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建筑实例
所属图书:《贵州回族建筑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6-04-01文章字数:字

第五节 建筑实例

一、贵阳清真寺

位于贵阳市夏状元街(又称团结巷、团井巷)。夏状元街,相传是因清代在此居住的夏姓子弟考取状元而得名。

贵阳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今已有290余年历史。据清道光《贵阳府志·祠宇副记》载:“清真寺,在府新城内团井巷口。清雍正二年回人建。道光十七年重修。”后数度维修和扩建。其中大的修葺有两次,即道光十七年(1837年)和民国26年(1937年)。

贵阳清真寺大殿

清真寺原建筑为砖木结构瓦房,占地约6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临街为牌楼式方形大门,这类建筑在城市中已不多见,故十分醒目。牌楼檐分两层,盖筒瓦,正脊两端和四檐翘角。正面上部嵌镌刻行书“清真寺”三字、长一米许的石碑一块,字大径尺,苍劲有力。门枋以条石竖砌,门柱正面阴刻行书楹联一副:“清净中孚,洹乐同人而集福;真诚无妄,咸大有以延庥。”以“清真”两字为联首,对仗工整,反映了伊斯兰教的信仰。门顶为2米多长的“凸”形条石压盖,条石正面雕带形纹和卷草形纹。门坎为条石。进大门后,拾级而上,过一长20余米、宽2米多的巷道,至二门。此门为牌枋式圆拱门,二重檐,顶盖筒瓦,两端翘角。门楣正上方,嵌有阿拉伯文碑石枋一块,碑上分镌刻阿位伯文,分别组成三个圆圈,内容为:“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除真主之外,没有任何主宰;真主治理万物,永生不灭。”门顶为石砌拱券,门框正面雕植物纹。

贵阳清真寺综合大楼(2010年建)

大殿位于庭院内。东西向,建筑面积115平方米,系抬梁式构架,三开间,顶覆盖青筒瓦,前有卷棚。正面为8扇雕花排门,窗为大型圆窗。门楣上挂有汉文木匾3块,一块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贵州巡抚题字“圣德源流”匾;一块为咸丰元年(1851年)贵阳知府苏尔相题“正本清源”匾;一块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写有“清虚真宰”匾(题者未落名)。殿内有4棵直径30多厘米的梓木柱支撑屋架,柱上各挂长3米余的抱柱阿拉伯文楹联两对,屋架上按三开间各挂有阿拉伯文贴金木匾3块。殿的前院南侧有砖柱牌坊形建筑物。寺内珍藏有手抄本阿拉伯文《古兰经》和伊斯兰教著名经师马复初(云南人)著《幽明释义》(汉文木刻版全套)。

民国32年(1943年),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白崇禧路经贵阳时,视察过中国回教协会贵州分会和贵阳清真寺,签发了一张5000元(法币)的支票,由其随行参谋交给贵州分会,作为清真寺兴办教育的基金。其后,鉴于有的省发生国民党军队占据清真寺问题,白崇禧设法以国防部名义出具“清真寺内,禁止驻军”的告示,统一印制分送各清真寺贴于寺门,使清真寺免受侵扰。贵阳清真寺亦因此得以保全。

“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贵阳市委、市政府对修复贵阳清真寺作了研究,由市委统战部、市民委邀请贵阳市穆斯林代表座谈,听取他们对清真寺修复的意见。1981年3月,贵阳市政府对清真寺的修复工程立项。为了突出伊斯兰教特色,有关方面还组织设计者到昆明市学习参观,确定清真寺大殿为中国古典式,综合楼为阿拉伯式。 [1] 因大殿所用绿色琉璃瓦省内不能生产,贵阳市民委、市建委四公司专门派人去福建晋江,订购筒瓦、脊瓦、脊兽、宝顶等。1984年主体工程完成。大门、二门依原状作保护性维修。大殿易址,坐西向东,面阔3间,进深2间,为砖混结构歇山式建筑。为增大空间,采取抬梁式构架。建筑面积为118.72平方米。大殿前设廊,殿内顶部安装大型荷花吊灯,四墙装壁灯,地面铺木地板,上覆地毯,配深茶色墙裙,大门为12扇木格玻璃门。两侧山墙各开2扇圆拱窗。屋面盖绿色琉璃瓦,正脊两端饰龙尾。飞檐翘角,角端饰龙形兽脊。窑窝(米哈拉布)在大殿正中,窑窝右侧至右墙之间,置木质梯级讲坛宣讲台(敏拜尔),左侧书箱珍藏有阿拉伯文《古兰经》多部。前有经桌1张。屋内外有阿拉伯文、汉文匾额、楹联多幅。

