做上寨、中寨和下寨,毛南语称为“薅府”,周边布依族称这里为“克不”,独山汉族称这里为“佯僙”。在上寨寨脚河边,有一座大岩石山,山上长满葡萄树,山脚下有口大水井,毛南语称为“墨妹”,汉语称“佯井”。下大雨时,山洪暴发,浑水横流,但墨妹的水清澈如故,且冬暖夏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天未下雨而河水突然暴涨,淹没房屋和庄稼,给毛南先民带来灾难。一天有位神仙云游到此,看到如此美丽的地方人民竟遭这般灾难。于是神仙勒住坐骑神驹下到人间看个明白,神仙顺着涨水的河道逆行而上,到距离涨水洞不远的地方,神仙下了神驹,扮成云游化缘的道人,来到水洞边的寨子里,边化缘边探问涨水的原因。寨上的毛南人说,凡有人抬铜鼓经过这里,顿时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铜鼓失踪,“佯井”的水爆涨,横流山野,淹没房屋、庄稼,历时半天,“佯井”恢复原样后,只见铜鼓湿淋淋的躺在河坎边。神仙到井边察看,发现井背后大岩石山上长满葡萄,是修炼成的葡萄精作祟,凡见铜鼓经过就引到井里与龙王打斗而取乐。神仙见毛南人真诚善良,为感谢施舍,便教毛南人除恶的两个办法:一是把井后山上的葡萄树全部砍光,再生再砍,一直不再生有葡萄树为止;二是抬铜鼓经过用布包裹严实,不能露出。毛南人照办了。后来神仙又云游到此,就对毛南人说,你们一教就懂,坚持砍葡萄树,保了一方平安。根据神仙的隐语,毛南人便把上寨名称改为“教懂”,把上寨、中寨、下寨统称为“砍葡”。随着历史的推移,汉文化的传入,逐渐地把“教懂”写成了同音的“交懂”。又由于毛南人的口音,“砍”和“卡”相近,把“砍葡”演变成了“卡蒲”。

故事虽属民间传说,却说明了毛南先民佯僙迁徙来到这里的历史较为久远,是毛南族的先民开发了这里,并取了地名,此地之后成为毛南人主要的聚居区之一。

据调查,卡蒲寨、六硐在近三五百年间,因为人口增多、饥荒、战争等原因向外迁出了不少毛南族。散居在县内平湖锤拉塘的石姓毛南族是从卡蒲的沙沟迁徙去的,已住那里十多代人。甘寨乡满桶寨的石姓毛南族也是从卡蒲的沙沟迁徙去的,已居住七代人。独山县埧浪寨的石姓毛南族,是从卡蒲的课寨迁徙去的,已居住七八代人。摆茹镇拉所、拉贡的刘姓毛南族就是六硐迁徙去的,已居住十多代人。县境内苗二河苗翁寨的刘姓毛南族,是从六硐迁徙去的,已居住十多代人。县境内大塘镇洋方村的四个寨子的刘姓毛南族,是从六硐、甲青迁徙去的。惠水县的毛南族是从平塘县大井迁去的,早迁的已居住十八代人,晚的也有八代人。平湖镇的吉古、米牙及县城居住的部分石姓、刘姓毛南族,是从广西迁来的。

二、社会发展

贵州毛南族的前身佯僙人,元时分布于今贵州的很多地区。此前,自远古至秦汉的漫长历史阶段,百越(又称“百濮”)是贵州地区的远古居民。魏晋之际,他们又被统称为“僚”。唐宋以后,僚人分化,形成一些单一民族。

元代湖广行省的八番顺元宣慰司下设顺元宣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等机构,在其辖地内很多地方都有杨黄(即佯僙)人。大德五年(1301),雍真葛蛮土官宋隆济反叛。“六月,隆济构(勾)木娄等族作乱,其侄腊月、宗六、分靳斤等告也里千,使为备。也里千遂避于底窝杨黄寨。明日,隆济率腊月弟不奴部家童农解、洛中、段刺答、洛忙中等五百人攻杨黄寨,烧雍真总管厮舍,腊月奴都保葛海又来报,隆济以一仇二天与阿昔长官为号,纠其同叛,又有紫江贼助兵四千破杨黄寨。” [1] 《新元史·成宗纪》中也有相同记载,大德五年六月“丙戌,宋隆济陷杨黄寨。雍真总管府达鲁花赤也里千遁。” [2] 黔东北地区也有佯僙人分布。黔东北的思州“蛮有佯广、仡佬、木瑶、苗质数种”。 [3] 思州,在元代辖地包括“今黔东北的务川、德江往南抵黔东南的榕江、从江一带”。 [4]

