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56.祛邪扶正,法在调中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818字

56.祛邪扶正,法在调中

这是王辉萍先生的学术观点。

辉萍先生幼承庭训,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毕业后随父襄诊多年,学习家传临床经验。先生系浦东王氏医家第九代传人,擅长男女不育、女性不孕、男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病(月经失调、痛经、崩漏、经期诸证及经断诸证)等妇科病,内科对溃疡病、高血压病等肝、脾、肾诸病也颇有研究。

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达到“阴平阳秘”,则健康无病。如若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调”法之意,就是平衡协调,它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谓“不足者补之益之,有余者祛之平之”。

调者,“和也”,东汉许慎的《说文》如是说。《庄子·知北游》中说:“调而应之。”《礼记·月令》中说:“调竽笙篪篁。”还有调治、调养、调剂的意思,如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句:“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又《盐铁论》谓:“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这里的“调”,就是调节人生之气化,阳气之功能,提高机体护卫、祛邪、生化之功能;调节人生之阴液、精血不足及分布异常;调节脏腑相生相克及亢盛虚衰。总之是调节人生之阴阳,使正气旺盛,邪气衰除。扶正与祛邪是调法的两个基本方面:扶正也是祛邪的一部分,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能够防御外邪或能祛邪外出;祛邪也是扶正的一部分,以使正气免受邪气凌损,邪去正安,则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故扶正与祛邪,相辅相成,相互为用,互为统一,共为统一目的。调节扶正与祛邪是治疗的关键,也就是平衡阴阳、虚实。

病和证都离不开机体而出现,从某种意义来说,病和证都是以人体体质为基础并以其为机转的。临证应十分重视患者的体质,它是决定治疗法则的重要依据,是攻是补抑或攻补兼施,要看患者的体质,正气的虚弱。徐灵胎在《医学源流》中认为:“天下有同此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身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体质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故治疗必须审其有余不足,补虚泻实,应根据人体体质类型而异。

同一疾病,由于不同年龄治疗也有区别。《河间六书》说:“童幼天癸未行,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说明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病机,治法就应改变。例如,女子在青少年时,肾气初盛,发育未完全成熟,如因病伤及肾气或先天不足,都可影响冲任通盛,引起月经失调等。

盖脾胃皆属土,脾为己土,胃为戊土,而脏腑分焉。脾为脏,胃为腑,凡脏主守,腑主通,脏阴而腑阳。经言:“胃为水谷之海,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故胃主纳,脾主运;胃喜凉,脾喜燥。我们学习叶天士的医案,其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概有多见。张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李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又言五脏以守为补,六腑以通为补,都可以说是卓然有见。

对于施治,一如华岫云在《叙叶案》中所说:“《脾胃论》莫详于东垣,其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诸汤,以劳倦内伤为主,故用人参、黄芪以补中,白术、苍术以温燥,升麻、柴胡升下陷之清阳,陈皮、木香理中宫之气滞,以太阴恶湿,而病患胃阳衰者居多,用之得宜,效如桴鼓。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用香岩养胃阴之法。凡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嗌干,烦渴不寐,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皆胃病,岂可以术、升、柴治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此即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理也。“故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子。治胃阳虚,食谷不化,用通补,如人参、益智、陈皮、厚朴、乌药、茯苓、生术、半夏、韭子、生姜、黄米。治脾阴虚,胸嘈便难,用甘润,如甘草、大麦仁、白芍、当归、杏仁、麻仁、红枣、白蜜。治脾阳虚,吞酸嗳腐,用香燥,如砂仁、丁香、炒术、神曲、麦芽、干姜。如四君、六君、异功,凡守补皆脾药。”临证者确应重视。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