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55.调气活血,百病乃安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2537字

55.调气活血,百病乃安

这是严世芸先生的观点。

严世芸先生是上海著名医家,曾任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世芸先生认为,《素问·举痛论》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非常有理。张景岳就说过:“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姑百病皆生于气。”《素问·调经论》又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见,历代医家均十分强调气血在人体发病中的重要地位。

《黄帝内经》,全书162篇,其中以气命名的凡19篇,内容论及气的有131篇,书中所载各种气名多达2997个,按内容分类达271种。气之概念在书中所占比例超过任何一个概念,由此可见气在中医学中之地位。“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语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语出《灵枢·决气篇》)《黄帝内经》认为人是由天地之气化生的,因此,气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形与气相任则寿……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语出《灵枢·寿夭刚柔》)“人之生死,全赖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语出王三尊《医权初编》)“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语出《难经·第八难》)

中医认为,导致疾病产生的原因,虽说是外因六淫,内因七情,然究其实质还是在于气之失调。故《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后世医家也一遵此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语出《类经·疾病类》)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的运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因此,中医学中的气包含了两层意义:一为物质,即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为生理功能,即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血是由脾胃水谷精微所化生,因此,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气血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濡养作用;而气血之间在生理上也相互影响,气为阳,血属阴,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则载气,使气不得涣散而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作为人体的一种精微物质,气的活动能力很强,它不断地运动,周流全身,无处不到。而不同的气有其不同的运动形式,但“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又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指出了人体各个脏器都有升降出入的活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各个脏器的气机升降出入活动,进一步协调了脏器之间的关系,使人体处于平衡的生理状态。如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心火下降,肾水升腾;等等。血液循行于脉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止,以供给机体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需要。而血液的正常循行,是各个脏器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藏血,脾统血。四脏器共同协调作用,以确保血液在脉管中的正常运行。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气血的运行和相互生化是相对平衡的。而一旦气的运行阻滞,或血的循行失常,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纵观中医之辨证施治,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始终不离“气”字。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认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要求医家诊断治疗必须从气之盛衰虚实入手,否则难成良医。这里的“工”字,不仅指医家,而且还包含有熟练的意思。中医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病机气立”等均已成为医家之至论。一部《黄帝内经》从阐述天之五运六气、阴阳应象,到人之四气调神、生气通天,到临证之移精变气、宝命全形、逆调寒热、刺节真邪等,全书162篇,未见“气”字的只有12篇,仅占7%。

气不仅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精微物质,而且还具有维持、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基本功能。气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一起横贯于中医药学整个理论系统,把天地、人体、脏腑、经络、病机、方药、脉证、治则等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极其稳定、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历数千年而不衰。气作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核,是当之无愧的。

天下万事万物皆有本有源。中医理论中的气学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中气的概念一脉相承,薪火相续。气在传统哲学中原本就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同样也有其显要的地位。如天气、云气、暑气、寒气、紫气、瑞气、朔气、节气等,又如山气、岚气、地气、谷气、海气、蜃气、瘴气等。

临床上气血为病,最为常见。或因外邪侵入,饮食劳倦,或为情志不畅,或由先天不足,而致气滞、气逆、气陷、气虚等证;进而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产生血不循经而出血,血行不畅而血瘀,生化不足而血虚等病变。三因致病,往往气先受之,进而影响到血液的正常循行。所以,新病之人,或理气、降气、升气,或补气、益气。常用枳壳、香附、延胡索、川楝子等理气,以旋覆花、代赭石、牛膝等降气,用柴胡、升麻升气,用黄芪、党参、炙甘草等补气。上述方法,有时兼而用之,以达调气之目的。如遇久病之人,或因失治,或因误治,其病必已侵入血液,致使血液泣而不行,姑常在调气之外,还用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如病久入络,则加用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针对久疾顽证,调气、活血合用,至为重要。

“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活血化瘀药常与理气、行气药配合使用。在处方时,选择一些既能行气又能活血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例如川芎功能活血化瘀,行气祛风;郁金功能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又如延胡索、姜黄、路路通等,均亦具有行气活血的双重作用。金铃子散的组成,虽仅两味药,亦可作为泄肝理气,兼能活血的方剂。阴血赖阳气以推动,如果气虚不运,或阳虚阴寒凝滞,均能导致血瘀。因此,活血化瘀药常与补气温阳药同用。补气药常用党参、黄芪、炙甘草等。温阳药可分两类:血脱寒重,急于回阳救逆者,常用附子、肉桂、干姜之类;出血而见阳虚者,常用仙灵脾、巴戟天、鹿角之类。前者偏于温燥,重在散寒回阳;后者乃温柔之剂,温阳而不伤阴。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