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3.高手治咽之道,在肺在胃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2225字

23.高手治咽之道,在肺在胃

这是张赞臣先生之论。

张赞臣,字继勋,晚年自号壶叟,江苏武进人。祖育铭、父伯熙精于外、喉科。张氏幼承家学,16岁随父来沪,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转读于上海中医大学,师从谢利恒、曹颖甫诸名家。1926年毕业后,悬壶沪上。精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尤以外、喉科见长。

咽喉病证虽属局部,又是人身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一旦咽喉发生病患,势必影响及于全身,在治疗上务必根据具体病症考虑到整体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疗法;如果只看到局部症状的表现,而不照顾全身的变化,要想在治疗上取得理想的效果是很难实现的。但是,赞臣先生又认为:既然咽喉病证发生于局部,无论是何种病因、何种病症,在诊察病情时都不容忽视局部病变。而对局部病变的治疗,又应着重于肺、胃二经。因为“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分别为呼吸之要道,饮食之关隘,故与肺、胃两经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为此,凡诸咽喉病证属于热毒为患者,则以清泻肺胃热毒为法。

赞臣先生的“金灯山根汤”(挂金灯4.5~9克、山豆根4.5~9克、白桔梗3~4.5克、牛蒡子4.5~9克、射干3~4.5克、生甘草1.5~3克)为主方:凡属阴虚火旺之证,则以养肺胃之阴为法,创“养阴利咽汤”(南、北沙参各10~20克,百合10克,白芍9克,天花粉9克,射干5克,桔梗4.5克,生甘草2.5克)为主方以治之。以上两方临床应用,屡建殊功,充分证实了张赞臣先生理论的正确性。

赞臣先生虽治重肺胃,但又十分重视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如对某些咽喉病证属于“肝火郁遏”者,则施以清泄肝火之法;属于“心火上炎”者,则投以清降心火之药。咽喉诸证,昔有三十六候、七十二症之说。认为“咽喉之证,其证虽繁,总归于火”。其所以作如此断言者,主要依据乃是咽喉诸证多有色红之候。由于咽喉色红又有深、浅之别,故其火亦应有虚、实之分,“咽喉红肿胀疼痛者,多属热毒壅盛;其色暗红、痛而不剧者,多属阴虚火旺之证”。在咽喉色红之处,对出现红点者,称为“小瘰”;出现丝状赤脉交叉者,称为“哥窑纹”。他认为“哥窑纹”粗而鲜红者,为虚火与实火相参;纹细而色暗红者,属虚火。“小瘰”生于咽前及底壁,有结节而色红高突者,为火盛;细而色红者,为虚火上炎;若其形大,斜视之有如水晶泡状而透明者,大都为夹湿之证。在咽喉色红之处,热毒炽盛、咽喉红肿疼痛者,往往兼有痰涎壅滞,出现痰热之证,在治疗上通常以清热化痰为法。而赞臣先生则认为多系热炽火炎、结于大肠所致,在治疗上务必抓住时机,运用攻里通腑之法。因为如能及时通利大便,往往能取得上病下取、引热下行以及釜底抽薪之效;否则,应通而迟疑不决,而邪火不得下泄,咽喉红肿之势终难消除。

至于在具体运用通下法方面,又每因病证各异而采取不同措施,约而言之,有如下四种:通下泄热法,主要用于发热炽盛而大便干结之证;通下涤痰法,主要用于肺胃火升、痰热壅盛而大便干结之证;通下平肝法,主要用于肝火郁结、腑失宣通之证;滋阴通下法,主要用于阴虚火旺所致咽痛、肠燥之证。由此可见,赞臣先生所用通下法均直接或间接与泻火泄热有一定联系。特别是在运用中能灵活掌握、通常达变,故能得心应手、效如桴鼓。

赞臣先生医文互通,写诗填词,诗风弘张。如他述《离骚》,认为其是文学史上宏伟的长诗,诗人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天上地下,四极八荒,任其驰骋。风雷云月等自然现象,虬龙鸾凤等珍禽异兽,甚至许多中药如兰、椒、惠、芷等香花美草,都用来抒情。实际上,屈原就是医与艺相通。屈原诗中,与中药相关的就达19首,其中植物类药物多达50多种。屈原抒情奔腾浩瀚,笔法昂扬激荡,诗中一些中草药的形态、生长、栽培、采集,被描绘得栩栩如生、酣畅淋漓。如“扈江良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记载了江篱、芷、兰三味中草药,意思是:我披上了江篱和辟芷,又连缀起秋兰为佩饰,借喻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熏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四句,留夷、揭车、杜衡、芳芷都是中草药名,以大量种植芳草比喻自己曾积极广泛地推荐和培养人才,希望共同从事政治改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是早晨饮木兰的露水,晚上吃秋菊的花朵,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古人已认识到木兰、秋菊等花草具有药物保健作用。屈原诗赋中还可见到,如“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采薜荔兮水中,掰芙蓉兮木未”,是写采集灵芝草、薜荔和芙蓉花的,有山有水,相互辉映,犹如一幅绝妙的山水图。

赞臣先生认为,治医者宜广博,而临证用药则务求精当,切忌庞杂。对热毒炽盛,咽喉肿痛之证,固须选用清热解毒,泻火利咽之剂,但也应顾及脾胃。即使平素脾胃健运功能正常者,使用苦寒泄热之品,须中病即止,不宜过服。若是脾胃虚弱者,更勿纯用苦寒。夫中焦已先受损,胃气一败,后天失调,从而有碍康复。对于通下法之运用,有经验的老医,虽用荡涤邪热,但都注意应用不当,诸如药不对证、病轻药重等,每能损伤正气,消耗阴液;其为阴虚喉痹者,尤应注意,即实热结于阳明,易于化燥伤阴,亦不容忽视。

盖阴液之存亡,对于病情之转归至关重要。所谓“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虽为治疗温热病证之格言,在治疗咽喉病证方面,亦应视为重要的原则。对于阴虚喉痹而兼有脾胃虚弱者,避免使用辛燥伤津之品,还应“益气不可升阳,健脾不可温燥”,选用之药多偏于甘寒清润,酸甘敛阴,养胃生津之类为妥,缓图治效,其意在护正也。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