二、遵义清真寺

位于老城协台坝(今碧云路)与子尹路交汇处。始建于明末,由山西籍回民马华建。当时马华在云贵任护督官职,后卸官回乡,途经遵义时,黔川交界处盗匪猖獗,被迫留居遵义老城火药局附近,即现遵义宾馆后山脚下。随后云南、四川等地来遵义经商和定居回民增多,在马华的倡导下,修清真寺一座。后因寺处坡地,行路和用水不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迁寺于协台坝。

清真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由正殿和两厢组成。正中大殿高约9米,建筑面积90余平方米,砖木结构歇山顶,屋脊面小翘八角,檐下设内廊。大殿设三道圆门,一门一匾,左门上书“光明正大”,中门书“道心惟微”,右门上书“圣道远传”,殿内有8根立柱,上有名人对联。中梁上书“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二梁上则有“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季春月二十日款昌——马风山经工重修”之记载。两侧为厢房。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炮五团路过遵义时把寺院占为马房,护寺回民被殴打,清真寺受到破坏。从此,清真寺一蹶不振。后因物价飞涨,时局动荡,回民纷纷外迁逃难,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遵义城中仅剩五六户回民,清真寺因无人管理,破败不堪。

遵义清真寺院内放置多种花木盆景

新中国成立后,回民对清真寺进行修补,以开展宗教活动。1963年,政府拨款进行简易维修,条件有所改善。在“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又遭破坏。直到1981年,在政府扶持下,才将围墙修好,翻盖了屋面。1992年,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贵州省宗教事务局和遵义市人民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拔款40万元重建清真寺。

新建的清真寺,其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一楼一底,阿拉伯式建筑风格。清真寺正面两边各突出一个五面棱形的宣礼楼,宣礼楼之间,有两根间隔均匀、多棱形、多线条的大柱,直通二楼檐口,形成在同一条线上,柱与柱、柱与宣礼楼之间,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内廊空间,为进出、护栏和透光用。这一精巧布局,使整个排面显得特别秀美。在二楼上端壁面中央,镶嵌着一块黑色大理石匾。屋顶上耸立着三个高达4米的圆宝顶,两边稍小的靠前,中间大的稍后退,呈三角形排列,宝顶竖高月牙杆。二楼两侧挑出一个平台,供人们礼拜后入内休闲。楼梯设在宣礼楼后。一楼是清真寺办公室和接待室,二楼为大殿,铺绿地毯。

三、平坝南街清真寺

平坝清真寺大殿

位于平坝县城南街西侧,背靠猫儿山和观音山。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大殿为单层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顶覆小青瓦。前有3米宽廊庑,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修街房7间,后又建西厢房和照壁、圆拱形寺门,历10年建成一座完整清真寺。

“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大殿和附属建筑设施均被占用,遭到严重破坏。从1983年起至1989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及穆斯林群众的鼎力支持下,陆续筹集经费14万元,在原清真寺旧址上相继完成清真寺的重建、增修。

寺内整体布局为四合院结构,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和后院由阿拉伯文书写的“清真言”影壁隔开。影壁高约4米,宽6米,墙壁上为雕刻精美的镏金阿拉伯文,显得格外耀眼;顶端为深绿色琉璃瓦屋檐,给人古朴庄重的视觉感,这一建筑在整体突出伊斯兰宗教内涵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特点。前院是与大殿相辉映的两楼一底的楼房,使用面积为598平方米,设有民族餐厅、民族商店和旅社。

