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贵州回族概况
所属图书:《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 出版日期:2017-10-01文章字数:字

第一节 贵州回族概况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贵州回族人口约为18.47万人,占贵州总人口的0.5%,位居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回族人口第14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贵州回族人口增长较快。据统计,1953年约有4万人,1964年约为5.5万人,1982年约为9.9万人,1990年约为12.7万人,2000年约为16.9万人。

贵州省9个市(州)都有回族居住。分布较为集中的为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六盘水市、安顺市和贵阳市。从县份看,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多,约为10.2万人,其次兴仁县约1.4万人,平坝县约0.8万人,盘州市约0.7万人,兴义市约0.65万人。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县(市、区、特区)还有云岩区、南明区、钟山区、水城县、六枝特区、西秀区、织金县、碧江区、都匀市、普安县、安龙县、贞丰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贵州回族人口迁徙加快。1953年,贵州全省没有回族人口的县为26个;1964年没有回族人口的县减少为3个;1982年仅剩下1个(仁怀县)。到2000年贵州省各县都有回族人居住。

回族自元代迁入贵州后,主要居住于黔西北和黔中一带屯戍地。明代后,逐渐往周边地区迁徙。逐步形成了黔西北、黔西南和黔中三个聚居地。

回族在分布地域上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贵州回族人口在全省各地,尤其是交通要道和大中小城镇均有分布。在农村自成村落、在城镇自成街道或连片居住,总体为散居于其他民族之中。这一方面有利于贵州回族与其他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与其他民族存在着差异。

回族通常是聚族而居。无论是城市或农村,单独一户回族混住于其他民族中的情况极为少见,主要是因为回族在生活上有一些特殊需求。由于宗教信仰的维系,即使是互不相识的回族,在选择居住地时也要选择相邻居住。在农村的回族一般选择围绕清真寺周围居住,以便于参加宗教活动。回族善于经商,因此在城镇的回族一般选择当街临市的路段建房,便于经商贸易。贵州回族居住环境没有太突出的特征。贵州农村回族按主要居住地域可分为山地、坝子和河谷地带居住三种。自20世纪80年代起,回族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村茅草房已逐步改建为瓦房,有的还建了砖结构的平房。

元代的回族 [1] 主要是来自中亚诸国的军士、官吏等。明清两代,回族人随军由西北和江南迁来,入黔后先是参与屯戍,随后逐步定居,形成以农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明代中后期起,一些善于经商的回族人,依靠居住在城镇及交通沿线的优势,从事商业、运输业、清真饮食业,开辟了新的营生门路。但由于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制约,生产门路相对狭窄,影响了回族经济的发展。

在民族习俗方面,贵州回族由于长期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影响,除保留自己的主要文化特点以外,还吸收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如语言方面,普遍使用汉语、汉文,但在回族内部交往中还保留着少量的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进行宗教活动时,则统一以阿拉伯语诵读《古兰经》、各种赞词及祷告语。

贵州回族人口不多,又因散居杂居于其他民族之中,现今仅有一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自治县(即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平坝县十字回族苗族乡、兴仁县鲁础营回族乡、盘州市普田回族乡、中山区月照彝族回族苗族乡、水城县杨梅彝族苗族回族乡、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等7个乡,未形成大的聚居区。

在社会生活中,回族人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相处较为融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一直都较友好。在许多杂居村落,回族与其他民族互相尊重、合作共事、和睦相处。

贵州回族长期以来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状态,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方面有良好的传统。清顺治十六年(1659),陕西长安人刘吉出任贵州威宁下坝清真寺掌教。他妥善处理教内回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在他的影响和劝说下当地杨、王、阮、孔等七姓他族人入教,后均为当地望族。清雍正初年,威宁杨湾桥清真寺搬迁新建,汉族孔姓还捐给回族土地。而早在明末,普安青山地方人士修建城隍庙,向瓦家募地基兴建,瓦氏家族为敦睦回汉感情,慷慨拆了自己的房屋,将地基赠予他们。清末普安青山小屯回族建清真寺,当地彝族土司龙跃先、庞三春、龙国瑾闻讯,主动赠送楸树柱料。光绪十六年(1890),马元章(哲赫林耶第7代教主)到贵州办理教务,积极宣传民族团结和教派团结主张,缓和与统治者的矛盾,化解与其他民族的隔阂。杨云鹤任贵州“热依斯”时期,善与地方官吏及各族人士相处,伊斯兰教节日还设宴款待各界人士。安顺回族待人宽厚,处事忠诚,见义勇为。清光绪末年安顺东街失火,火势很大,回族人李香庭上房撤火路,连续三次跌下,但他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抢救,直到大火扑灭。地方当局为褒奖其见义勇为事迹,授予他名誉官职。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宗教方面也能正确处理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即使在爆发起义的非常时期,也注意到了宗教间关系的协调。从清同治三年(1864)七月贵州教区主教胡缚理给“白旗起义”领袖的信中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信中说:“最近,从你们那里回来的教友告诉我,你们攻克兴义府以后,对教友很宽容,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财产。我由衷地感谢你们,只尚未得暇去向人们公开传述。所有从兴义府来省城的教友都异口同声地说,你们没有虐待他们任何人。感谢你们,全心感谢你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族与各民族的团结进一步增进。譬如1958年,威宁自治县政府号召大搞土地深耕,建设丰产坝区。回族聚居地中水一带,坝子宽,任务重。在政府协调下远在35公里之外的石门坎苗族群众赶着牛,带着农具前来帮忙。仅几天就完成了深耕任务。为了表现民族间团结互助的精神,他们创作了一首山歌,歌中唱道:“回苗两族心连心,互助合作搞深耕。为的粮食大增产,为的社会主义早建成。”

