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6.抓主证,用经方;重六病,尚简精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2075字

26.抓主证,用经方;重六病,尚简精

此乃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一贯主张。

先生说:《伤寒论》如文,“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梁·刘勰语)。《伤寒论》398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条文之间,或隐或现,或前或后,彼此间都有联系。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对比互明,言简义丰的文法与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

研究《伤寒论》,首先要领会条文的组织排列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的布局和写作目的,要与作者的思想共鸣,能学到条文以外的东西,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精神实质。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30条:从第1条到第11条的内容是全书的纲领,具有指导全书、统领辨证的意义;从第12条到第28条,以穿插交叙的方法阐述了桂枝汤方的临床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加减变化诸证,并引出麻黄桂枝合方的3个小汗法,作为其后论述麻黄汤证之先序;第29条与第30条,以误治救逆的形式具体地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作了示范。可见《伤寒论》之398条有经有纬,发生着纵横的联系,以尽其辨证论治之能事。

临床上,主证是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直接反映了疾病的基本性质及规律,所以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抓住主证,不但是辨证的关键,而且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具有带动全局的作用。刘渡舟先生曾治一崔姓产妇,因其产后腹泻,被误认为是脾虚,多次服用补益剂无效;又因其舌绛,苔薄黄,脉沉滑,下利而口渴,按厥阴热利证,投白头翁汤亦无效。后详审其证,知有小便不利,下肢浮肿,寐差,咳嗽等水气表现,因而抓住小便不利及“渴呕心烦咳不眠”的主证,参以舌绛脉沉,知此属少阴阴虚,水热互结,用了猪苓汤,服后小便得利,腹泻诸证悉除。

临床抓住主证的必要依据,是治病求本。《皇汉医学》说“临证察机,使药要和”,“察机”实际上就是求本,“察机药和”就是治病求本。病机,病是疾病,机就是导致事物发生的关键要素。

《素问》谓:“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审察病机,勿失气宜,此之谓也”。

审察病机关键的是“勿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就“有者”“无者”而说,历代注家大致有四种解释:一是症状的有无;二是气候有无寒热温凉燥的变化;三是“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四是“有”指经文中已经有明确论述的,“无”指经文中未述及的。结合临床实践,第一种解释最为合理。

人体疾病的发生,就是正气不能战胜邪气的结果,凡邪气强盛的属于实证,正气虚弱的属于虚证。但不能把“邪气盛”和“精气夺”割裂开来理解,因为临床上虚、实常常同时存在。从发病学角度而言,《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以能入侵人体,则是因为有正、虚之隙可乘。而在疾病的恢复阶段,可能邪气表现得已不明显,滞气、瘀血、痰饮、积食等病理性产物亦不可忽视。因此,《黄帝内经》所说的虚实,是建立在对正邪力量对比的综合判断之上的,是对病象的主要方面的一种概括,临床上并没有单纯的实证与单纯的虚证,虚与实也是相对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气宜”,指六气的循序主时。“无失气宜”,即要求我们审察、分析病机要从六气主时出发,而治疗时亦不要违背六气主时的规律,这是中医诊治因时观点的反映,也是重视“人与天地相参”整体观念的体现。这里的六气主时,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可理解为季节变化,而《黄帝内经》认为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疾病的影响甚大。季节气候变化是自然界阴阳消长的结果,而阴阳消长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阳盛病“能冬不能夏”,阴盛病“能夏不能冬”。各季节、各主气之时有自己的主气,若淫盛太过,则可见季节多发病,或伏而至下一季节发病;若主气不及,则可见他气或乘或侮而发病。人体五脏与各季节存在着通应关系,故季节的变化也对各脏腑病变产生着重大影响,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辨证当求主证。《伤寒论》里的每个条文,所描述的这些证,很多就是主证。如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又如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恶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就是说,《伤寒论》的条文实际上就贯穿着一个主证。仲景制方,不拘病名为何,但求脉证切当,病机合宜,有其证则用其方,故不论外感、内伤,因证而施,治则必效。

经方治病有两大优势:一是组方精简,配伍严密,药少量轻而功捷;二是方证结合紧密,观脉证而定病情,随证施治,勿拘一格。当今方剂数目已超过10万余首,面对如此之多的治病方剂,怎样合理学习与应用,怎样才能得心应手地选方用药,怎样才能用较少的时间而切中病变以选用最佳用方,只有从经方角度深入研究、探索与提炼,才能认识到治病立方、制方的基础,亦才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