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78.无因不成瘀,因邪而致瘀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629字

78.无因不成瘀,因邪而致瘀

这是奚九一先生的学术观点。

奚九一先生立论于“因邪致瘀”的发病观点,尤其是治疗周围血管病。这类病多是指原发性和继发性四肢血管的损害,以循环障碍为主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分为缺血性和郁血性两类。两类疾病虽致病因素各异,病理、生理有别,但也有共同的或相似的病理过程,表现为血管内膜受损,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高,血栓形成,为现代医学的血栓性疾病,属中医的血瘀证。中、西医理论都认为“无因不成瘀”。中医理论认为“病由因异”,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的血管疾病;“瘀随证变”,血瘀的个性,既可由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又可随病情演变而出现“新瘀与旧瘀”之间的相互消长。故病因与血瘀,在周围血管病的发病概念上,具有“因”与“果”的关系。

中医对“病”与“证”的认识,有因病、因人、因时而异的动态发展观念,所以因瘀治瘀、执活血化瘀大法通治一切周围血管病,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完全符合中医传统的“辨证求因”与“审因论治”的整体观,也难以反映致病因素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邪致瘀”,《灵枢》云:“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热、或寒、或痹……变化无穷,此皆邪气之所生也。”因此,“邪”被视为导致各种脉管病的致病因子。邪与血气凝滞可使脉管发生肿硬作痛的形态改变,正如《黄帝内经》所述:“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这些描绘,十分类似于静脉血栓的体征,而邪留络脉确可致血管闭塞。

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因素,在临床上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不论任何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反映“瘀血”这一共同的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症状,如痛有定处,青紫瘀斑,癥积肿块,舌质暗紫,有瘀点、瘀斑,脉涩、结、沉、迟,或出血,精神神志和感觉、运动异常而有瘀象者,都可按照异病同治活血祛瘀。瘀血的成因虽多,但概要而言,其病理因素不外邪实与正虚两个方面。实者为寒热二邪之侵扰,虚者为阳气与阴血的不足,以致气血运行失调,滞而为瘀。从现象上看,瘀血虽属有形的实邪,而其本质又有正虚的一面,虚实往往相兼为患,且在疾病演变发展过程中,常有消长转化,临证必须予以联系考虑。

如气滞形成的血瘀,活血必先理气,可选用调气、行气、破气药,并按其脏腑病位,选用疏肝气、理脾(胃)气、降肺气等药。在用活血药时,需着重选“血中之气药”,重者可予破血行气之品;同时还当针对气滞、血瘀的具体病情不同,治气、治血有所侧重。对寒凝形成的血瘀,应注意选用偏于辛温的祛瘀类药,以加强行瘀通脉、散寒解痛的功能;若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血瘀,治疗当助阳消阴与益气通脉之药配伍合用。

对气虚形成的血瘀,一般以补气为主,活血化瘀为辅,寓通于补,使气足而血行,故黄芪用量需重。对血虚形成的血瘀,当采用养血祛瘀法,所选之活血药不能过猛,宜和血而不宜破血,用量亦宜审慎,不能希求大剂速效,应与养血药两相协调而达到“瘀祛新生”的目的。对阴虚形成的血瘀,当滋阴与祛瘀并用,可采取汤丸并进,汤方濡养而兼行,丸剂缓攻以求效;若干血瘀结较重,而体质尚任攻消者,亦可先攻后补,祛瘀生新。

《黄帝内经》则有“邪客于皮毛,入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阐明了邪留络脉的发病过程是“邪留”而致小血管闭塞,进而发展成大血脉病变的“奇病”。奇病之名,唐代医学家王冰特别指出:“病在血络,是谓奇病。”各种致病因子(邪)的侵入留滞是导致血管闭塞、血流障碍(瘀)的主要成因。

奚九一先生认为,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理论是以“邪”为致瘀之主因,由于邪,即各种致病因子、炎变反应等致瘀,也就是血管痉挛、新血栓形成、旧血栓机化等损伤。因此,邪盛则生新瘀,导致病情急性或亚急性进展,邪去新瘀渐转为旧瘀,则病缓。又由于邪正相争的盛衰,血瘀的新或旧也随之消长。“邪、瘀、虚”三者主次比例的动态变化,必然引起临床缺血或郁血征象,或急或缓的更替,所以认为“邪是标,瘀是变,损是果,虚是本”。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