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3.施治以保护元气为主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704字

13.施治以保护元气为主

这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先生的主张。

孔伯华,名繁棣,山东曲阜人。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主张病必求其本,临证注重湿与热。以善治温病著名,更以善用石膏一药,为医林所景仰。

中医在临床上不能见“病”不见“人”,即不能见“树”不见“林”,而应从“人”出发,照顾到病人的整体。孔先生特别强调“元气”在人体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黄帝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两句话,就是指病邪之所以能使人体发病,都是人身元气不足的缘故,若人体本身自卫的元气很充足,病邪就不足为患。所谓乘虚而入,无虚则病邪何从而入乎?是故元气充足,“内腠闭拒,虽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孔伯华先生在辨证论治方面,力主“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强调阴阳为“两纲”,表、里、虚、实、寒、热为“六要”,不同意把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并列为“八纲”。孔伯华先生还指出:“辨证论治,全凭纲要。纲者两纲,曰阴曰阳;要者六要,曰表、里、虚、实、寒、热。徐灵胎言之最详,亦即张景岳之所谓‘两纲六变’者也。人之疾病,千变万化,但总不外乎阴阳,故医者临证,必须先审阴阳,因为病因证脉与药皆有阴阳。阴阳既明,怡自无讹。其间且有错综乱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二者相间,彼此多少,疑似之间,更须明辨。”具体一个病进而求之,则疾病之部位亦存在表里,正邪之消长与虚实,若论疾病之征象自有寒热之分,但其间情况复杂,如由表入里,由里达表,寒热错综,虚实互见等,必须审慎辨识。

总之,表、实、热三者,可概于阳;里、虚、寒三者,可概于阴。故阴阳者,医道之总纲领也。至于六要者,病变之关键也。医者既须提纲挈领,又要把握关键,则病无遁情,了如指掌矣。辨证既明,论治用药更应详酌,故有时参、术、硝、黄,俱能起死,芩、连、姜、附,尽可回生。喻嘉言尝谓:“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证。故必先议病,而后议药。”朱丹溪亦主张,认证为先,施治为后。若但知以执某方治某病,不论因时、因地、因人,不审何脉、何因、何证,是冀病以就方,非处方以治病。辨之不明,焉能用之无误?施治之妙,实由于辨证之准确。寒、热、虚、实,不昧于证,而又不惑于证;汗、吐、下、和,不违于法,而又不泥于法。否则疑似甚多,临证莫决,见病治病,十难效一。孔先生非常推崇徐灵胎在《病因人异论》中的论述。徐灵胎云:“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气机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力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气体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故医者必细审其人之种种不同,而后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之法因之而定。”

孔伯华先生在临床上确信:无论祛邪与扶正,都是为了达到恢复和充足元气的目的。

元气者,《白虎通义·天地》谓:“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唐代柳宗元提出:“庞昧革化,惟元气存。”明代王廷相称:“天地未判,元气混沌,清虚无间,造化六元机也。”至于祛邪扶正之孰先孰后,那就必须在辨证之时参机应变了。孔先生说:邪之与正,二者并重,扶正可以祛邪,祛邪即可安正,是互为因果者也。而孰先孰后,则必须因人、因地、因时而施,绝不可先有主见。固然经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之明训,示人正气之虚,是由于被邪劫夺,倘不被劫夺,正气无由致虚;其所以被劫夺者,系于邪气之盛。此时,若直捣巢穴,扫灭邪氛,使不再劫夺正气,其病自愈,亦即祛邪为重。初病急病,诚可以一扫而痊,久病缓病,其人虚象毕露,则当顾其正气。所谓养正邪自除,亦即扶正当先也。盖病有久暂不同、缓急之异,则祛邪与扶正之治,妙用就在于灵活。有宜急祛其邪而后调其正者,有宜先固其正徐退其邪者,有宜寓攻于补者,有宜攻补兼施者。似此轻重先后,当随证制宜,临证治病,皆应如此,则可不致拘执有偏耳。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