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技术革命的先行者
所属图书:《汗青·雕版·活字:古代的印刷出版》 出版日期:2013-11-01文章字数:字

技术革命的先行者

蒙恬对毛笔的改良。笔既是写字记录的工具,也是雕版印刷术不可缺少的工具。毛笔,是古代汉族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毛笔的发明和发展,对汉字的演进和规范,功不可没,也为印刷术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相传毛笔是由秦朝大将军蒙恬发明的,现今在制笔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都悬挂蒙将军的画像,以表达对这位文武全才人物的崇敬和纪念。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战场上的蒙恬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需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蘸墨,然后再在丝织的绢布上写字。这种笔书写速度很慢,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改造笔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传说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其中一只野兔的尾巴拖在地上,兔子身上的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

于是他就用兔毛制作了一支毛笔,起初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蒙恬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后来当他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漉漉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聿”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筆”,今日简写作“笔”。

但是据考古发现和专家考证,早在蒙恬之前,毛笔已经存在。据悉甲骨文有的就是先用笔写后,再进行雕刻的。甲骨文中“聿”字的字形,像一手握笔的样子,“聿”即笔字。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花纹也可能是用笔描画的。1954年在长沙左公山15号战国中期楚墓中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笔。以木作杆,用竹管将毛套在木杆上,这是原始的毛笔。它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的,用细小的丝线缠住笔头和笔杆,外面涂漆加以固定,全身套在一支小竹管中,杆长18.5厘米,直径0.4厘米,毛长2.5厘米。这可以说是我国存世最古的毛笔,它诞生的年代,要比传说中蒙恬发明毛笔的时间早得多。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蒙恬应该是对毛笔进行了重要的改良,经他改良后的毛笔,笔锋锐利,饱满圆润,吸墨性强,使用起来柔而不软,婉转流畅,富有弹性。无论是外形还是功效,都基本上接近于后世一直使用且相传至今的毛笔。

蔡伦对造纸技术的改进。在中国,汉字最初被刻铸在或写在龟甲、兽骨、竹简、木简、木版、青铜器、缣帛等载体上。但是简牍不仅沉重不易携带,且刻写起来十分耗时费力;而缣帛制造成本相当高,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因此廉价、方便的文字载体——纸的出现是书写纪事材料史中具有划时代革命意义的重大发明。在造纸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

蔡伦像

蔡伦(61年-121年),东汉桂阳郡人。西汉时期,社会上就已经有了麻纸的制作技术,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技术,于公元105年制成楮皮纸,由此又引起后来桑皮纸、藤皮纸、瑞香树皮纸等一系列皮纸的生产,极大地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汉元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将造的麻纸和楮皮纸献给朝廷,又提出了推广造纸的奏议,受到首肯,“自是而莫不从用焉”。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纸大约产生于西汉武帝时期(前140年—前87年),主要是麻纸。1942年内蒙古查科尔帖出土的西汉纸已经有书写文字,1990-1992年敦煌悬泉置出土的西汉纸亦有汉字。虽然造纸术在西汉就已经发明,但是蔡伦的贡献仍然不可磨灭。他总结了西汉、东汉初期和同时期人制造麻纸的技术和经验,组织生产优质纸。他还用旧渔网为原料,扩大了麻纸制作原料,改进了麻纸技术。同时,他倡议以楮皮造纸,完成了以木本韧皮纤维造纸的技术突破和发明,开辟了造纸新的原料来源,因此出现了皮质纸系列新品种纸。新的技术发明后,蔡伦又推动中央政府在国内推广造纸生产,这一主张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各地纷纷建起造纸厂,造纸业得到迅速发展。可以说,蔡伦当之无愧是承前启后的造纸技术改革家。

有了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方便书写的新媒介,文化的传播范围和速度都骤然加剧,中国社会进行了一个知识和信息相对“爆炸”的时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又一次加速了。

蔡伦自去世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了,可是他在发明造纸技术上的这一不朽功绩,人们却从来没有忘记。作为一个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发明家,蔡伦永远受到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在美国人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名第七。

韦诞、李廷珪对制墨技术的改进。墨是图书制作不可或缺的材料,它不但是书写材料,更是印刷的转印材料,印刷就是通过印墨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墨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甲骨文书中就已经可见。最早的人工造墨是1975-1976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战国至秦的墨块。

