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51.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3289字

51.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这是当代最杰出的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的治学格言。

格言是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格言言简,如“满招损,谦受益”。《宋史·吴玠传》:“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南朝梁之沈约在《奏弹王源》中说:“且非我族类,往哲格言,薰不莸杂,闻之前典。”

蒲辅周先生毕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治疗时经验极其丰富,其证治格言之一就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先生古为今用,独树一帜,以擅治温热病,包括各种急性传染病著称。

“岁气”者,指一年的气候。《后汉书·郎传》说:“靁当发声,发声则岁气和,王道兴也。”“天和”者,如《庄子·知北游》谓:“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淮南子·俶真训》中说:“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高诱在后注云:“和,气也。”其实,就是自然的和气。

辅周先生指出:“时病指的是春夏秋冬一般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古人统名之为伤寒、热病,如《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切外感病,称时病,也称六气为病”。可见,时病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多种流行性、季节性、感染性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他认为:“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性,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气候上的变化,即风、火、暑、湿、燥、寒。学习祖国医学,治疗急性病,要掌握这个规律。”

就是说,要熟悉四时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概而言之,从“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开始,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六十天,为初之气,言厥阴风木,此时的外感病多为风温、春温,亦有气温反寒而病寒疫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为二之气,主少阴君火,其病多属温热病范围。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为三之气,主少阳相火,多暑病。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为四之气,主太阴湿土,其时多雨,外感病多属湿温。秋风、寒露、霜降、立冬,为五之气,主阳明燥金,时病秋燥。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为络之气,主太阳寒水,伤寒病多,亦有气候反暖而病冬温的。

二十四节气的规律歌诀:“立春五日三时头,惊蛰倒退三时首。一时一刻清时节,立夏九时三刻收。芒种两日退一时,小暑三日五时求。五日退三立秋节,白露六日退一周。寒露六日加六时,立冬六日七时游。大雪六日四时到,小寒五日九时收。”

“必先岁气”,是四时五运六气为病的一般规律,为医者不可不知。只有知常才能达变,这是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的人与自然统一观一脉相承的。掌握这个规律,便于审证求因。对于疫疠邪气,虽吴又可有“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的认识,但这是从病原体的高度来讲的,而中医治温疫亦必辨邪之性质,求属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秽湿、火毒之不同,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治疗。六气为病在临床常常不是单一为患,更多的是相合为病,如风寒、风温、湿热等。正是病因之多样性、复杂性的实际体现,所以在掌握六气为病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临床上还必须进行细致具体的诊察和分析,才能做到辨证无误,治不违逆。

辅周先生指出,外感热病一般主要从六经、卫气营血辨证中,了解正邪相争盛衰情况,病位的深浅,病情之寒热,以指导临床治疗。“通过我数十年临床体会,急性病、外感六淫之病,重点是抓表里寒热。”这样,治疗上才能把握标本缓急,主次先后。伤寒学说开温病学说之先河,温病学说补伤寒学说之未备,应当互为补充,并行不悖。因此,在外感时病的临床实践中,将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方法有机统一,经方时方并用,可谓是左右逢源。

治外感热病,要十分重视解表法的应用,以表与透为第一要义。因为伤寒、温病,皆属外因为病,邪自外入,自应驱之外出。辅周先生还指出:伤寒初起,寒邪侵犯太阳,其病在表,治法以辛温解表为主;温病初起,温邪首先犯卫,其病亦在表,治法以辛凉透邪为主。对于解表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他还强调其为“治温热病的一大法。其大要不专在乎发汗,而在于宣通气血,开其郁闭。郁闭在表,辛凉芳淡以发之;郁闭在半表半里,苦辛和解以发之……必察其表无一毫阻滞,始为完善……温热病首贵透解其伏邪,而伏邪初发,必有着落,着落在皮肉肌肤时,非发表则邪无出路”。可见发表是祛除病邪从表而解,急性传染病初起必须用之。发表法不外辛温发表和辛凉发表两端,急性传染病多属温热病之类,辛凉发表自是最为相宜的方法,但如夹有寒邪郁闭,辛温发表之法,亦不应有所偏废。

温病来路,大致有二,即呼吸与皮毛。病之去路,大致有三,为汗、吐、利。温病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更怕里气郁结,秽浊阻塞;尤怕热闭小肠,水道不通,热郁胸中,大气不行,以致升降不灵,诸窍闭滞。治法总以透表宣膈,疏通里气而清小肠,不使热邪内陷或郁闭为要点。这既是丰富临床经验的结晶,亦是高度概括的理论升华。基于此,辅周先生特别推荐灵活运用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中以升降散为主的十五个方剂,治疗杂气为病。

《伤寒温疫条辨》说:升降散“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能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姜黄气味辛苦,性温,无毒,祛邪伐恶,行气散郁,能入心脾二经,建功辟疫;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亢盛之阳,非此莫抑;米酒性大热,味辛苦而甘,令饮冷酒,欲其行迟,传化以渐,上行头面,下达足膝,外周毛孔,内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到;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欲其清热润燥,而自散温毒也。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升降散,一般都认为是杨栗山的方子,其实在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中就有此方。此书收集了历代医家的治暑良方,升降散就是其中之一。张鹤腾指出:“凡患温疫,未曾服他药,或一二日,或七八日,或至月余未愈者”,皆可用升降散治疗。《中医方剂大辞典》云:“升降散,方源《伤暑全书》卷下……炼蜜为丸,名太极丸。”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云:“是方不知始自何氏,分量变服,名为赔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赔之也。予更其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可见升降散并不是杨栗山所创制。杨栗山,名璿,字玉衡,今江苏溧阳人。杨氏学有渊源,上溯《黄帝内经》《伤寒论》,于诸家经验亦融会贯通。在温病病因学上,继承和发挥了吴又可《温疫论》之杂气学说,指出杂气的病理特性为毒火兼秽浊,使笼统的杂气概念更加明确具体了。在阐发温病病机时,杨氏并没有附会吴又可的“膜原说”,而是大胆地指出:“又可《温疫论》以温病本与杂气,彻底澄清,看得出与伤寒判若云泥……独惜泥在膜原半表半里,而创为表证九传之说,前后不答,自相矛盾,未免白圭之玷。”杨氏深受《伤寒论·平脉篇》中“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和张璐《伤寒缵论》中“伤寒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由血分发出气分”的启发,提出“杂气由口鼻而入三焦,怫郁内炽”的病机说,认为“温病得天地之杂气由口鼻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散漫不收,走而复合,受病于血分,故郁久而发。一发则邪气充斥奔迫,形成脏腑经络、上下内外一切毒火之证。”温病怫热在里,由内而达于外,内之郁热为重,外感为轻,治疗上“非泻即清,非清即泻”,若用辛温解表是抱薪投火,轻者必重,重者必死。因此,杨氏师法刘河间、王安道,以双解散、凉膈散、三黄石膏汤等为主方。同时他十分推崇吴又可“温病下不厌早”之说,并深得喻昌旨趣,指出:“温病治法,急以逐秽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这些经验,是十分可贵的,应当切实重视。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