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49.六经辨证有“三辨”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2024字

49.六经辨证有“三辨”

这是近代大家胡希恕先生的学说精华。

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希恕先生,189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希恕先生毕生勤于临床,并一直活跃在教学一线,明确指出经方医学采用的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是神农、伊尹汤液学派,不同于《黄帝内经》的脏腑经络辨证体系,提出了仲景学说和《黄帝内经》理论学术渊源不同;揭示了辨证论治的实质,即基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其临床注重方证,揭示了半表半里实质,并提出了“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的思想。《人民日报》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认为其解决了“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希恕先生“临床擅用经方,出神入化”;“群贤会诊,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而且立方遣药,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料,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当年北京中医学院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如是说。

希恕先生应用经方,主张为三步辨证,即首辨病位,次辨病性,最后辨方证。

辨病位。病位是指表、里、半表半里三部分。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便称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其病位的反应无非是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但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病位,就是说即使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反应于表位,即称之为表证,抑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反之,虽病变、病灶在表,但病邪集中反应于里位,即称之为里证,抑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六经均有提纲证,寻此以辨,即可知病位之所在。

辨病性。病位既定,则当进一步确定病性,即阴阳、虚实、寒热。希恕先生说:“病情(即病性)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反应,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证。”病位、病性既定,则治法亦相应而定。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辨方证。方证即方剂的适应证。《伤寒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如果说辨病位、辨病性是一般辨证的话,那么辨方证则是辨证的继续与深入。希恕先生曾明确指出: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我们知道治病能否取效,不论是脏腑辨证、经络辨证,还是六经辨证,最终都要落实在方证上。仅仅确定病位、病性、治则治法还不够。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则宜桂枝汤;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者,脉浮紧者,是麻黄汤证……虽然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葛根汤等均为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一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临床上很多人认为经方就是方证相应,如忽略了理论的指导,就会流于肤浅。但由于疾病是复杂的,病位、病性可能会出现错杂,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太阳少阴合病等。仲景已有合病并病的详论,又有柴胡桂枝汤合方所用,这些都着实开后人无限法门。

希恕先生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的原始蓝本,《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即《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强调厥阴不是伤寒的最后阶段,而是太阴;经方辨证体系是六经八纲辨证与辨方证的统一;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经方辨证为病—证—方证三级结构;六经八纲是辨万病的总纲;古方(经方)能治今病;可用排除法确认半表半里证。

希恕先生在经方体系内解释条文与经方,使经方独特而又朴素的概念及脉诊得到正确的解读与总结,使《伤寒论》自身朴素的辨治体系重现于世,使整部伤寒论亲切可读,使辨证论治的实质得以体现。他既纠正了中国研究伤寒的错误的观点,亦纠正了日本古方派不注重六经病机辨别的极大不足。希恕先生是个很独特而又生性倔强的人。一次在为进修医生讲授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当过渡到《金匮》篇时,先生开篇便道:“此为后人杜撰,非仲景文也,略去不讲!”此语一出,台下一片哗然,竟至于学生集体罢课。

先生一生有三大爱好:饮茶,吸烟,下围棋。每日不离茶,一个大茶壶,够上先生喝一整天。友人趣称他为“大柴(茶)壶”。先生嗜烟如命,终日不离烟。先生风骨傲然,一生坚持学术真理,不泥古人,不惧权威。先生逸事故闻甚多,向为人所乐道。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