印刷用墨主要成分是炭黑,是含碳物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黑色粉末。中国以炭黑制墨由来已久,初以炭黑与胶汁制成墨汁,在此基础上制成固体墨块。炭黑用松木和桐油,汉唐以来多以松木烧成松烟炭黑制墨,称松烟墨。以桐油烧成油烟炭黑,制成油烟墨。

在制墨的历史上,第一位对制墨技术进行大的改良的是东汉的韦诞,他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技术改良,制造出了“一点如漆”优质松烟墨。

韦诞(179年—253年),字仲将,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擅长各种书体,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家、制墨家,太仆韦端之子,官至侍中。明代宋应星(1587年—1660年)在《天工开物》中详细地介绍了松烟制墨法:用卧室烟窑制墨。在山岗上依地势建立斜坡式的烟窑,由若干节烟室接成,内设挡板,灶膛在窑的最低处,灶口1尺见方,放入松木燃烧。灶膛与烟室间有咽口相通,2尺见方,烟气沿烟道逐步上升,经各节烟室到尾部。松木每次加3-5枚点燃,随时续入,烧7日。冷却后,入窑扫取松烟。

另外一位在造墨技术上集大成就的人是南唐的李廷珪。李廷珪最早采用桐油制油烟墨,使制墨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李廷珪生年不详,卒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年),五代时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李廷珪本姓奚,因为南唐后主制墨,赐李姓。唐朝末年,李廷珪与其父于徽州以造墨为生,李廷珪墨以松烟、珍珠、龙脑、白檀、鱼胶为原料,制成的墨坚如玉,宫中用来画眉毛。李家造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锤捣细,据说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李廷珪造墨技术尤高。所造墨“其坚利可削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南唐皇帝常用李家墨赏赐功臣。宋太祖以后,凡皇帝写诏书,都用廷珪墨。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市上很难买到李氏父子所造的墨,宣和年间,竟出现“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现象。庆历年间,一枚廷珪墨,卖到一万钱。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当雕版印刷发展到较高水准时,人们已经感到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版,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很大,因而极力寻找一种更便捷的印书工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活字印刷术终于被宋朝的毕昇发明了。

雕版印刷是在整块木板上雕刻制版,以一整块、一整块木板进行印刷,一本书要雕刻许多木版才能印成,所以这种印刷方法又叫做整版印刷。活字印刷是用一个个活字排成一个个印版来印刷。这种印版就叫做活版。从整版演进到活版,确实是我国又一项重大的发明和创造。

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是泥活字印刷,泥活字印刷就是用胶泥制成一个个泥坯,再在泥坯上刻出阳文反体的单字,经过烧制成可供印刷用的活字,然后用这些活字进行排版,排成一块块书版,以此刷印成书的一种技术。活字印刷改变了在木版上雕刻文字,一部书要用许多整块的木版才能印成一部书的方法,既节省木版和劳动力,又加快了印书的速度,是一种先进的排印方法。

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我国北宋人毕昇(?-约1051年)。

北宋沈括(1031年—1095年)在《梦溪笔谈》中较详实地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一史实:北宋庆历年间,平民毕昇采用活字排版印刷过书籍,造活字用的材料是胶泥。毕昇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胶泥活字。然后把胶泥活字分类放在木格里面,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用一块带框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之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即可。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会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以再用。由此可见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工艺技术。

毕昇用黏土制成泥活字印书,因为黏土经高温(600℃-800℃)煅烧后变成陶,因此所谓胶泥活字或泥活字,确切地说应当称为陶活字,呈灰黑色,称为黑陶活字或许更适当些,但由于中国人将其称为“泥活字”已成为习惯,就约定成俗,不再改名,但大家都知道所谓“泥活字”其实就是黑陶活字。

由于黏土随处可取,烧活字时可利用现有的陶窑,因此泥活字的最大好处是成本低廉,能大规模生产,可广泛应用。由于沈括的介绍,活字技术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毕昇所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就是后来木活字、金属活字印刷的起源,也是15世纪开始兴起的西方印刷术的渊源。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的时间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他的发明比德国人谷登堡用铅活字印刷《圣经》早大概400年左右。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北宋(1103)泥活字本《无量寿佛经》,是在毕昇之后50年印成的,是现存最早的北宋泥活字印本,为毕昇的发明提供了充分的历史见证。

