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0.学如积薪,后来居上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2268字

20.学如积薪,后来居上

这是上海中医学院老院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金寿山先生的治学特点。

金寿山先生说:中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问,我们当代人要比古人高明,决不能妄自菲薄。每个老中医都有一技之长、独特经验,不能以为这算不了什么,小看这些经验,应把自己的直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集涓滴之细流,可以汇成江河”。对古人的经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有真正的心得体会。古人的书切忌死读,要引导学生懂得把书本知识拿到实践中去检验,看看是否真有道理,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史记·汲黯传》上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说的是汉武帝时,朝中有三位有名的臣子,就是汲黯、公孙弘和张汤。三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情况却不一样。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官职已经很高了,公孙弘和张汤两人只不过是小官。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世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汲黯这个人原本业绩就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出宫正朝着御花园走去。汲黯赶紧趋步,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妨说来听听。”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汉武帝有些不解,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这就是后来者居上的典由。

金寿山先生认为,中医只会辨证、不会辨病实在是一种误解。中医是讲辨病的,有许多疾病中医与西医的认识基本一致,病名也相同,如感冒、中暑、痢疾、疟疾等;有的病名不同而内容是一致的,如西医的神经官能症中医称“百合病”“脏躁”,西医的白塞氏综合征,仲景早已称之“狐惑病”;有些病名为中医所特有,如痰饮、伤寒、温病、血痹、虚劳等,都有其病因、发病机理、发展规律、治疗原则。“病脉证并治”就是说明要在识病的基础上来辨证施治。以为中医只讲辨证施治,只要辨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等证就可异病同治,是把中医看得太简单了。

辨证只能解释疾病过程中出现某些证候的病理,而不能认识到某一个病的全部病理。“有是证用是药”是指在见症确切的情况下应放胆使用而说,并不是说治病可以毫无原则地“随证变法”。在临床上,暂时不能判明属于何病,只能辨证施治,这是特殊情况,不能认为异病同治,更不能因此认为可以不要辨病。但强调辨病,并不是说不要辨证,不能认为辨病既确,治法就可千篇一律。如果不通过辨证,辨病是无从入手的。只是辨证要有全局观点,不能仅着眼于当前的见症,而宜通常达变。如宋代张伯端说:“安炉立鼎法乾坤,锻炼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为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别拘泥,方为上。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和中医认识疾病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一个“证”往往包括西医的多个病,而西医的一个病也常散见于中医的多个“证”内。究其原因,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就可以找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如此才能看清中医学、西医学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中医重视宏观,西医重视微观;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中医重辨证,西医重辨病。中医是在古代朴素自然科学观念下形成的,是特定的历史阶段和认识层次下的自然科学,是处于宏观整体下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为粗略的解剖,亲身的感受,眼观、寻摸、耳闻;研究思路的取类比象;研究内容以外在表现为主,内在为辅,以外推内。这些都是客观有效的,但不能与现代科技仪器的客观检测准确性、精密性和直观性相比,这就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相适应性。而西医学则是近代历史上又一层次的自然科学,它是现代科学与技术在多学科、多领域不断发展而取得的成果。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准确、具体、客观;研究手段以仪器、设备为主;研究思路是从分子、细胞、致病原等基础上阐明机制;研究路线是由外到内,层层深入分析。这些都无疑是现代医学的长处。而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千变万化,是一门非常灵活、复杂的学问。要掌握数百上千种临床资料的辨证意义,要从复杂的排列组合中抓住疾病的本质,确实很不容易。辨证的基本原则规律是什么?恐非每个中医医生能轻而易举地作出回答,甚至会感到玄妙迷惑而难言。尽管每个医生辨证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不尽相同,但仍可总结出基本的规律,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对性。

临床上有些病证,辨证论治时无效,而一些偏方、单方、验方却有奇效。另外则如不孕症,临床上无症状,脉舌变化也不大,造成临床上无证可辨的现象。由于中医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加上医生受学识和经验多少不同的影响,即使一些名老中医会诊同一病人,往往也有各种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这是由于中医基础科学的特殊性和中医临床实践的经验性所造成的,它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点。

辨证的所谓“辨”,其最基本的程序,应该是对各种临床资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有关辨证项目进行综合定量判断,然后将确定的辨证基本内容有机地概括为完整的证名,并作出病机分析。就此一点,赵锡武先生说过,有病始有证,辨证方能识病,识病后方可施治,辨证与辨病是二者不可分割之统一体。对于“随证治之”一语,要有深刻的认识,“辨证”二字最为重要。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