后院为阿拉伯风格穹顶式建筑的大殿,占地面积186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礼拜殿,下层为储藏室、保管室和餐厅;大殿右边是近年来新建的一楼一底的厢房,共五间,设有办公用房、厨房、沐浴房等。拾级而上为大殿,前有3道高大装饰门,继为多扇落地格门。后墙正中设窑窝,大殿为平顶,正中和四角有5座(一大四小)绿色圆宝顶。大殿内,后墙正中设窑窝,右边有“敏拜尔”,作宣讲教义之用。讲台下设有存放经典《古兰经》的地方,有两部为手抄本,其中最早的一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殿内的左侧用布帘隔开,为妇女礼拜之处。有匾额、楹联多幅。其中,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云南开远人、广东提督马维骐(回族)书匾额“道是西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贵州热依斯杨云鹤书阿拉伯文匾额(意为“穆斯林热爱和平”);哲赫林耶第八代教主马振武民国34年(1945年)书楹联“道自北来群情鼓舞,教传南服众信欢腾”等。

院内设有花坛,花木栽种井然有序,花坛里一年四季不同季节的花卉依次生长和开放,有木槿花、桂花、白果、秋菊、紫荆、兰草、海棠等,争奇斗艳,为肃穆的清真寺增添了勃勃生机。

四、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下坝清真寺

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下坝村,为威宁最早修建的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钦差总戍大掌教韩忠由凉州至威宁任镇总兵,倡导修葺,扩建明经楼、训圣堂、叫拜楼。后毁于战乱。民国21年(1932年),当地族长马遵鸿、马遵伏等人集资修复,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占地面积490余平方米。当时县长陈怀珍提议设学校于寺内,以“教授子弟”,并促进其他民族照样实施。因而一直为学校所使用。1981年人民政府拨款维修。正门在侧面,叫拜楼为3层,其外侧设阳台。进门后为院落,大殿在右侧,大殿大门上方有“朝真殿”匾额1块。大殿面阔3间(12米),前带廊(廊深2米,与厢房有廊庑连通),大殿设隔扇门。两侧厢房各面阔3间,宽10.7米,进深6米,为阿訇住房等。近年又集资在大殿左侧新建了砖混结构仿阿拉伯式大殿。下坝为滇东北和黔西北“下坝马”姓之发源地,下坝清真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威宁下坝清真寺大殿匾额(民国时期)

威宁下坝清真寺四周绿树成荫

五、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杨湾桥清真寺

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卯关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为一独立院落,唤醒楼为木构架四层四檐阁楼,六角形,飞檐翘角。进门为庭院,继为木构架单层双檐歇山顶大殿,两侧为厢房,有廊庑与大殿相接,大殿之后又有一座三层三檐六角形楼,与前门处阁楼遥遥相对(后毁于火)。清康熙三年(1664年)移至今杨湾水库的小山上重建(式样仿照云南杨林清真寺)。相传杨湾桥清真寺建成后,杨林清真寺被大火烧毁。雍正年间,鲁甸拖姑清真寺按照杨湾桥清真寺图纸修建,拖姑清真寺修好后,杨湾桥清真寺也被火烧毁。此后杨湾桥清真寺曾两次重建。门楼为砖混结构仿阿拉伯式,大殿为砖木结构,面阔3间,宽约12米,进深约8米,面积200平方米,厢房为土木结构,约400平方米。以后曾多次维修,但大殿原貌基本保持下来。此处建了水库后,为方便穆斯林往来,人民政府拨款修了一座铁桥,使小岛与大道相连。寺周绿荫掩映,岛外碧波荡漾,景色十分美丽。

