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9.三阳三阴,本钤百病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678字

29.三阳三阴,本钤百病

这是黄竹斋先生的观点。

竹斋先生一生潜心研究伤寒之学,曾指出《伤寒杂病论》,“自晋迄今注者无虑百十家”,然“余自弱冠读《伤寒论》,观诸家所注,即疑其不是仲景本意。迨后见西哲生理学术,以人身器质功用分为三系统”。于是,先生恍然觉悟,乃撰《三阳三阴提纲》六篇。“民国三年(1914年),尝取《伤寒论》《金匮要略》合为一帙,摭近世西哲生理学说……撰成《伤寒杂病论新释》十六卷。”嗣后,先生又撰成《伤寒杂病论集注》,当见桂林古本后,发现该本内容较宋本多三分之一,且纠正民国以来所发现的其他版本错讹之处甚多,于是不遗余力,又取各种版本相互校勘,补缺正讹,采中外数百医家巨著之精华,条分缕析,终于撰成《伤寒杂病论会通》一书。

钤者,锁也,引申为关键、要领。“仲景本论三阳三阴之定义,是将人身部位、质体分为六纲,而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术语识之。三阳标识其部位,三阴标识其质体。立此六经以名篇,而辨其病证治法焉。”先生试图以中医理论联系现代生理学说探讨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法则,如谓:“太阳者,躯壳表面部位之术语,凡六淫之邪从皮肤中入而病者,其治法皆可求之太阳篇也。”先生认为要深入体会仲景以六经钤百病之旨,掌握了三阳三阴这个学说,整个《伤寒论》便可迎刃而解。

《伤寒论》所体现的、突出的就是三阴三阳脉证论。《明理论》说:“伤寒汗、下、温之法,最不可轻据脉以验证,问证而对脉。太阳者,阳证之表也。阳明者,阳证之里也。少阳者,二阳三阴之间。太阴、少阴、厥阴,又居于里,总谓之阴证也。发于外,则太阳为之首;发于内,则少阴为之先。太阳恶寒而少阴亦恶寒,但太阳之脉多浮,少阴之脉沉细,与其他证状亦自异也。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或自汗,或无汗,是为表证,可汗。不恶寒反恶热,口燥咽干,壮热腹满,小便如常而大便秘结,是为里证,可下。厥冷囊卷,自利烦躁而无身热头疼,是为阴证,可温。浮、洪、紧、数,此表病之脉。沉、实、滑、数,此里病之脉。微、细、缓、弱,此阴病之脉。在表者,邪传于荣卫之间。在里者,邪入于胃腑之内。胃腑之下,少阳居焉。若传之阴,则为邪气入脏矣。荣与卫俱为表也,亦均可汗也。然有汗者,为伤风。风伤卫气,则以桂枝助阳而汗之轻。无汗者,为伤寒。寒伤荣气,则以麻黄汤助阳而汗之重。荣卫固为表也,胃腑亦可以为表也。然以腑脏而分表里,则在腑为之表,在脏为之里。胃取诸腑,可以表言。若合荣卫腑脏而分之,则表者荣卫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而脏,则又深于里者矣。”临床审脉问证,辨名定经,根本立论的基础,就是三阴三阳。

郑寿全先生亦曾对六经作证解、附解,云:“今人只知冬月为伤寒,不知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皆有伤寒,只要见得是太阳经证的面目,即是伤寒也。”他认为六经各有标、本、中三气,客邪入于其中,有从中化为病,有不从中而从标化为病,有本气为病。邪入一经,初见在标,转瞬即在中。如果不细心辨证,便不了解邪之出入变化。所以,六经受病均可依据其标、本、中气的变化进行分析。三阳之病是阳盛阴亏,故救阴为先;三阴之病是阴盛阳必衰,以温补为要。但阳中有阴证,阴中有阳证,则须弄清三阴三阳互为表里的气机,并按照辨阳虚证、阴虚证法所举似实而虚、似真而假的诸种实况而施治,始能无误。同时又指出“真阳之气机发动必先行于太阳经,而后行于诸经”。这里,特别强调了真阳气机在六经中的重要性,因而标、本、中气从化立论,都离不开此真阳之气。邪气入于六经与正气相搏,在一定的条件下“阳极化阴,阴极化阳”,阴阳互相转化,导致了六经病的寒热虚实变化。

郑寿全先生还说过:“仲景虽未将六客逐位立论,举伤寒一端而六客俱在也。”惟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挨次传经之说,则不可尽拘。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各对准邪之传变,及其所在之脏腑,步步立法施治,不仅不止于治冬月伤寒,且亦不限于外感病。清初柯韵伯亦有伤寒方不只治伤寒病之论。且寒邪入内,剥削元气,自不能不引起内伤,而无论外感、内伤,皆使一元真气有损,故谓举伤寒而万病已具。如徐灵胎所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此之谓也。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