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74.脑属脏器,而非奇恒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3501字

74.脑属脏器,而非奇恒

这是王翘楚先生的观点。

王翘楚先生是沪上名医。曾先后任上海市徐汇区第二联合诊所所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翘楚先生认为,中医的脏器、组织和器官之间,既有其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又在生理功能活动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变化中则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而实现的。那么,脑作为人体组成的一部分,是属脏还是属腑,这在历代医籍中有过不少讨论。

脑的地位和作用在以五脏为核心的中医脏象理论中,只是被作为“奇恒之腑”而与骨、脉、髓、胆、女子胞同等而论,如《素问》云:“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人体是一个有机而恒动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由于受到《黄帝内经》中脑为“奇恒之腑”理论观点的影响,脑的研究在中医界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而中医对脑的认识一直处于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

脑是脏还是腑?翘楚先生认为,脑应属脏,其理由是:把脑定为奇恒之腑,主要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从中医脏腑的定义分类来看,“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语出《素问》)。奇恒之腑既具有“藏精”似脏的一面,也具有形体中空而似腑的一面。但在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具体分类上,则又有与定义不全符合之处,故而表现在一些脏腑分类上的自我矛盾性,如:胆,既具有藏贮“胆汁”(肝之余气积聚而成“精汁”)似脏的一面,但又因胆同时具备贮藏与排泄胆汁的功能,藏而能泻,故有别于奇恒之腑形体中空,藏精而不泻的特性。所以胆在脏腑分类中,既属腑,又属奇恒之腑,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对传统分类中属奇恒之腑的脑应重新分析归类。脑位于头颅之中,藏精髓而不泻,既不中空,也无形可见,这就有别于骨、脉、胆和女子胞,应属脏。从脏的体用而言,脑为髓之海,髓属阴,脑为“真气之所聚”(王冰),真气属阳,阴为体,阳为用,保持其内在统一平衡,以气血而论,脑赖气充,又赖血养,所以说,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脑之气、血、阴、阳的对立统一平衡,这也是脑之所以为脏的道理所在。重新确立脑为脏的观点,对正确认识脑在中医脏象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的作用,对中医脑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将是十分重要的。

翘楚先生主张“脑主神明”。什么叫神明?《周易·系辞》下传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变,以通神明之德。”孔颖达疏说:“万物变化,或生或成,是神明之德。”在《孝经·感应》中这样说道:“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唐玄宗注说:“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故曰彰也。”《辞海》云:“一指人或物的精灵怪异,一指人的精神。”中医学中的神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泛指统帅一切功能活动的能力和外在象征;狭义之神,是指人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脏象学说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之为“五脏神”,而五脏所藏之神主要由心神统摄协调。如《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云:“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还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上述观点的形成是由于中医学受历史的限制,如科学水平、思维方法以及古代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医传统观点强调心主神明论,而忽视了脑主神明的作用。

随着人类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发展,人们对脑主神明逐渐有了认识,医圣张仲景对脑主神明基本上持肯定态度。《金匮玉函经》曰:“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曰:“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神三百六十五络上归头。头者,诸阳之会也。”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曰:“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清时代关于脑主神明的认识已有所发展。如王惠源的《医学原始》曰:“人之一身,五脏藏于内,为之生长之具,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入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直接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论,清代汪昂的《本草备要》曰“人之记忆皆在脑中”,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则有“灵机记性在脑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脑主神明”和“心主神明”争论激烈,但诸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脑主神明的理论以指导脑病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中医对脑病治疗的研究与进展,脑与神明的关系更进一步得到肯定,如颜德馨先生就指出过:“脑位于颅内,由精髓汇集而成,其性纯正无邪,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脑惟有气血不断滋养,精髓纯正充实,才能发挥元神之腑的功能……若瘀血随经脉流入于脑,与精髓错杂,致使清窍受蒙,灵机呆纯,则出现表情痴呆,神识不清,癫狂时作诸症。”颜德馨先生这里明确肯定了脑与神明的生理与病理关系。

翘楚先生指出对中医理论既要重视研究运用,更应强调以临床实践检验和发展完善。他认为源于《黄帝内经》的“心主神明”观点与现代医学科学的解剖学、脑科学相差太远,既不符合近代中医理论对脑的认识,也不切合现代临床实际。如近年来,我们在对失眠症的中医治疗与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量就诊的失眠症病人中,有相当大部分曾经服过“从心论治”为主的方药,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改用“从肝论治”法,以调整脑功能的方药进行治疗,结果疗效明显提高。所以,根据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发展的现状,现在应该大胆提出“脑主神明”理论,以修正“心主神明”的观点。

明确肯定脑主神明的理论观点,并不是一概否定心、肝等脏器对神明的作用,因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脑神统帅协调诸脏器的中枢作用,只有各脏腑的功能配合才能得到保证。在讨论脑与脏腑的相互关系和功能联系时,王翘楚先生认为“脑主神明”与“心主血脉”“肝主气机”功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脑与心的关系: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血,即全身之血液;主血,即主宰全身之血液。脉,即脉管,是运行血液至全身各脏器之通道;主脉,是心与脉管直接相连。所谓心主血脉,即指心推动全身血液在脉管内不停循环的作用,以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脑神之用有赖血液不断供养,才能很好发挥其用。《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脑主神明赖心主血脉功能的发挥,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由于心主血脉,心不断供给血液营养脑神之用,正如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所证实的:每分钟流经脑组织的血液达800毫升左右,占心脏每分钟搏出量的六分之一,如果心主血脉异常,必然影响脑体而出现神志的异常改变。如心血搏出量不够,可引起心源性休克而神识不清,以及脑动脉硬化、血管性痴呆等,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如精神萎靡,迟钝,健忘,失眠,头晕,头痛,智力减退,烦躁,惊恐善怒等,所以脑体的病变多与心主血脉的异常有关。

临床上治疗脑病时配合运用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的方法,常获得良好的效果。脑与肝的关系:肝具有调畅气机,调节情志,藏血等功能,肝开窍于目。气机,指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情志活动也是脑神的外在表现,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目为肝之窍,《灵枢》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则为之精”,故又称目为“精明”。《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是故身精明,难衰而坚固,寿考无忒,此天地之道也。”宋代范仲淹在《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文中说:“工部侍郎致仕郎今八十三岁,精明不衰。”《素问》曰:“诸脉者,皆属于目。”五脏六腑皆与目有其内在的联系。而“十二经脉……皆上熏于面”,亦即上冲于头而出于脑,所以目与脑有着极其密切的生理关系。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之脉从目系上行入脑,交会巅顶,所以依据经络的内在联系,已构成了肝、脑密切相关的基础。

从脏腑的生理功能来看,肝主气机正常,则气血调和,经脉通利,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维持相互平衡,情志活动保持正常。从病理方面来看:肝主气机失常,致气血逆乱,上扰脑之神明,则表现出情志活动异常,如抑郁寡欢,闷闷欲哭,多疑多虑,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若在七情六郁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引起脑之情志活动改变,又常易导致肝主气机功能失常,气血逆乱,致肝为病,因此前人有“郁不离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暴怒伤肝”之论。而情志活动等脑功能改变,通常表现在肝主气机,调情志等方面的异常。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