这些史料说元代、明代贵州省的西部、中部、南部、东北部地区都有佯僙人活动。“当时自黔东北抵黔东南地带都有‘佯僙’人口杂居于侗、仡佬、苗族之中。” [5]

明代,佯僙人的分布范围发生了变化,在今天贵州省境内东部从北到南的许多地方都有佯僙人居住。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当时思南府、镇远府有佯僙人。嘉靖年间(1522—1566),佯僙人的分布范围向东扩张。嘉靖间成书的《炎檄纪闻》卷四说:“佯僙,一曰杨黄,其种亦夥。石阡、施秉、龙里、龙泉、提溪、万山之界,往往有之。”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郭子章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之后,作《黔记》,其中卷九十五《诸夷》对佯僙人的记载十分详细:“獚,一曰杨黄,其种亦夥。都云 [6] 、石阡、施秉、龙泉、提溪、黎平、潭溪、新化、欧阳、中林、亮寨、湖耳、龙里、万山之界往往有之。”也就是说,佯僙人广泛分布于今贵州东部从南到北的遵义市东部、都匀东北部、铜仁地区、黔东南地区等。《读史方舆纪要》也有类似记载:“都匀河,司治南,即邦水河也。自府城西南流经此,曰都匀江。〈志〉云,司南有马尾河、独山、平州,往来所经也,即都匀河矣。又司境有羊诸苗,多濒都匀河而居。” [7] 这反映了从弘治、嘉靖到万历前期的几十年中,佯僙人势力迅速地发展。

清朝,杨黄在贵州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康熙朝《贵州通志》卷三十《蛮僚》:“佯僙,一名杨黄,其种亦夥。都云、石阡、施秉、龙泉、提溪、黎平、潭溪、新化、欧阳、中林、亮寨、湖耳、龙里、万山之中皆有之。”道光朝《贵阳府志》则记:“佯僙,惟定番州有之,居太平诸寨,有杨、龙、张、石、欧五姓。”徐家干在《苗疆闻见录》中说,都匀府的“羊皇苗大都濒河以居”。河,指都匀河,在都匀府的南部。清朝中后期以后,佯僙人居住地区归都匀府管辖,被称为“府属南乡大七寨”。并且可从历史文物《石文锦墓碑碑文》 [8] 和清同治十三年贵州承宣布政使司等发给耕户石孟金的《执照》 [9] 中窥见一斑。

《石文锦墓碑碑文》如下:

此碑文证明两百年前的嘉庆年间,卡蒲大七寨仍为都匀府的直辖地,与同治年间的记载相勿合。文中“总封”之称为都匀府委以管理地方之佯僙头人“管乡”之称谓。

《执照》如下:

本《执照》是官函的一种形式,证明当时卡蒲实为都匀府直辖地,故称“府属南乡大七寨”。

三、思想与文化的发展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贵州毛南族的先民——佯僙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管理内部事务和对外交往的一套完整的社会组织和管理制度。元明时期的数百年间,毛南族分布地区随着行政建置的变动和隶属关系的不断更迭,其社会组织的形式也随之变化。清乾隆后期至清末百余年间一直隶属于都匀府,毛南族聚居区被称为“府属南乡大七寨”。是时,“官府”尚未向该地委派正式行政官员,全权委托地方头人主持,分为七寨总头人和各寨寨老两级。七寨总头人称为“总封”,由官府委托管理地方乡间事务。各寨寨老由该寨民众公认推举。如毛南族历史上有名人物石文锦就是卡蒲摆傍寨的总封,其后人立碑记述中称“石文锦,前清受都司所委任管乡,故称‘总封’,亦是堪与务农营生之业矣。”道光至光绪年间,南乡七大寨最后一位头人石金声(1824—1889),被委称“修职郎”,其墓碑为“皇清例授修职郎显考石公讳金声之墓”。其头人和寨老的职能一是负责乡民向政府上交“皇粮”,二是调解民间纠纷、筹办乡间公共事项、主持地方公产等项事务。

贵州毛南族除了“总封”“修职郎”管理地方外,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间还有“议榔”组织进行管理。卡蒲大七寨的“议榔”以寨为单位于每年插秧后举行,由寨老召集各户家长参加,制定或修改榔规榔约,总结过去一年的遵守、执行情况。各地榔规榔约的规定内容大致相同,包括防盗防匪及处罚,外盗入寨知情不报、发生盗匪不参加追捕,或与盗匪合盟及处罚,或人畜损坏庄稼的赔偿等等。在防盗防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不少村寨还要在要害处或制高点设立“卡哨”,每户轮流值班守护。如平塘县者密镇六硐地方于道光九年(1829)议榔,并将内容刻于熊桥石壁上。其全文是:

另有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交董村残留的部分“议榔”内容,亦可供参考:

