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9.临证宜注重表证,宜在变中求治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1199字

9.临证宜注重表证,宜在变中求治

这是吴佩衡先生的观点。

吴佩衡先生,云南中医学院老院长,一代著名中医耆宿。佩衡先生曾指出,太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名之一,太阳主人身之表,统摄皮肤营卫,有卫外御邪之功。太阳病脉证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吴先生对外感一证辨证极为重视,“若不认真,辨明在表之虚实寒热,极易误治,甚至导致疾病的传变”,十分强调“一定要把住太阳这一关”,抓住“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主要特征。

斯发热者,是太阳病常见症状之一,又因感邪性质和人体虚实差异,分别表现为表寒、表虚、表实、表热。若确认为表证,则当急治、早治,以免病邪传变之患。严格按照风、寒、温三纲变法及三者辨证要点,抓住“恶寒”与“恶热”之分,“渴与不渴”或“渴喜热饮或冷饮”之别等临床要点,其治法上,太阳表虚寒证用桂枝汤,伤寒表实无汗者用麻黄汤或相应方剂,两者之间一虚一实全在乎有汗和无汗、脉之浮缓与浮紧之别。如发热无汗,头体疼痛,但欲寐,脉细微者,此乃太阳少阴两感证。

临床实践上,佩衡先生惯用麻辛附子汤治疗,多年来挽救了很多危重患者。盖少阴心肾两虚,寒邪在太阳,又因肾虚抵抗力弱,寒邪陷入少阴而成太阳、少阴两感合病证。方以麻黄开腠理,散表之寒,附子温里寒而暖肾水,再得细辛温散少阴经络之寒,使之由阴出阳,达于太阳,借麻黄之功达肌表,得汗解,为温经解表扶正祛邪之良剂。

钱潢在《伤寒溯源集》一书中说:“以麻黄发太阳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其命门之真阳;又以细辛之气温味辛专走少阴者,以助其辛温发散。三者合用,补散兼施,虽微发汗,无损于阳气矣,故为温经散寒之神剂也。”譬如:临床上麻黄细辛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都治阳虚外感风寒证,但前方证病重势急,外寒与里寒均较重,故以麻黄、附子配细辛,助阳发汗,使表里之邪速解;后方证病轻势缓,故用麻黄、附子配甘草,助阳益气而微发汗,使表里之邪缓解。这也正是“病有轻重,治有缓急”的意义。又如: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皆有助阳解表功用,但前方以麻黄与附子、细辛相配,为专于助阳发汗之剂,宜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者;后方不仅用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及附子,更配大补元气之人参、黄芪,敛阴和营之白芍,所以在助阳解表之中,兼有益气健脾,调和营卫之功,对于阳虚气弱,外感风寒者,更为适合。

昔时在成都有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且经年不衰,“火神菩萨”之名鹊起。据说此老中医经年累月如此开方,追责者偶尔有之,但有效率仍然很高。至于其观舌之“诀窍”则是:凡舌质不现明显热象者,便一律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当然,如遇发热无汗,口渴喜冷饮,脉浮滑而数者,则宜选用麻杏石甘汤以治,取其麻黄一辛温,石膏一辛寒,杏仁宣利肺气,往往一剂而热退,再剂而病愈。此实为医家大忌。表证者,看似简单,若一误治,则变化莫测,不可不慎。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