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
所属图书:《汗青·雕版·活字:古代的印刷出版》 出版日期:2013-11-01文章字数:字

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

雕版印刷的技术最早出现于汉代,到了隋唐之际,逐渐使用到图书的出版中来,至宋代这一技术日臻成熟,是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中使用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印刷技术,即便到了西方现代印刷技术出现之后,由于成本低等优势,雕版印刷技术仍然被出版业使用。

一个完整的雕版印刷流程,包括备料、雕版、刷印、版式。

雕版印刷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备料,即选择适当的木料制成版材,再按印刷的需要准备好纸和墨。雕版印刷最初的工序是备板,包括选料、锯版、浸沤、干燥和平板。选料就是要选择适合做印刷雕版的木材,要求纹理细密,质地均匀,硬度适中,如梨木、枣木和梓木等,这样的木材不仅易于雕刻,吸墨与释墨都比较均匀,耐印率还高;材料选好后,就需要把材料切割成做雕版需要的规格,这就是锯版;版材切割好后,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浸沤,浸沤就是将锯好的木板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通过浸沤的版材不翘裂,方便雕刻,还易于吸墨释墨。浸沤过的木板需要风干,也就是干燥,雕版的干燥是尽可能让其在通风避阳的地方自然干燥;最后就是平板,将干燥后的木板上下两面刨平、刨光,截成略大于书页版面的矩形,然后用植物油擦涂表面,再用芨芨草打磨平滑。

古代用来印刷图书的纸张大都用大麻、苎麻、楮皮、藤、桑等材料制成。宋代以后,竹和禾本植物为原料的纸也逐渐成为印刷用纸。历代著名的印刷用纸有苏州的“金粟纸”、福建建阳的“椒纸”、江西抚州的“萆钞纸”、湖北蒲圻的“蒲圻纸”、四川广都的“广都纸”、浙江嘉兴的“由拳纸”、江西永丰的“棉纸”,安徽宣州的“宣纸”和浙江开化的“开化纸”等。明清以来,普通图书使用竹制“毛边纸”与“太史连纸”印刷,而价格高、质量优良的“宣纸”和“开化纸”则多用于印刷精美的、高规格的作品。

印刷用墨的制作也有一个严格的工艺流程,首先将粗松烟研细,加上胶料和酒制成膏状,放到缸中存储起来,存储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需要放三冬四夏,存放时间越久,墨质越好。存放到足够时间后的墨在使用时需要加水,调匀,用马尾筛滤去杂质。古代印刷用墨有红、蓝两种颜色,其中蓝墨因为色泽稳定而使用范围最广。

雕版就是把要印刷的文本内容雕刻到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的版材上去,这是一个更为细致、精确的技术活,包括写样、校正、上版、雕刻这四个步骤。

写样就是把要印刷的文本内容写在一种很薄的白纸上;校正就是今天所讲的校对,把文本誊写中有错误的地方校对、修改正确;上版就是校正好的写样反向贴于版面,使文字或图像呈反向显现于版面上;雕刻就是将版上有墨迹的部分保留,刻去版上的空白部分,使有墨迹处形成约1毫米凸起的阳文反字。雕版所使用的工具,大小、开头各异,功用不同,主要有刀、錾、凿、铲等刃具。

雕版、纸、墨齐备后,就开始正式的刷印了。

刷印时先将雕版用粘板膏固定在案桌上,将纸平放在旁边。印刷者手持圆刷蘸适量墨汁均匀涂于雕刻凸起的版面,随即以白纸平铺在上面,再用狭长的长刷轻轻拭刷纸背,然后将印好的纸张从版上提取下来晾干,这时纸上就呈现出来了正向的用来阅读的文字或图画。一块雕版印完之后,换上另一块雕版继续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直至全部雕版刷印完毕。

为了防止雕刻中出现错误,正式刷印前还要出一到两次初样,对初样进行校对并对错误处进行修改后,才开始大批量地刷印。

刷印工具

中国传统印本的书页只印一面,每张书页上有特定的形式与线条,雕版印本书页的典型版式构成如下:

书页: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页。

版心:书页左右对折的正中、在折页时取作中缝标准的条状行格。

象鼻:版心中央有一黑线,有粗有细,以此线为准进行折页,因为它的形状像大象的鼻子,因此取名叫“象鼻”。

鱼尾:版心中缝处为便于折叠书页而刻的记号,因其形状像鱼尾,所以取名为“鱼尾”。“鱼尾”印刷中因颜色、线条等形态的不同,有好几种形状,黑色的称“黑鱼尾”,白色的称“白鱼尾”,花瓣状的称“花鱼尾”,只刻一个的称“单鱼尾”,刻两个称“双鱼尾”。

宋版书版式

行款:书中正文的行数、字数。

界行线:书页上区分行与行之间的细线。

版框:书页正面图文四边的围栏。

栏线:书版四周构成版框的界线。单栏为一粗线或一细线,双栏或为一粗一细两线(俗称“文武边”)。或为双细线,又有形似竹节的竹节栏,以花纹组成的花栏,以“卍”(俗称“万字不到头”)组成的卍字栏,以古器物图纹所组成的博古栏等。

天头:图文或版框上方的空白处。

地脚(下脚):图文或版框下方的空白处。

耳子:刻在左栏上角的小长方格子,里面大多是该书的小标题。

汗青·雕版·活字:古代的印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