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7.治湿温,汗、润、下“三禁”不可拘
所属图书:《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出版日期:2014-08-01文章字数:2037字

7.治湿温,汗、润、下“三禁”不可拘

治湿温,汗、润、下“三禁”不可拘,这也是章次公先生的观点。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这是章氏对中、西医学问题的基本看法。他认为:中、西医互有短长,应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样不应该有门户之见;极力主张在中医学院里设置现代医学课程,使培养出来的中医新生力量熟悉现代科学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继承、发扬医学;认为医生治病,既要看到局部,也要看到整体,既要治病,又要治人;认为中医以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主,治病首先从整体着眼,能运用现代科学的诊断,加强对病原病灶的认识,则就更加完善。

传统上,湿温汗、润、下“三禁”之说,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吴氏认为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然而湿温既有不宜汗、润、下之证,复有可汗、可润、可下之时,但“三禁”之说,章先生认为,诚不可拘。

章次公认为,湿温用汗法,“表热虽不扬,但形寒尚在,是表证未罢,表证未罢者,法当解外,无论伤寒、温病、湿温,外解之方法,虽各自不同,而解外之定例,俱不得违反”。

笔者多年前,听老师印会河先生说,有表证当解表,驱邪外出,是为因势利导。惟湿温之解表,当注重解肌,非用麻、桂、羌、防强责其汗之义。章次公先生尝用柴胡、葛根,谓:“余近日遇有湿温证,外有表邪,苔腻,胸满,好以柴葛并用,盖柴胡虽不能发汗,然而疏导少阳,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其人汗出;若表寒未罢,而里热已结,则柴胡更属妙品。”盖因“柴胡具有解热及泄下作用……用其通便泄浊,稳当无比”。

柴胡用于热病,舌上有白苔为一重要症状。若舌光红,断无用柴胡之理。《伤寒论》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舌上有白苔,说明胃肠湿浊尚不甚重,章次公先生认为:柴胡能解热、泄下,于表寒未罢、里热已结之证用之,引申了仲景之义。吴又可达原饮加柴胡一方,亦为章次公先生治疗湿温所常用。至于葛根,则取其能“清热解肌,止渴除烦”。在章次公先生的湿温医案中,有用葛根至30克者,可见对此药解热之倚重。除柴、葛外,荆芥、薄荷、青蒿、藿香亦列为湿温之解表药,取辛散芳化,透热达表之意,这种选药,颇具匠心矣。

如果是素体阴虚,津液亏乏,邪热入营,劫伤阴液,或者是正邪纷争,正气不支,养阴之法,决不可废。“滋水制热之法,用于热病,意与现代所谓营养法同。其义发于王冰,其风起于明季,至于叶氏而益臻完备。”章次公先生推崇叶天士治疗温热病注重养阴之法,认为“阴液为抵御温邪之根本”,若“初起阴液即耗,将来之变化殊难逆料”。鲜地黄、生地黄、麦冬、石斛等,均为章先生所常用。

清代赵瑾叔说:“地黄能开血痹、行小便”,“湿温证毒素弥漫时”用之很好。“地黄气禀仲冬行,怀庆携来大有名。温可养荣宜用熟,寒能凉血只宜生。拌同姜酒脾无泻,食共萝卜发变更。四物为君八味首,九蒸九晒制须精。”地黄性味甘、寒,无毒,入心、肝、脾、肾四经。《图经》曰:“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今处处有之,以同州为上。”陶隐居云:“生渭城者乃有子实,实如小麦,淮南七精散用之。中间以彭城干地黄最好,次历阳,今用江宁板桥者为胜。”李时珍曰:“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禀仲冬之气,兼禀地之和气以生。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姜汁浸则不泥膈;酒制则不妨胃。”

仲景制八味丸,以熟地黄为诸药之首,天一所生之源也。《汤液》四物以治藏血之脏,亦以干熟地黄为君者,癸乙同归一治也。生则性大寒而凉血,熟则性寒而消肾。其制之法以生地黄去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晒令干,拌酒再蒸,如此九度,谓之“九蒸九曝”。此药忌葱、蒜、萝卜、诸血。鲜地黄能“维持水分,养阴解热,尤为湿热证所需”。章先生曾用大剂鲜地黄治疗下肢湿毒收到佳效,足证其有清利湿热之功。若温热阴伤两甚,可以苦寒、甘寒同用,一面清温泻火,一面滋阴增液。至于湿温阴伤津涸而心脏衰弱,徒恃养阴无效,必须温阳强心与滋阴增液并用,章先生常采附子配生地黄之法,“则强心增液,双管齐下,心脏既得维持,津液亦不至于涸矣”。湿温多系肠伤寒,其病灶在肠。湿热宜清宜化,不轻用下法,下之不当,不仅会洞泄不止,还有诱发肠出血之危险。然邪入阳明,自有可下之时,用之得当,大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章先生在其医案里,对湿温可下与否曾作出过大致的区分:凡“脉洪数,口干欲饮,神昏谵妄……有阳明实证”者,可下;“如病人脉濡软不数,苔薄,口干不欲饮,神志似明似昧,则下法当然不可孟浪”。下法之选药,一般用大黄、芒硝,章先生还推崇用竹油(竹沥),谓“湿温证如病者不能用硝黄之攻下,或病者于硝黄有疑虑,则淡竹油润燥通便,确是妙法”,特别可用于“湿温证温重于湿,其人神志模糊,而大便秘者”。竹沥甘寒,能泻火润燥,化痰利窍,其性滑利,兼有通便之功,湿温津伤肠燥,兼夹痰热,用之尤切。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