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17.情志致病,必取厥阴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825字

117.情志致病,必取厥阴

这是陈作霖先生的观点。

作霖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童年时,因其父陈耀堂病误于医,愤而习医,从乡先辈丁甘仁先生,尽得其秘,名噪沪上。先生幼承家学,受父熏陶,乐操医业,在随父行医中深深体会到“医之所病病道少”之理,从此,探《灵枢》,问《针灸甲乙经》,孜孜不倦。从事针灸临床已40多个春秋,以敏捷的思路,丰富的学识,勇于开拓的精神和独特的经验,赢得了学界的敬重。他擅长辨证,取穴少而精当,主张以针灸为主,药物为辅,治愈了大量患者。

情志发于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又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灵枢·五变》说:“……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灵枢·九针论》云:“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畏,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脏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也有类似论述:“精气并于心则善,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尽管上述经文在文字表述上略有不同,但都论述了脏腑功能对情志活动的影响。

情志不遂虽可影响到五脏六腑,但主要与心、肝关系最为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喜、怒是最易出现的情志病变。“喜伤心”“怒伤肝”,心肝多为情志所伤。心肝两脏,归经皆为厥阴、手足厥阴,经气相通,因此凡临床见到情志不和,或证在心肝,兼有情志异常者,取厥阴经穴予以治疗。其中疏肝必取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穴与之相伍。太冲为肝经之原穴,脏病取原。肝气郁结,太冲取以疏肝理气;肝血瘀滞,太冲取以化瘀消滞。内关为心包经络,通于三焦,三焦主气,厥阴主血,内关可兼施。内关又通于阴维,有宽胸理气之功。太冲、内关相配,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厥阴头痛,乳痈,肝郁犯脾之泄泻、呕吐,肝胆湿热之胁痛等,多与情志有关。

作霖先生施行针灸,不忘辨证。认为辨证论治,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内容,是认识疾病和解除疾病的过程,是中医治疗的特点,对针灸临床起着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倘若废弃辨证而施行针灸,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将会像瞎猫逮鼠那样,事倍功半。他将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针灸临床的始终,使自己每每在针灸临证时出奇制胜,取得良效。

在临床上遇到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或病在同一经脉,便可用同样的方法选穴治疗;而同一病种,其证候不同,或病不在同一经脉上,其治疗选穴方法也就不同。譬如:落枕与急性腰扭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若疼痛部位均在督脉经上,都可用人中穴治疗;若在太阳经上,皆可取后溪穴治疗。又如:失眠,虽然同是不寐,但其有“心脾血虚”“心肾不交”“胃不和”等不同的证候,在治疗选穴上亦有所不同。如心脾血虚取神门、三阴交;心肾不交取神门、太溪,灸涌泉;而胃不和卧不安者,取足三里、阴陵泉、内关等穴予以治疗。

就辨证论治而言,在针灸临床上有辨经取穴与辨证取穴之区别。辨经取穴是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为指导,根据经脉循行规律进行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辨证取穴是以脏象学说为基础的。《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即通过四诊、八纲进行全面分析、归纳,然后选穴配方。因此,脏腑疾病到辨证取穴为主。辨经取穴与辨证取穴虽是两种方法,但在临床上又不能截然分开。对于某些疾病应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互变,才可取效迅速,运用灵活。

作霖先生临床重视后天。“夫精者,身之本也”“肾主藏精”,肾为人的先天之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为人的后天之本。精者,乃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为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和物质之基础。先天之精,与生俱来,藏于肾中;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生化而得。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后天之精全仗于先天之精的煦蒸。在临床上,应多注重补益人体的后天。人之生,先天之精已成,而后天之本当善调之。饮食入胃,脾胃健运,则水谷得化,精微得输,五脏得养,人体得充,即所谓“胃气壮,五脏六腑之气皆壮也”。故对一些体弱、消瘦、失眠等属气血生化乏源,精微不足,无以充养者,多以脾胃入手。尤其当患者年逾不惑之时,人随时日而年长,体力则随之耗散,当充其后天,生其气血,调其阴阳。对消化系统疾患不仅从脾胃两经论治,而某些长期患有慢性消耗性疾患,亦须重视调理脾胃。因为脾胃健运,生化有源,气血旺盛,则诸疾痊愈有望,正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