观风海区小米公社(今属哈喇河乡)是彝族、回族、苗族、汉族杂居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回两族人民关系紧张,隔阂很深,成了冤家对头。回族赶牛街子场,彝族下哈喇河都得绕道行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彝族、回族消除了隔阂,彼此尊重风俗习惯,团结和睦,共建美好家园。昔日的冤家有的结拜为干亲家,喜庆节日互相往来。彝族办酒,尊重回族生活习惯,请阿訇宰羊或鸡,为回族另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立了宣传队,彝族、回族、苗族、汉族人民同台歌舞。当地的民歌唱道:“西凉山峰入云天,小米河水浪漪涟。两岸春光无限好,满山杜鹃多娇妍。彝回携手同耕作,团结友爱谱新篇。”

在威宁等回族与汉族、彝族、苗族等民族杂居地区,回族家遇有喜事办宴席,要邀请其他民族参加;汉族、彝族、苗族等民族备办宴席,也要请阿訇宰羊或鸡,专门办清真伙食招待回族客人。在城镇,兄弟民族办事,会特意安排回族宾客到清真饭店就餐;回族待客时,也要安排不习惯吃清真菜的其他民族客人到汉族餐馆就餐。在生产及经济活动中,回族与兄弟民族总是互相帮助。譬如兴义市笃家村,是一个以回族为主,布依族、汉族、苗族、彝族杂居近千人的大村寨。回族与其他民族信仰和生活习俗不同,但能够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兴义市鲁屯镇清真寺阿訇马联忠,几十年如一日,努力促进回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团结,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鲁屯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不管是回族内部还是回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产生矛盾,马联忠阿訇都会耐心劝解,这增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水城县纸厂乡高炉村地处六盘水市城郊,平均海拔2600米,全村共有168户684人,有回族、汉族两种民族,其中回族占84%。2005年以来,村党支部书记张良开(回族)带领群众转变思路,大力发展运输业、规模养殖、特色种植和旅游产业,全村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和谐共处,得到上级部门肯定。2010年4月张良开被评为六盘水市劳动模范。威宁自治县幺站镇平原村磨石组,32户村民中有12户少数民族(3户回族、3户苗族、6户彝族),长期以来,互帮互助,团结和睦。尤其是收种季节中,谁家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去帮忙。威宁自治县牛棚镇营上村,辖三个村民组,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三个民族,190户,902人。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马远平(回族)的带领下,全村各民族团结一心,大力推进经济发展,使营上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贵州回族主要生活于汉族及部分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及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交往。回族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因此,从根本上讲宗教信仰并没有成为回族与其他民族团结的障碍,总体上是团结和睦的。民间故事《云山与卢河》讲了一个关于回汉通婚的故事,故事说回族姑娘大云、小云姐妹赶场回家路遇恶狼,汉族青年赵卢奋力相救,为感谢青年,姐妹俩常去赵家帮助照顾其老母。后大云与赵卢相爱。大云父母却要将大云许配给貌丑心狠的马少爷。大云不从,诡计多端的马少爷想出种种办法迫害她。大云姐妹被逼入绝境,决心为争取婚姻自主和回、汉两族团结而献出生命。赵卢得知此情,毅然随她们而去……

总之,回族与其他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兄弟姊妹,大家共同在同一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个民族永远缔结友谊之花,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昌盛,各民族人民才会受益无穷,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1] 回族: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唐、宋、元时期的“回纥”及葱岭以西的一些民族是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论述和避免歧义,本书将回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称谓皆以“回族”代替(古文献引文中的除外)。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