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60.临证治脑神经诸病,重在治肝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2645字

60.临证治脑神经诸病,重在治肝

这是胡建华先生的学术观点。

临床上,面神经麻痹、癫痫、血管性头痛、震颤麻痹,均为神经系统常见病,均有肝风扰动之象,故均应采用平肝熄风法治疗。但四者成因,同中有异。面神经麻痹重点在“风”,癫痫重点在“痰”,血管性头痛重点在“瘀”,震颤麻痹重点在“虚”。故在临床中应对各病知其所同,为肝风扰动,明其所异,分别为风、痰、瘀、虚,然后立法处方,有所依据,加以灵活化裁,庶可药证合度,提高疗效。

治疗面神经麻痹,要着眼于一个“风”字。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面神经瘫痪,中医称之为“口癖”。本病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似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当岩骨发育异常,面神经管可能更为狭窄,可能是面神经炎发病的内在因素。有人根据其早期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及轴空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推测可能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但一直未分离出病毒。因其病主要表现为口角斜、口齿不清,故俗称“吊线风”,也是神经系统常见病。老幼青壮均可发病,而以中青年较多。急性期来势迅速,常于晨起发现面肌瘫痪,口角向健侧斜,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进食时食物易残留于患侧齿颊间。本病多由于正气亏虚、表卫不固、风邪乘虚入侵,以致气血痹阻,经络失和。常用处方:天麻9克,钩藤15克,炙僵蚕9克,全蝎粉2克(亦可用蜈蚣粉2克,或用全蝎粉、蜈蚣粉各1克)分2次吞服,以平肝搜风通络;丹参15克,当归15克,赤芍、白芍各15克,以柔肝行血熄风。初发病阶段,应加防风9克,板蓝根30克,蒲公英30克,以祛风解毒。急性期可加仙灵脾9克,苁蓉12克,生地30克,阴阳相配,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能显著提高疗效。久病正气亏虚,可加党参、黄芪各15克,以益气扶正祛邪。

治疗癫痫,要突出一个“痰”字。癫痫又称痫证,民间常称“羊痫风”,主要形容其发作时常伴畜类呼叫声,大发作时常见突然跌仆,不省人事,口吐涎痰,喉间痰鸣声,四肢抽搐等。除与肝风扰动有关外,上述症状,均与痰浊内朦密切相关。处方:天麻9克,钩藤15克,以平肝熄风;僵蚕9克,菖蒲9克,远志4.5克,生南星15克,以化痰开窍(亦可选用天竺黄9克,生半夏15克);全蝎粉2克分2次吞服,生铁落60克,以镇惊定痫(亦可选用紫石英30克);白芍30克,丹参15克,以养血柔肝熄风。发作时神思恍惚,喃喃自语,或不自觉地解扣、搜索衣袋等表现,称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可加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大枣5枚。

治疗血管性头痛,要抓住一个“瘀”字。头痛是一种常见病,不外乎偏头痛(即慢性或复发性头痛),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炎症性头痛(颅内感染或血管炎而引起的头痛),牵引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只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精神性头痛(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头痛)。血管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视觉先兆,排除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血管性头痛,中医属“内伤头痛”“偏头痛”“头风”。本病病程漫长,缠绵扰人。从长期临床观察到,“瘀”“风”“痰”是本病发病机制,其中尤以血瘀阻络为主。处方:天麻9克,钩藤15克,炙僵蚕9克,以平肝熄风;川芎9克,白芷9克,丹参20克,桃仁9克,莪术15克,以活血化瘀止痛;生铁落60克,生南星15克,全蝎粉2克,分2次吞服,以豁痰化瘀镇痛。如本病缠绵日久不愈,气血亏虚,可加黄芪、当归各15克;如肝肾亏虚,可加枸杞子、旱莲草、山茱萸肉各12克。

治疗震颤麻痹,要围绕一个“虚”字。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患者头脑不自主地晃动,肢体颤抖僵硬,颈项强直,行走时急速小步前冲,动作迟钝,语言单调不清,面容呆板,呈“面具”状。中医对本病称作“颤证”“震颤”“振掉”,多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有关。盖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年老体力渐衰,肾水无以滋养肝木,筋骨失于濡养,风阳扰动,导致肢体震颤,关节僵直;或因劳倦思虑过度,饮食调理失常,气血不足,不能滋养四肢经络,导致筋脉拘挛,行动迟缓。部分患者还可发展成为痴呆。处方:天麻9克,钩藤15克,炙僵蚕9克,全蝎粉2克,分2次吞服,以平肝熄风和络;熟地黄12克,山萸肉12克,仙灵脾9克,狗脊12克,杜仲12克,白芍30克,以益肾养肝;丹参20克,红花4.5克,以养血祛风。如患者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可加党参、黄芪、当归各12克,以调补气血;大便干燥,可加苁蓉、生首乌各12克,以补养肝肾,润肠通便。

治肝有法,昔《类证治裁》云之最详,尽引如下:“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疝,皆肝气横决也。且相火附木,木郁则化火,为吞酸胁痛,为狂,为痿,为厥,为痞,为呃噎,为失血,皆肝火冲激也。风根据于木,木郁则化风,为眩,为晕,为舌麻,为耳鸣,为痉,为痹,为类中,皆肝风震动也。故诸病多自肝来,以其犯中宫之土,刚性难驯,夹风火之威,顶巅易到,药不可以刚燥投也。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古圣治肝,法尽于此。夫肝主藏血,血燥则肝急。凡肝阴不足,必得肾水以滋之,血液以濡之,味取甘凉,或主辛润,务遂其条畅之性,则郁者舒矣。凡肝阳有余,必需介属以潜之,柔静以摄之,味取酸收,或佐酸降,务清其营络之热,则升者伏矣。治肝气,先疏其郁,宜逍遥散。因怒动肝,小柴胡汤加山栀、青皮。嗳而吐沫,代赭旋复汤。呕而胀满,三因七气汤加枳壳、木香。怒伤胁痛,生白芍、金橘皮、山栀、枳壳、郁金汁、降香末。肠鸣飧泄,则泄木安土,人参安胃散加半夏曲。疝肿硬,则导滞和肝,橘核丸加减。若气有余便是火,治肝火实,吞酸胁痛,左金丸、抑青丸。胁大痛引腰背,汗泄,忌辛燥耗气劫液,宜甘酸化阴,甘草、柏子仁、枸杞子、枣仁、阿胶、牡蛎、木瓜、生白芍、五味子、鳖甲、金橘皮。”

而肝属木、肾属水,肾水可涵养肝水,水充则木荣,水亏则木槁,故有“肝肾同源”之谓。虽然精血皆化生于水谷精微,但肝血必须依赖于肾精的滋养,才能主持藏血和疏泄之职;肝血充盛又促使血化为精,肾精才能充盛,肾之藏精、主水等功能才能维持正常。这种精血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由于肝肾同居下焦,均藏相火,因此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两者同盛衰,临证者又不能不加以关注也。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