威宁杨湾桥清真寺,碧波荡漾,山水一色

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马家屯清真寺

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双龙乡马家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为四合院结构,砖(石)木结构歇山顶,屋面盖青瓦,面积800多平方米。进院门为天井,植有花草树木,继为大殿。大殿面阔3间,宽约12米,进深约7米。大殿内铺木地板,上覆草席、线毯,大殿后壁正中为壁龛,内刻阿拉伯文《古兰经》文,四周配以纹饰。两厢有廊庑与大殿相连。2003年,新建了仿阿拉伯式大殿和厢房。大殿为5开间,高大宽敞,屋檐以琉璃瓦装饰。屋顶左右有两座塔式宝顶,顶端新月高耸,直插蓝天。清真寺四周有10多棵姜梓树、三角枫树,胸径均在70厘米以上,当地穆斯林环境保护意识强,对清真寺周围植被精心护持。如今古木参天,绿荫掩映,环境优美。马家屯为现居滇东北和黔西北“马家屯”马姓发祥地,该寺在这一地区有较大影响。

威宁马家屯清真寺,古木参天,绿荫掩映

七、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关清真寺

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人民路。其前身为马坡清真寺,建于明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扩建,咸丰七年(1857年)被清军烧毁。光绪初年重建,但限于经济条件,终未成规模。民国32年(1943年)前后再度重建。“文化大革命”中遭严重破坏。1984年县人民政府根据广大穆斯林的要求,决定迁建于北门侧面,1985年2月建成。为一独立院落,前楼为砖混结构阿拉伯式,共3层,临街一面设走廊,开5个拱形窗,屋顶正前方有圆宝顶,其上及屋顶4角各有一个小尖塔。穿过厅堂,正面为大殿,大殿为坐西向东3开间砖木结构。大殿内满铺地毯,在殿西北角陈放着可移动的亭阁“敏拜尔”。正厅的中轴线上悬挂着一组乳白色的吊灯,两翼则是四组日光灯、壁灯,交相辉映。大殿前面两则为2层砖木结构厢房。正殿与后窑殿、南北厢毗连组合成挑檐拱脊、蜿蜒起伏的中国古典式建筑群。正中轴线高耸挺直,两翼结构垂直对称。大殿前廊位于1米高的石阶之上,宽阔明朗。正中为五级缓步石梯,天井与侧大门甬道相连。整个寺院没有塑像和绘画,后窑殿和正殿设有素净的屏风,上嵌经文。

威宁城关清真寺以绿色为主

八、兴仁县三家寨道堂

位于兴仁县鲁础营回族乡三家寨村。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据民国《兴仁县志》卷一载:“光绪十八年六月……回教教主马光烈巡视贵州教务,至新城(今兴仁),设道堂于鲁土营(鲁础营)之三家寨,以杨云鹤为教长,管理十二方(坊)回族教务。”

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5年),贵州黔西南回民起义失败后,哲赫林耶教主马元章(字光烈),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甘肃到云贵巡视教务,开展和平复教活动。在贵州兴仁,经与当地土司协商,选定三家寨建道堂,历时两年,建成瓦面两层楼房1幢。后多次扩建,共有房屋40多间,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31平方米。

兴仁三家寨道堂碑(清末)

兴仁三家寨道堂大殿

道堂总体为四合院布局,由正殿、两厢、前厅、伙房、水房、望月楼及姑祖花园等组成。正门为石砌券洞门,望月楼跨门而建,楼前嵌“三家寨道堂”和“返朴归真”木匾。望月楼后为前厅,厅前设垂带踏跺,门额上方有楷书“道堂”二字,为杨云鹤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题。檐下悬有阿拉伯文黑漆金字匾。门内为一四合院,天井宽6米,深8.5米,左右为厢房,后为大殿,大殿门额上有阿拉伯文黑底金字横匾1块,也为杨云鹤所书。大殿和厢房为悬山式石木结构瓦房,有廊庑相连。天井四周挂有6块黑漆金字木匾,题字分别为“德化神奇”(内阁中书任可澄赠),“寿近期颐”及“遵道寿永”(普安州、贞丰州赠),以及“翼善开贤”、“广大无疆”、“清真义馆”等。正殿等处有5副木刻对联。其中,“辟黔地,立道堂,缅善人,守先待后;司教门,顾群众,羡师传,继往开来”;“翼丰辅良,秉忠孝以传人,教原贵夫根本;开贤益后,清真而劝世,道不外乎伦常”;“雅会媲告山,图馈消寒征九九;高年侔绎县,籍添益寿纪三三”等3幅,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正殿面阔5间,前带廊,高2层,面阔16.3米,进深10.7米。楼上为大殿,后壁设窑窝,有马元章书阿拉伯文碑刻。正殿右侧有一个小院,设伙房、水房(沐浴室)等。院坝和阶梯以青石铺砌,室内古香古色,四周绿树成荫。院落后为花园,有一楼一底石板房和平房各1栋,并种黑竹、银杏和牡丹、芍药、月季等花木。

