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贵州白族概况
所属图书:《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 出版日期:2017-10-01文章字数:字

第一节 贵州白族概况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白族总人口约有19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统称为“白人”。他称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0多种。过去汉族称之为“民家”,以与“军家”相别,元、明史籍称之为“白人”或“僰人”,纳西语称之为“勒布”“那马”,傈僳语称之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 [1]

中国的白族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这里,西部有澜沧江、怒江纵贯南北,构成纵深的河谷地带,林木繁茂,景色秀丽;东部有金沙江横贯东西,金沙江西南的洱海之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庄稼一年两熟,主产大米、麦、豆类、玉米、棉花、油菜、甘蔗、烟叶等,号称粮棉之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铜、铝和各类稀有金属矿产。

一般认为中国白族属于氏羌族群的一支,但是其族源是多元的。作为土著居民的洱海人和昆明人是白族的一个重要来源,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载。白族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先秦时期氏羌族群南下族群中的一支,其远祖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僰人。公元前3世纪的《吕氏春秋》载:“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晋代洱海区域出现了“上方夷”和“下方夷”。唐代初期出现了乌蛮、白蛮。汉唐间,大姓爨氏兴起于南中,爨氏又分为西爨白蛮与东爨乌蛮两部分,南诏阁罗凤时期,徙二十余万户西爨白蛮于洱海地区。由此可见,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与西爨白蛮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到8世纪,南诏统一洱海区域进而建立起包括云南全部地区的强大政权,加速了白族共同体的形成。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南诏酋龙卒,子法(隆舜)立,自号“大封人”。“大封人”这个专用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白族的形成。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考古发掘的苍洱地区史前遗址来看,其本质异于华北之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是一种地方色彩甚浓的区域性文化。

春秋时期,西南夷地区和秦国、楚国都有联系。战国时期,和楚国的联系更为密切,甚至有“庄蹻王滇”的说法,楚韵遗风仍可见于今天的白族生活中,而汉文化的影响则贯穿于白族发展的始末。

公元前109年,西汉中央王朝在此设立了叶榆、云南、比苏、嶲唐等县,属益州郡管辖。隋代,设立南宁州总管府对云南实行了短暂的统治,爨氏大姓则世据南中。唐代前期,对云南地区实行羁縻统治政策,洱海地区归姚州都督府管辖,下设髦州、宗州、匡州、曾州、尹州、蒙舍州、阳瓜州、浪穹州等20多州。7世纪,唐王朝和爨氏为争夺对滇池地区的控制权,矛盾激化。同时唐中央王朝还面临来自吐蕃的威胁。此时,六诏兴起于洱海地区,位于六诏之南的蒙舍诏在唐王朝扶持下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地方政权。

南诏国时期,洱海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南诏国是乌蛮与白蛮建立的地方性政权,即彝族先民和白族先民共同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南诏政权建立后约250年间,同唐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臣属关系,使节往来不绝。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昌盛,出现了儒、释合流的“释儒”,大理地区被称为“妙香古国”。

1253年,蒙古贵族发兵击灭大理段氏政权。在云南设置的元初五城中,大理地区属于合刺章。1256年,大理总管府设立,下辖大理上万户府、大理下万户府。1274年改设行省制度后,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并以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领之。

明代,卫所屯田,改土归流。1382年,蓝玉、沐英攻克大理地区,设立三司,广泛推行卫所制度,对白族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蒙化、鹤庆等府,并在军事上设置了大理、洱海、大罗、蒙化四卫以及永平、鹤庆两御,共辖30个千户所,是卫所集中分布的一个重要统治区域,充分体现了大理地区的重要性。伴随封建统治在大理地区的日益深入,汉文化通过汉族移民和儒学教育等途径,深刻地影响了白族文化。清代,多依明代旧制而时有改易。

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也有人认为语支未定,并有不少学者主张应该单独划为白语支。白语按地域范围分成南、中、北三大方言片区。

白族在唐代曾参照汉字创制了方块白文。历史上,白族用白文记述历史,创作文学,留下了一定数量的白文古籍。大致有白文经卷、白文残瓦、白文史书、白文碑刻、白文祭文、白文唱本和白文对联等。

贵州省白族是中国白族的一个人口仅次于云南白族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少数民族》修订本中有“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罗苴’‘龙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称呼”作专门表述,它说明贵州白族在族群渊源上与云南白族同,但是在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上有其自身的族群发展的路径。

《贵州省志·民族志·白族》对白族的族源问题有四种说法:其一白族是云南的土著民族;其二白族为氐羌之后,系氐羌的一支;其三汉族后裔,是古代楚、蜀两个方面的汉人迁入洱海地区后混合而形成;其四白族为多元民族。

