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67.药物取归经,执简而驭繁,大扬阐医理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894字

67.药物取归经,执简而驭繁,大扬阐医理

这是杨依方先生的特点。

杨依方先生运用经络学说,指导临床治疗,以药物归经,引经报使,执简驭繁,有条不紊。药物归经,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按照经络学说来归纳药物性能的一种理论,意思只是说明某种药物,对某经某脏有特殊作用,但并不是将药物的功能局限化。张元素编写分析药物性能的《珍珠囊》一书云“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二十经及随症用药之法”,受到《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的赞誉,说他“大扬医理”。这是因为过去的《本草》只记载某药治某病,很少从理论上说明它的性能,只有金元时期的医家才结合《黄帝内经》观念,运用经脉、脏腑的理论,以阐述药物性能,进行分类归纳,这对指导临床用药是有帮助的。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在机体作用的部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就不同。药物的归经,还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说明了其药效之所在。此一理论的起源和形成,可追溯到先秦《周礼》及秦汉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其论五味作用定向定位,为归经理论的先声。金元易水学派张洁古,正式把归经作为药性主要内容加以论述,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贾如力《药品化义》均把“行某经”“入某经”作为论述药性的固定内容。清代沈金鳌的《要药分剂》正式把“归经”作为专项列于“主治”项后说明药性,并以五脏六腑之名作为归经的对象。此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其伴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如《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系统,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纳方法;又如麻黄、桂枝为太阳经药,石膏、知母为阳明经药;等等。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又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临床上相应出现了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类方法。如银花、连翘为卫、气分药,犀角(现已禁用)、生地为营血分药;黄芩主清上焦,黄连主清中焦,黄柏主清下焦;等等。

然而这些归类方法与脏腑辨证归经方法密切相关。如《伤寒论》六经每经可分为手、足二经,故实际为十二经。十二经根源于脏腑,故六经一系列证候的产生,也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同样,卫气营血、三焦证候也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如卫分证以肺卫见症为主;气分证多见阳明实热;营分证多见热损营阴,心神被扰;血分证多见热盛动血,热扰心神。上焦证候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中焦证候主要包括手、足阳明及足太阴脾经的病变,而下焦证候则主要是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变。可见,归经方法虽有不同,但都与脏腑经络密不可分。

人之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密切了人体内外组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经络,把经脉和脏腑发生的病变加以系统归纳,说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各有主要证候。如“肺手太阴之脉……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这样的归纳既有利于诊断,也有利于针灸取穴治疗,同时对药物的运用也可根据十二经脉的证候加以归类。

凡能治疗咳嗽的药物,如麻黄、杏仁、苏子、紫菀、麦冬、天冬、人参、桑白皮、葶苈子、桔梗、款冬花、贝母等归入肺经。在临床上如遇肺之病咳嗽,属寒的可用麻黄、杏仁、紫菀等温肺药,属热的可用黄芩、贝母、桔梗等清肺药,属实者可用葶苈子、苏子、桑白皮等泻肺药,属虚者可用人参、麦冬等养肺药。李东垣提出“引经报使”药,对太阳经证,以羌活为主,里证用黄柏;阳明经证,以白芷、升麻为主,里证用石膏;少阳经证,以柴胡为主,里证用青皮;太阴经证,以白芍为主;少阴经证,以知母为主;厥阴经证,以青皮、柴胡为主。

针药结合,内外同治,千方百计,提高疗效,这是杨氏针灸流派的特色之一。临床上治疗风寒湿痹之证,除了针灸之外,对顽痹痼疾,往往针药并用。用药以祛风定痛除寒蠲痹,舒筋活络,调养气血为主。对不同部位病痛,也用引经报使药,如太阳经部位多用羌活、桂枝,阳明经部位多用白芷、升麻,少阳经部位多用柴胡、青皮。对肩臂疼痛,也注意分经选药,如痛在前面的属阳明,选用升麻、白芷、防风、葛根;痛在后面的属太阳,选用羌活、桂枝、藁本;痛在外侧、内侧的属少阳、厥阴,选用川芎、柴胡、青皮;痛在内侧前面的属太阴,选用苍术、白芍、葱白;痛在内侧后面的属少阴,选用细辛、独活。对腰腿疼痛之证,重用独活寄生汤,这是寓有宣通太阳、少阴表里二经经气,可收搜风蠲痛之效。这些与李东垣的分经选药,也有某些吻合之处。总之,药物归经,是一种用药的规律,我们掌握了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的方法,不但能根据经络所表现的证候来适当地选用药物,并且能执简驭繁,有条不紊地处理复杂病变。如果不明分经用药的方法,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