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32.心梗之根,多在阴阳两虚,痰瘀互阻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396字

32.心梗之根,多在阴阳两虚,痰瘀互阻

张伯臾先生治心肌梗塞多矣,尤其治自身之病,体会尤切。

斯病不仅属于“真心痛”的范畴,也应属“胸痹”的范畴。大致可作如下划分:左胸疼痛剧烈,或者手足青至节,并在24小时之内死亡的,为真心痛;痛虽剧烈,但不迅速死亡的,为胸痹。《金匮要略》曰“阳微阴弦”,指阳虚,阴寒痰饮之邪乘于阳位,发为胸痹。

就本虚标实而言,确为心肌梗塞的特点所在。然就病机而言,本虚者非徒阳虚,尚可见气虚、阴虚、阴阳两虚,甚或阳微阴竭,心阳外越者;标实者,不仅痰饮为患,尚有气滞、血瘀致害,又有兼寒兼热不同;同时标、本之间恒多相互影响,未可执一而言。

尽管心肌梗塞的病机复杂多变,但在辨证上,伯臾先生认为只要抓住“阴”(阴虚)“阳”(阳虚)“痰”(分寒、热)“瘀”(因气或因邪)四字及“心脏虚弱”“胸阳失展”“心瘀痹阻”等基本病机,结合病情进行分析即可。

根据本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伯臾先生提出三大原则:一是因本病特点为本虚标实,治疗必须处理好“补”和“通”的关系,掌握好“祛实通脉不伤正,扶正补虚不碍邪”的原则:二是防脱防厥,经细致地观察患者在神、气息、汗、疼痛、四末及温度、舌苔、脉象等方面的细微变化,随时警惕厥脱的发生,同时也要防脱防厥,用药宜于厥脱之先;三是关于通便问题,心肌梗塞患者常见便秘,因大便不畅而引起心跳突然停止致死亡者并不少见,故及时而正确地通便,为治疗心肌梗塞的重要方法,立法用药时,应分清阳结、阴结,采取“先通便去实,然后扶正补虚”或“补虚为主,辅以通便”等法,以助正气的恢复。

斯病之机,多求阳微阴弦,如《金匮要略》就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胸阳不足,阴邪搏结所致,为本虚标实之病,并记载了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诸方,这些方基本上均是遵循通胸阳,泄浊阴的法则组方。

再有责其瘀血阻络,强调用活血化痰为主治疗心痛。明代秦昌明《症因脉治·胸痛论》谓:“内伤胸痛之治,血积上焦者,红花当归汤加桃仁、牡丹皮。”至清代,陈修园之丹参饮、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汤皆为治疗胸痹心痛有效之方。还有痰湿痹阻,《症因脉治·胸痛论》谓:“内伤胸痛之治,痰气不清,栝楼仁汤,加青黛、海石。”近代亦多有主痰者,冉雪峰论治本病,每重痰热内阻,主张先通后补,用小陷胸汤加味。尚有气机郁滞,何梦瑶《医碥》认为,心痛气滞病者多,“须知胸为清阳之分,其病也,气滞为多,实亦滞,虚亦滞”。及寒邪犯心,林佩琴《类证治裁·心痛论治》云:“由寒邪攻触,猝大痛,无声,面青气冷,手足青至节,急用麻黄、桂、附、干姜之属,温散其寒,亦死中求活也”;“凡暴痛非热,久痛非寒,宜审”。

一般认为,本病确为本虚标实之病,亦有认为属标实本虚者。其标为寒凝气滞,痰瘀痹阻;其本为心气亏虚,阴阳不足。从虚、实两方面论述,即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指某种或某些致病因素侵袭人体,使其经络、脏腑气机痹阻,血脉瘀滞不通而引起的疼痛。即其痛的发作不一定是有形之邪的阻滞,也可以仅因气机郁滞而痛。《素问·举痛论》谓:“寒气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李杲在《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明确提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元朝罗天益《卫生宝鉴》说:“清阳之气愈亏损,不能上荣……所以头苦痛……升阳而补气,头痛自愈。”此言头痛,心痛亦然。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