就是这些“议榔”的内容,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规范,起着准法律的功能,维护着整个社会秩序,使毛南族的社会得以正常地生产生活和与外界正常、和谐、平等地交往。相应地也产生了毛南族民间的“议榔”和“保苗会”社会组织。

毛南族是一个“性稍朴”、热爱生活、与人和睦相处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从善弃恶、嫉恶如仇、坚持正义的民族,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从文献记载和口碑传说中,我们知道在清代毛南族就发生过与杨土司的斗争,状告到都匀府,取得脱离杨土司统治的胜利。清乾隆年间,甲青乡又发生与杨土司买卖土地的纠纷,并取得胜利。民国年间军阀混战,两次发生毛南族人民反抗军阀的斗争。

毛南族历史上与百越族群有渊源关系,从事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主要是单纯种植粮麻作物,虽然生产力水平不高,但已积累了自己的耕作技术和生产方式。据《思南府志》记载,明嘉靖间“旧有蛮夷、佯僙……处箐山者,芟林火之因播种,谓之‘刀耕火种’”。到万历时,郭子章在《黔记》中称佯僙人“男子计口而耕,妇人度身而织,暇则挟刀操苟柳,以渔猎为业……”说明毛南族人民的生产已由刀耕火种进入到耕织阶段,生产生活都有一定发展,达到了“计口而耕”的生产水平,具有东方农村公社的典型性特点。同时社会分工明显,打猎捕鱼在生产生活中还占有相当地位。进入18世纪,冶铁业在毛南族地区出现,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粮食增产,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至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都匀府还不得不颁布禁止采矿文“贵州都匀府属给照封开蠲勉事,照得司属四寨八工铁厂,自乾隆十三(1748)年开采至今,年已久远。兹因矿老山空,解今有众民禀恳……永远封闭,不得复行开采。倘再行开采,有累众民等,本府一律耽当不得……右照给摆傍寨民人等准此。”对“矿老山空”采取“永远封闭,不得复行开采”的措施。18世纪中叶,毛南族人学会了采矿炼铁,甚至还学会炒毛铁(低碳钢)技术,并出现了一些小型工业和手工作坊,甲青苗拉的白纸、爆竹,六硐的银器,在当地享有盛名。此时,领主经济的开始出现没落的现象。六硐土司杨氏将其领地成片地出卖给佃户,并立约免去佃户的夫役杂项等劳役贡赋。其卖约全文如下(此文刻于现平塘县者密镇甲青苗拉寨的石碑上):

此文证明封建领主占有制开始受到破坏,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佃户变为自由民,封建地主经济也在逐步兴起,中小地主开始出现。到19世纪末,汉人姜氏进入六硐任团总,与土司杨氏争霸产业,占去六硐坝子60%的耕地,而土司杨氏只剩下20%左右了。

农业生产中,毛南族人已学会拦河扎坝、开渠引水,建造水碾,加工桐油、菜籽油外销。贵州毛南族居住地区,森林植被保护得很好,覆盖率高达80%以上,林木果树收入占农业总值的25%—30%,是毛南族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同时,农村集市交易逐渐出现,经卡蒲大七寨头人石金声等与都匀解姓人买得仁化寨经营权,在当地开辟了第一个交易市场,外地商人纷纷拥入经营,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卡蒲纳卡开辟的大七寨交易市场,相邻的独山、平塘等地商人纷纷来此经商营运。同时,石金声创办了仁化寨的第一所私塾。之后,各地私塾学堂迅速地发展起来,汉文化得以广泛地传播。汉人入境经商和汉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毛南族地区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


[1] 见屠奇、柯绍忞:《元史二种•新元史》之《云南、湖广、四川等处蛮夷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52页。

[2] 见屠奇、柯绍忞:《元史二种•新元史》之《成宗纪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

[3] 《贵州图经新志》,第四卷,贵州图书馆藏手抄本,转引自刘锋、潘盛之:《古今“杨黄”异同考》,《贵州世居民族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卷,第90页。

[4]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7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32、33页。

[5] 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续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2页。

[6] 即都匀,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都云”为“都匀”。

[7] 顾炎武:《读史方舆纪要》卷121《贵州二》,第5276页。

[8] 黔南州民族识别工作组、平塘县民族识别工作组:《佯僙人族别调查资料汇编》,1983年,第15页。

[9] 黔南州民族识别工作组、平塘县民族识别工作组:《佯僙人族别调查资料汇编》,1983年,第16页。

[10] 黔南州民族识别工作组、平塘县民族识别工作组:《佯僙人族别调查资料汇编》,1983年,第93页。

[11] 碑立于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毛南族风情园内。

[12] 黔南州民族识别工作组、平塘县民族识别工作组:《佯僙人族别调查资料汇编》,1983年,第24页。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