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7.慢性肾炎有内、外两因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461字

17.慢性肾炎有内、外两因

这也是沪上名医张镜人先生的观点。

张镜人先生在深入研究慢性肾炎过程中提出:“慢性肾炎的内因为脾肾虚损,外因为湿热扰攘,徒益脾肾,则湿热之扰不已,专清湿热,则脾肾之虚难复,必须虚实并顾,标本同治。”此确属真知灼见,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领域中,创立了新的思路。

在慢性肾炎的肾功能衰竭期,症见面色晦滞,泛恶呕吐,舌质淡胖,常被视作脾肾阳虚,浊阴上逆。先生独持异议,认为主要是湿浊困聚,耗伤气阴及营血,阴损虽可及阳,但阳虚仅处于从属地位。治疗不应本末倒置,宜清湿热以泄邪浊,益气阴而养营血。这些观点,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

在祖国医学继承和发扬的问题上,张镜人先生总的思路是“继承与创新互济”,常道:“不继承就没有基础,不创新就缺乏活力,既要重视中医经典著作与各家学说的论述,又不能忽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祖国医学继承和发扬、补充与创新的重要性。”唐代杜甫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张镜人先生就有这种精神。他利用胃镜观察胃黏膜色泽、形态的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所见的红、白细胞与蛋白、管型,以及肾功能的测定,扩大了“望诊”的范围,丰富了慢性肾炎的辨证内容,提供了有益的治疗的启示。

慢性肾炎在临床上可分列3个基本证候,以纲举目张。证见脾失健运,肾气不固,湿邪夹热,面无华色,目睑及下肢浮肿时减时甚,腰酸疲乏,胃纳呆钝,小便少利,色深,脉濡细带数,舌苔薄腻或薄黄腻,质偏红。实验检查,尿有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克,可见少量红细胞及管型。治宜健脾益肾,化湿清热。方药以防己黄芪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生黄芪12~15克,木防己9克,白术9克,茯苓皮15克,炒山药9克,枸杞子9克,制狗脊15克,炒川续断15克,厚杜仲9克,香扁豆9克,泽泻15克,米仁根30克,石苇15克,大蓟根30克。

急性肾炎,属“风水”;慢性肾炎,则属“肾劳”。外邪的反复感染,与肾劳的发病,常是积渐的结果。推究其病因病机不外乎两端,一是外邪侵袭,二是脏腑虚损。脾肾之气既虚,湿热之邪不去,于是水肿持续存在,并且每每兼见面白,食欲减退,腰酸乏力,溺少色深等脾运失健,肾气不固,湿热相搏的证候。这与《诸病源候论》“水病无不由于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令全身肿满”的论述相符。临床治疗宜宗《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配合《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加减,酌入化湿清热之品。

临床上慢性肾炎,日久病深,无形之邪热和有形之水湿结合,遏阻三焦,中侵伤脾,下注伤肾,湿愈困则脾愈弱,热愈甚则阴愈耗,脾肾气阴俱虚,导致“升降”“开阖”乖常,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藏不藏,当泄不泄,于是大量尿蛋白丢失,血浆白蛋白降低。湿浊滞留,引起血胆固醇高;里热灼阴,络脉受损,虚阳上扰,引起高血压及血尿;肾府失养,故腰部酸楚。临床治疗,宜宗《脾胃论》黄芪人参汤合《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加减。《证治汇补》引丹溪云:“大法,宜补中健脾,脾气实,自能升降运行,则水湿自除,此治其本也。”坚持调治,庶几缓缓图功。

慢性肾炎发展至后期,脾之转输与肾之固摄功能,日益衰退。水湿邪浊蕴聚,饮食精微无以升运吸收,下趋外泄。临床治疗,宜宗《病机气宜保命集》黑地黄丸合《景岳全书》五阴煎加减。《证治汇补》引云:“脾病则津液不化,不特肾精损削,且湿热下注,足跗浮肿者有之,必土强而后肾水收摄,以归隧道。”《临证指南医案》邹按:“如厥阴风木上触,兼内风而为头痛者,用首乌、柏仁、甘菊、生芍、杞子辈,熄肝风,滋肾液为主。”临床若能体会斯旨,疗效提高,则指日可期矣。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