在贵州白族先民的认知上,《贵州省志·民族志·白族》中采信了僰人是贵州地区白族的先民说法。“关于贵州白族的源流及形成年代问题,也在探索之中。马曜、尤中等多数专家认为,白族与古氐羌族群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即‘僰,羌之别种也’。据考古发掘和史志记载表明,约在二千年前,僰人先民已使用金属器,进入文明社会,农牧渔猎业已有一定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开的五尺道和汉武帝时开的僰道,皆穿过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交界区域,沿线今云南昭通、会泽、东川、今贵州威宁、水城一带,已有僰人散居,这说明是时僰人活动之范围已扩展到今之黔西北边缘,且与祖国内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僰人是属这一带白族的先民。” [2]

在贵州白族形成上,《贵州省志·民族志·白族》是这样认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夔人分布,北起播州今之遵义地区,西北至彝族君长乌撒部统治区即今之威宁、赫章地区,西南抵达播勒、于矢部所辖之地即今之安顺、关岭、罗甸、兴仁、普安和盘州市等地,可见其人数之多,分布之广。另据民族学资料获知,当时的白族大多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平坝、集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交通要冲,已发展成为贵州西部地区的先进民族之一。是时,贵州白族的分布面基本定型,但在其居住范围内,仍然进行着自然和人为的纵横交错地迁移。” [3]

在所谓的“自然和人为的纵横交错地迁移”中,《贵州省志·民族志·白族》叙述了当今贵州白族的数种构成。“唐宋之际,南诏、大理国的统治区域‘三十七部’,包括今之贵州西部绝大部分白、彝族等地区。为了有效地统治诸部乌蛮势力区域,段思平取得政权建立大理国后,分封白族人到关津要隘和富沃之地,为段氏征收赋税和担任军事防卫要务。大理的不少白族官员,携带妻室儿女,组织远征军翻山越岭,长途进军贵州西部一带屯驻,监督和管理乌蛮各部军政事务,故贵州白族中有一部分是南宋大理国时期从大理迁来的。”

贵州的这部分白族的族源还可以在威宁、赫章两县的白族张、苏、李、赵、杨等姓氏的族谱中找到记载。白族苏氏谱碑记载“由滇入黔”。白族赵姓谱碑记载,祖先“游历滇黔,落业乌撒”。白族张姓家谱记载,“我族同胞本至亲,连根共蒂一家人,洱海苍山桑梓地,碧鸡金马子孙春,算来均系九龙派,散住滇黔作毗邻”。

在元代初年,大理被元所灭,但白族部分军人受蒙军重用,组成“爨僰军”征讨滇东和黔西北彝族先民,“并留居乌撒、播州、水西及于矢部各地,东至湘西一带”, [4] 成为元代在贵州等地留存的白族之一部。

在明代,又有一些善于作战的“僰人士军”,受王朝之命,进入今黔西南、六盘水、毕节和遵义等地镇守而成为今天贵州白族之一部。

贵州白族中的“南龙人”,是明初入黔的“南京人”和贵州的“龙家”经过长期的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共同体。

“龙家是贵州的古老民族之一,〈元史〉〈贵州通志〉〈大定府志〉〈清镇县志〉等80余部文献资料,均有关于贵州部族龙家的记载。其支系较多,诸如大头龙家、小头龙家、马镫龙家、曾竹龙家等。明代以前,其主要分布地区是贵阳、安顺、黔南、毕节等地。” [5] 明初入黔的南京人得到龙家的友好相待,遂在贵阳、安顺、毕节等地隐居下来。

现今其家谱中多有记载,黔西县《华氏家谱》载:“惟龙家为近朴直,马仲阴蔡淫者聚族而居,喜率亲属安耕织,远骄倭,吾先知其可依也,乃率属以和之,和其理居,和其姓氏,和其衣服、礼仪、语言、器用。”再如大方县拔贡赵铿家谱载:“燕藩承统,建文播逃,凡同事忠义者率属以来黔,离乡去国,良可哀矣。既而创业水东,更水西……吾先祖至黔时,惟龙家一族心地和平,堪以为援,乃投簪改制,相倚为生,延十数世,何主何宾无能辩矣。”而在后来的“改土归流”中,龙家人为了避免诛戮,被迫改称南京人,称是“大邦之民,忠臣良将之后”,以免官军歧视、残杀。明清之际的南龙人主要聚居在毕节地区,在安顺、六盘水等地市也有分布。

正是以上几个部分的白族后裔共同构成了今天贵州省的白族,但是,其基本上都是在1982后通过“返本归源”“认定”确定的。“七姓民”1982年“返本归源”为白族,“南龙人”1988年被认定为白族。

1956年11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以“白族”作为本民族的统一族称。贵州盘州市、大方、纳雍等地白族曾报汉族,威宁、赫章等地白族在保留“七姓民”的同时,又曾以“彝”为族称。1982年,由于进一步贯彻民族政策,根据民族识别,贵州白族先后返本归源,统称白族。1982年,在安顺召开的“南京——龙家人”族别成分识别会上,统一为“南龙人”。1988年,南龙人被“认定”为白族。到1988年,贵州白族全部“返本归源”“认定”完成。


[1] 中国少数民族修订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410页。

[2]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0页。

[3]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0页。

[4]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1页。

[5]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1页。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