毕昇雕像

毕昇发明泥活字已无实物存世,但是由于记录这一项发明的沈括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杭州是浙江刻书业的中心,而毕昇的活字最终为沈氏亲属所得,故不少学者认为毕昇发明活版的地点在杭州。

遗憾的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没有记述毕昇的生平,例如:他生于何时,是什么地方的人,以及他一生的事迹等,也没有记述毕昇用泥活字印刷术印刷了哪些书籍。当然,这一切都不影响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了毕昇这个名字。

王祯写出木活字《造活字印书法》。木活字印书是以木料做成阳文反体的单字,排版后印刷而成的书,这是在泥活字印书之后又一种活字排版印刷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改进、完善、记录传世,得益于元朝一位叫王桢的官员。

王祯(1271年-1368年),字伯善,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他于元成宗元年(1295年)至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的6年间,先后任安徽旌德、江西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尹。在任期间,他关心农民的生活,教导农民种植桑、棉、麻等经济作物,教人种树和改良农具。他整理前人所著农业方面的文献,和各地的种植经验,撰写成一部《农书》,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部总结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王桢对社会更为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改进、完善了木活字印刷术,并将这一方法刊行于世,使之能够广为传播。

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王祯任宣州旌德县县尹,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命匠创活字”,以后两年时间共创制了木活字3万多个,排印了他组织纂修的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一书,在1个月内印成100部,可惜的是此书未能传至后世。后来,他根据以木活字印《旌德县志》一书的实践经验撰写了《造活字印书法》一文,记载了他用木活字印书的具体方法,这是最早系统叙述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文献,记录了泥、锡、木数种活字印书方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印刷史料。

木活字的制造是先以雕版的方法,将字样写在纸上,反贴在版上,而后进行雕刻,在整版各字都雕成后,再用小细锯逐字锯开,锯成一个个单个的木活字。而后按统一的活字大小标准,用刀四面修理整齐,修成每一个大小高低全都一致的木活字。

活字技术能提高制版过程的时效,节省版材和工费,活字印完印件后还可拆版取下,再继续使用,这就提高了材料的再利用率。活字因体积小,便于贮存、转移。在不断的印刷实践中,王祯创制转轮排字法,对排字方法进行了重要的改进。宋代贮存活字用的是立式的木柜,内放小抽屉,每屉若干格,用以存放活字。抽屉外贴标签,标出字韵韵头,取字时按韵头取字。但是王祯鉴于在各柜各抽屉之间来回取字较为不便,于是设计了贮存活字的转盘,转盘为圆形,由轻木制成,直径7尺,盘轴高3尺。以轴支撑转盘,轴上安有横支撑架,以固定轴座。转盘上放24个字匣,排成两圈。每个字匣有编号和字韵,活字按字韵存放在字盘中。转盘需要备两套,捡字工坐在其中间转动转盘捡字,不必走动。为提高捡字的速度,工人需要来回走动,十分劳累,为减轻劳动强度,这是王祯设计转盘的目的。但这适用于出版篇幅不大、字数不太多的著作。如果字数太多,转盘容不下,还得用字柜。

王祯木活字排版工艺图

木活字印刷后,将木活字从版上拆下,清洗干净,按字韵放原字盘或字柜中,以备排下一版用,活字可反复使用。木活字因以木刻字,字体较为流畅,着墨性好,一如木雕版。但是因为每行字由单个活字构成,难免有歪斜不齐现象出现,又因一版上的活字不一定完全在一平面上,难免有高低不平的情况出现,因此墨色或浓或淡。这倒成为后世版本鉴定上的一个特征。

王祯虽然不是以木活字印书的第一人,但他是写出木活字《造活字印书法》的第一人,也是将木活字印书法进行改进使之臻于完善的第一人,又是创制转轮排字法的第一人。

《造活字印书法》是作为他自著的《农书》附录加以刊印的,附载在该书之末。《农书》一书后以雕版印刷出书,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因而得以流传后世,后人因此有幸能看到这篇文章全文,从而了解了当时王祯以木活字印书的详细方法和具体步骤。

汗青·雕版·活字:古代的印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