鉴于三家寨道堂的建筑风格、历史及影响,1999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道堂是哲赫林耶对清真寺的一种称谓,其既有清真寺的职能,同时又是一种管理机构。三家寨道堂最初负有管理黔西南及安顺哲赫林耶12坊的责任。从清末起,随着热依斯(教主委派的教务代理人)金品高常住青山清真寺,在该寺开展教务活动,三家寨道堂实际上已失去管理的职能。1958年,伊斯兰教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后,废除了教主放口唤、放阿訇、热依斯等制度,各清真寺一律平等。三家寨道堂与其他清真寺职能完全相同。但人们还是习惯称道堂,而不称清真寺。

九、普安县青山清真寺

位于普安县青山镇4街,始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明永乐前,青山就有回族瓦钦、常智及其子孙来此。到清初,青山一带形成几座村庄,建了清真寺。同治末年,黔西南回民起义失败,这些清真寺遭到毁坏。光绪十八年(1892年),青山已有回民240余户,随着人数的增多和对宗教生活的渴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张子光倡议下,当地商贾保云鹤、张万和、张兴福等资助白银430两,购地6亩许,重建清真寺。后曾几度维修。

青山清真寺坐西向东,占地1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由大殿、两厢、前楼组成四合院,有砖木结构瓦房10余间,院内有花坛。大殿为悬山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206平方米。前廊左右壁画为麦加天房和耶路撒冷清真大寺。两厢面阔各约8米,进深4米,为穿斗式木结构硬山顶,屋面盖青瓦,左厢为水房(沐浴室)等,右厢为厨房、住房等。正殿面阔5间,前带廊(廊深2.5米),面阔16.1米,进深10米,高7米,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屋面盖青瓦,翼角翘起,正脊正中有彩塑葫芦宝顶,正门由3组六合门组成,共18扇,额枋和裙板雕有各种图案。殿内铺地板,后壁正中为窑窝,内嵌一块石碑,上阴刻阿拉伯文。院内古柏参天。整个建筑古朴大方。

普安青山清真寺匾额

礼拜大殿大梁上,两头完好保存着举人瓦文光所书“普安县忠顺里寺民公立”和“大清宣统元年二月毂旦”字迹。进出清真寺的两道圆拱门额上,有名人书“道崇西域”、“派衍天方”8个大字。大殿内悬挂同治初年“清真古寺”匾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詹凯书抱柱联。六合门前门额上有民国8年(1919年)贵州省长刘显世题赠“宏阐教宗”匾;大殿前檐柱上,有定黔军团长陈国宾题抱柱匾:“信教逾坚,卫国弥力;洁己明镜,觉路匪遥。”

该寺曾于1928年至1952年办过开设阿拉伯语的回光小学、崇真小学、民族小学,经费由寺属公田(30石)收租和公积金借贷收息支付。

1967年寺内古柏、桂花遭伐,六合门、楼板及左厢房被拆毁。1980年和1984年人民政府两次拨款维修。寺内原存有清咸丰、同治年间回民起义首领之一金万照手书“清真古寺”匾额一块(现存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1985年,被列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藏有阿拉伯文经典73卷、波斯文经典6卷。

