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77.临证有五要:主证、主次、共性、阶段、整体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2069字

77.临证有五要:主证、主次、共性、阶段、整体

这是叶景华先生的学术观点。

景华先生以辨证法观点强调在临床上运用辨证诊治需“五要”:一要在证候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抓住主证;二要分清主次,把握虚实先后;三要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四要注意病变的阶段性;五要全面考虑局部和整体情况。“五要”有助于辨证论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另外,根据多年来对不少病证的辨证体会,认为临床辨证分型应分阶段性,并能反映证型的轻重程度和转变情况,同时辨证分型要和辨病相结合。

汉代郑玄《诗谱序》曾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临床辨证,抓主证,就是抓纲,纲举目张,兼证、变证、夹杂证等也就易辨可解了。

什么是主证?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如以六经的提纲证而言,则有太阳病的脉浮、一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主证;阳明之为病的胃家实的主证;少阳之为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的主证;太阴之为病的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主证;少阴之为病的脉微细,但欲寐的主证;厥阴之为病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的主证。如以方证而言,则有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的桂枝汤主证;以恶寒无汗,身痛气喘为主的麻黄汤主证;以口苦喜呕,胁痛胸满,往来寒热为主的小柴胡汤主证;以烦渴,汗出,高热,脉大为主的白虎汤主证;以不大便,腹满痛,潮热谵语为主的大承气汤主证;以吐利腹满,饮食不振,自利益甚为主的理中汤主证;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为主的四逆汤主证;以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主的乌梅丸主证。

清代医家陈修园在《长沙方歌括》中指出:“长沙当日必非泛泛而求,大抵入手工夫,即以伊圣之方为据,有此病必用此方,用此方必用此药,其义精,其法严,毫厘千里之判,无一不了然于心,而后从心变化而不穷。论中桂枝证、麻黄证、柴胡证、承气证等,以方名证,明明提出大眼目,读者弗悟也。然而可以谓之方者,非圣人不能作,非明者不能达。”

六经方证的主证,是辨证的关键,反映了疾病的基本规律,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因此,对主证要一抓到底,抓而不放,才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只有先抓主证,才符合辨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分清辨证的层次,而使辨证的程序井然不紊。

胡希恕先生就主张“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主次,就是要注意兼证。兼证是在主证的前提下出现的,它附于主证而存在,但又补充了主证证候的不足。凡在主证基础上而见新的证候的,就叫做兼证。如桂枝汤的主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若兼见气喘,或者兼见项背强几等,这便是桂枝汤的兼证。兼证的主次,同主证的关系,有互相为用、相得益彰的作用。

但如果属于六经提纲证的主证,而出现另一经兼证的,则往往属于合病与并病的范围,就不能按兼证来看待。如太阳病的提纲证,而又出现胸胁苦满的时候,则多为太阳与少阳并病,如果太阳病的脉浮身痛和阳明病的心烦、口渴同时出现,则“二阳合病”。

若只知抓主证,而对兼证不顾,就不能做到随证应变,也不能随着兼证的出现,制订有效的治法。主证和兼证是并行而不悖的关系。主证反映病之常,兼证则反映病之变。

景华先生还主张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相结合。“证”,是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证候,往往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证候,如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证候,但每种病证有其一定的基本矛盾贯穿在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各种疾病虽然有时可出现相同的证候,但本质有不同。辨证论治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专方专药则针对疾病的基本矛盾,虽然辨证论治中有些方药也包含着针对疾病的基本矛盾,但有的不能解决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相结合,兼顾两者的矛盾,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景华先生也主张内治和外治相结合。外治法是治疗上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医药有不少外治方法,内治和外治相结合可以提高疗效,临床上不少内科病证除内服药外,结合外治法,疗效可以明显提高,如风湿性关节炎局部关节红肿疼痛,治以祛风清热、活血通络之剂内服外,并以金黄散外敷局部,关节肿痛就能很快得到缓解。

同时,也注意到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各有所长和不足,将两者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确能较好地提高诊治水平。中、西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发展中医药服务,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当代中医的重要任务。强调在临床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有利于确切地治疗和取得宏观的数据,更能说明中医药的疗效。在临床上诊治有些疾病,仅凭宏观是不够的,如无症状的蛋白尿,镜检血尿的诊治,须结合微观来诊治。

景华先生主张抓住标本缓急。对五脏病证的治疗,尤其强调抓住标、本、缓、急四字,即病变在发展阶段,由于外邪侵入或由虚(功能失司)致实,如痰饮,水湿潴留,瘀血阻滞等,应急则治标,以祛除邪实为主,适当照顾本虚;在邪势衰退、病情趋缓解时,应缓则固本,以扶正调理为主,尚须兼顾祛邪。对六腑病证的治疗,强调用理气法和通下法,认为六腑病证多见实证,因外邪、食滞等因素使六腑通降功能失常,气机郁滞而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辨证采取理气法或通下法,大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