1991年扩修一个四合院天井,成为三院三井。2002年,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州政府、县政府先后拨款14万元,各兄弟民族和回民捐款集资7.3万元,由寺管会进行维修。

十、安龙城关清真寺

位于安龙县新安镇马家井。清光绪元年(1875年),回民集资买地,在城外天榜山脚修了一栋草房做清真寺。以后逐年增补,使清真寺初具规模。民国19年(1930年),马良斋等乡老多方筹款,进行扩建,维修大殿,新建厢房的对厅,清真寺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

1990年,在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孙维阳带头集资维修清真寺,得贵州省宗教局支持,将原来靠大路的正房改成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一楼设门面出租,二楼作餐厅及阿訇住房,在顶部建绿色宝顶,宝顶之上装点新月。同时,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对大殿的正殿作了相应的改建,将木结构改建为砖混结构,再将大殿分为3间,中间为礼拜堂,两边作保管室。3间房子都用木制格子门,共有14扇。正殿大门上有一副对联,上书“自唐宋元明清几代而来教传东亚,以念礼斋课朝五功为本道合天方”。改建后的清真寺,不失原有的古朴和庄重。

安龙清真寺大殿

安龙城关清真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盘县大坡铺清真寺

盘县大坡铺清真寺,位于盘县红果镇沙坡村。据对清顺治、康熙年间当地回族墓的考证,盘县大坡铺清真寺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毁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月。盘县大坡铺为白旗起义的发起地。据修于清光绪年间的《普安直隶厅志》载,清普安直隶厅共设有13个邮铺(传递公文的路站),大坡铺为厅城自刘官屯铺由西入滇的7个邮铺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咸丰九年(1859年)白旗起义军已占领新城(今兴仁)建立根据地后,大坡铺的起义军力量相对薄弱。署云贵总督徐之铭为疏通驿路,控制滇黔孔道,派云南开化镇都司何占标率滇军配合普安厅同知钱埙会剿大坡铺起义军,三月十一日逼近大坡铺,回民义军据三道围墙顽强抵抗。三月十八日,官军兵练用200斤大炮轰破外墙,攻进大坡铺,回民起义将领张凌汉及大坡铺男女老幼千余人遇害。清真寺同时被毁,仅存窑窝碑。

盘县大坡铺清真寺窑窝碑

窑窝碑为青石打制而成,位于今沙坡中学后山脚。碑的上方和两侧有拱形的石墙。相传沙坡一带十几个村寨的回族,多是明初随军征战有功的将士,他们于明代后期由云南迁居此地。建有大河铺、马脚寺、华家屯等清真寺。白旗起义失败后,均被毁。各清真寺壁龛及窑窝碑因石质坚硬,留存下来。但其他几块在“文化大革命”中还是被砸毁了。唯独沙坡这块窑窝碑,被张家葛、张小三(白旗起义将领张业的后人)用苞谷秆遮盖,又压上石头,才得以保存。成为清咸丰、同治年间白旗起义的重要历史见证。 [2] 窑窝碑坐西向东,高2.05米,宽0.9米,厚0.3米,嵌入墙中深度0.8米。碑文由上至下分三部分,边上一圈为第四部分。第一部分:“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第二部分:“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第三部分:“你们的养主是独一的。”第四部分:“真主——除他之外不再有主。他永生不灭,把万物治理,困倦不能征服他,睡眠无法对他袭击。天地间的一切都归他驾驭,谁能向他替人求情!除非是经过他特许。他熟知他们前前后后的底细,他们不能窥测他的丝毫奥秘,除非是经过他的同意。他的感触包罗天地,执掌天地对他毫不费力。他尊贵崇高,伟大无比。”


[1] 2009年重建综合楼,仍为阿拉伯式建筑。

[2] 伍朝前:《沙坡“窑窝碑”——贵州回族人民反清抗暴的历史见证》,载《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1期。

贵州回族建筑艺术研究